跳至內容

UB-26號潛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UB-26號
下訂日 1915年4月30日[1]
建造者 不萊梅威悉船廠[1]
成本 1291000德國紙馬克
船廠編號 240[1]
動工日 1915年6月30日
下水日 1915年12月14日[1]
服役日 1915年12月27日
結局 於1916年4月5日自沉於勒阿弗爾[2]
法國
艦名 羅蘭·莫里約號
艦名出處 羅蘭·莫里約英語Roland Morillot
獲取日 1917年8月30日
退役日 1925年1月21日
結局 1935年在瑟堡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3]
艦級 UB級潛艇
艦型 UB-II型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
排水量
  • 水面:265噸
  • 水下:291噸
全長
全寬
  • 4.36米(全長)
  • 3.85米(耐壓殼體)
吃水 3.66米
動力輸出
  • 200千瓦特(柴油機)
  • 210千瓦特(電動機)
動力來源
速度
  • 水面:8.90節
  • 水下:5.72節
續航距離
  • 水面:7200海里以5節
  • 水下:45海里以4節
潛航深度 50米
乘員 2名軍官、21名水兵
武器裝備
註釋 潛沒需時30秒
服役記錄
所屬
指揮官
  • 海軍中尉威廉·史密斯[4]
  • 1916年1月7日-4月5日
參與行動 2次巡邏
戰績

陛下之UB-26號艇(德語:SM UB 26[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或稱U艇。它由不萊梅威悉船廠承建,於1915年12月14日下水,至當月27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其艇載武器包括兩具500毫米的艇艏魚雷發射管以及一門50毫米口徑甲板炮英語Deck gun。入役後,UB-26號被部署至法蘭德斯區艦隊,但於1916年4月5日遭法國驅逐艦龍捲風號英語French destroyer Trombe佈設的防潛網英語Anti-submarine net纏困後鑿沉勒阿弗爾錨區。1917年8月30日,它被法國人打撈上岸,並以羅蘭·莫里約號(法語:Roland Morillot)之名投入法國海軍服役直至1925年。該艇最終於1935年在瑟堡拆解報廢。

設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着U艇戰英語U-boat campaign形勢的發展,UB-I型潛艇排水量過小、適航性不佳、推進系統可靠性低等問題愈發凸顯。其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商船,以5(9.3公里每小時)航速潛航1小時後,蓄電池電能便會耗盡。它們甚至無力應對多佛爾海峽8至10節(15至19公里每小時)的海流。為此,潛艇監察局於1915年4月研發了UB-I型潛艇的放大版——UB-II型,並由德國國家海軍辦公室委託兩家造船廠建造。[5]其中UB-26號是由不萊梅威悉船廠承建的第三艘,於1915年12月14日下水[2]

UB-26號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265噸和291噸,全長36.13米,艇體採用單殼體加鞍形水櫃英語Saddle tank (submarine)構造。由於突破了鐵路限界英語Loading gauge舷寬也得以增至4.36米。該艇採用雙槳驅動,具有更大的蓄電池容量和更高功率的發動機。其主機為兩台平治德語Benz & Cie.六缸四衝程267匹公制馬力(196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280匹公制馬力(210千瓦特)的西門子-舒克特英語Siemens-Schuckert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8.90節(16.48公里每小時),水下5.72節(10.59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5節航速續航7,200海里(13,3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公里)而無需充電。[3]蓄電池被放置在中央潛櫃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發動機安裝。[6]其最大潛水深度為50米,潛沒需時為30-45秒。[5]

UB-26號的主武器為兩具500毫米艇艏魚雷發射管,採用層疊式佈局,以實現可以創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設計;魚雷攜帶量增至4枚,魚雷威力亦顯著提高。輔助武器是一門50毫米甲板炮英語5 cm SK L/40 gun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潛望鏡,並配備了1根兩段式可伸縮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調整。[5]其標準船員編制為2名軍官加21名水兵。[3]

服役歷史

1915年12月27日,UB-26號在前UB-5號艇長、海軍中尉威廉·史密斯的指揮下正式入役英語Ship commissioning,隨即展開海試[4][2]完成海試後,該艇獨力駛往澤布呂赫,於1916年3月21日正式加入法蘭德斯區艦隊[7]法蘭德斯服役期間,UB-26號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但未能取得任何戰功。在第二次巡邏期間,該艇便於1916年4月5日在勒阿弗爾錨區遭法國驅逐艦龍捲風號英語French destroyer Trombe佈設的防潛網英語Anti-submarine net纏攪,從而被迫鑿沉[2]

1917年8月30日,法國人將UB-26號打撈上岸,並以羅蘭·莫里約號(法語:Roland Morillot)之名投入法國海軍服役。[2]1922年10月23日,該艇因發生滲漏而被遺棄在根西島以西的英倫海峽,其船員被另一艘法國潛艇瑞香號法語Daphné (Q108)救出。羅蘭·莫里約號隨後由半人馬號拖船(Centaure)拖至瑟堡,並在完成修復後一直服役至1925年1月21日。之後,它改作試驗用途,最終於1935年在瑟堡拆解報廢。[8]

註釋

  1. ^ SM表示「Seiner Majestät」,即「陛下之(潛艇)」。

腳註

  1. ^ 1.0 1.1 1.2 1.3 Rössler,第54頁.
  2. ^ 2.0 2.1 2.2 2.3 2.4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B 26.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3-23]. 
  3. ^ 3.0 3.1 3.2 Gröner 1991,第23-25頁.
  4.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Wilhelm Smiths.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3-05]. 
  5. ^ 5.0 5.1 5.2 陳進,第47頁.
  6. ^ Rössler,第50頁.
  7. ^ Bendert,第67頁.
  8. ^ Missing submarine found. The Times (43171) (London). 25 October 1922. col B, p. 11.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Rössler, Eberhard.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U-Bootbaus. 1: Entwicklung, Bau und Eigenschaften der deutschen U-Boo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1943. Band 1. Augsburg: Bechtermünz. 1996. ISBN 3-86047-153-8. 
  • Bendert, Harald. Die UB-Boot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14-1918. Einsätze, Erfolge, Schicksal. Hamburg: Verlag E.S. Mittler & Sohn GmbH. 2000. ISBN 3-8132-0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