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08年4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無完整漢字的條目問題

  • 有些以英文維基或日文維基,為基礎的條目。像是漫畫的作者、或小說的作者。在華語地區尚未有作者授權的正式筆名之前。中文維基有需要先命名嗎?這牽涉到中文維基是否容許外文的條目名的基本問題。有些條目,該條目所敘述的作者都不知道死多久了,卻至今還在其條目內掛上必須條目名中文命名的模板?這樣有意義嗎?像是あとり矽子,作者都死了快4年了,這……orz

P1ayer (留言) 2008年3月4日 (二) 07:29 (UTC)

更正一下,應該是template:notchinesetitle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5日 (三) 11:27 (UTC)
我相信條目只要在中華區得到足夠的關注,會有普遍接受的中文譯名。並不是所有譯名都是作者授權的。如果都授權,我相信《聖經》的中文譯名肯定沒得到授權。—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3月12日 (三) 00:10 (UTC)
有約定俗成的名稱就用。--Ellery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11 (UTC)

擴充、創建藍圖

現時各用戶按其興趣擴充和創建條目。但中文維基百科仍有很多應該有的條目未創建,應該擴充的條目未擴充。以最客觀的角度看,專題/傳統百科全書條目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肯定是應有但未有的條目;基礎條目肯定是應該擴充的條目。模仿/英文維基特色條目亦提供絕佳的翻譯模範予我們。各位與其擴充和創建重要性不大的條目(e.g. XX年-YY年盃賽、EE市長列表),不如先補全以上條目?WeltanschauungĤòĭnäþbåķtšýñ 2008年3月12日 (三) 13:42 (UTC)

  • 您老人家,能者多勞,請自便吧。我等資質愚昧,看似重要的條目,反而難以下手。台灣的漫畫出版社,其自行印製的目錄,東立2008入手,尖端2007入手(這本竟然是銅板雪面紙印的全彩目錄),長鴻2007入手……,其他的條目再看看囉。-P1ayer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0:34 (UTC)
  • 抄襲其他非GFDL的傳統百科全書的目錄,亦屬侵權的行為。所以如果您要在維基百科內,以現有的條目內容,重新拉出仿照傳統百科全書的目錄結構的話,恐怕得原創研究了……-P1ayer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0:41 (UTC)
人各有志,維基百科的運作特性,就是你不能去教導別人哪種東西該先寫,哪種東西該先放一邊,每個人唯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要寫些什麼。因此如果覺得條目有缺,就挽起袖子自己動手給它寫下去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3月21日 (五) 09:47 (UTC)

想不到都是潑冷水的。其實維基百科歡迎自由主義者,還也並不反對喜好計劃的人。專題本身就是對藍圖計劃一個很好的例子。現有的問題是,中文維基的專題並沒有做好。很多專業的專題參與人員更是少之又少。—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00:27 (UTC)

我相信假如有新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成立,其管理員如果聰明的話,一定會只讓用戶創建wikipedia:基礎條目內有的條目...每項創建都是有規劃的...待到該版本成了雛形,才會逐步放寬。問題是我認為中文維基百科未到這個階段。太多濫竽充數的條目。WeltanschauungĤòĭnäþbåķtšýñ 2008年3月23日 (日) 00:42 (UTC)
如果對編輯加以限制也許會成功,但那不可能是維基百科。維基百科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自由的百科。你可以參加規劃,但這並不能成為所有人的義務和限制。—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12:37 (UTC)
沒錯。英語版也有不少「重要」條目內容貧乏(如en:Social phenomenon),但卻不乏「重要性」較低條目(如特定動畫集數條目)為優良甚至特色條目的案例。--RekishiEJ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9:25 (UTC)
如果真的很重要,就自然會多人寫。有些我等以為很重要,其實生活上並非十分重要。HenryLi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13:30 (UTC)
知識門檻才是重要條目無人執筆的關鍵。有些條目雖然重要,但一般人無法撰寫(如工業用水),另外生活類條目(如島民)若無足夠週邊知識則撰寫時易流於純粹辭典定義,而這不符WP:NOT。解決之道應是找在職專業人士或學者專家參與編撰,而這需要時間與心力。--RekishiEJ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15:34 (UTC)

在臺復校高校與大陸高校的命名爭議

今天我與一位維基人在這個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特提上此邀請各位維基人討論。

大家都知道兩岸分治後,不少原先的大陸高校都在臺灣復校,如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等等……這樣問題來了,臺灣的復校後的高校以49年之前的原名建校,如: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但是大陸的高校就是去掉「國立」二字,成為「清華大學」、「中山大學」……

我本人認為——維基上面的條目命名的一個很大指導性原則就是官方的全稱命名。既然兩所學校的名稱已經各不相同,就應該各自建立自己的條目,以其本身校名命名就萬世大吉了。加上目前顯示中的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就是指在北京、廣州的兩所高校,要是指臺灣的高校,就會加上「國立」兩個字,這也和其他語言版本的命名一致。最多就建立一個XX大學 (消歧義)的頁面

而維基朋友Neohistory (留言)認為兩岸的清華大學、中山大學都是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若是清華大學是鏈接到北京的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是連接到廣州的中山大學,就會讓人誤認為只有一個清華、中大,他認為,應該人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本身作為消歧義頁面,而把大陸的高校移動至XX大學 (城市)的形式(如:已經建立了的清華大學 (北京)中山大學 (廣州)),這樣不僅可以方便查找,也是對兩所高校的尊重,更體現了公平原則

請各位幫忙討論,得出共識,萬分感謝……

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3月22日 (六) 06:26 (UTC)

有什麼好吵的。清華大學就是指北京的清華大學 (北京),只要在清華大學 (北京)寫好{{redirect|清華大學 (消歧義)}}就好了。國立清華大學就是指台灣的國立清華大學,還不清楚嗎?WeltanschauungĤòĭnäþbåķtšýñ 2008年3月22日 (六) 06:30 (UTC)

我傾向支持唐吉訶德的劍的提議。WP:DAB指引上,Neohistory說的是「平等」消歧義;唐吉訶德的劍說的是主題目消歧義。由於清華大學、東華大學、中山大學屬於各種定義中有一個是明顯地較普遍的。兩位請看

如果各種定義中有一個是明顯地較普遍的,我們會保留應名稱,而在該頁的最頂加入往其它定義的鏈接,或者往[[XXX (消歧義)]]的鏈接(如果有很多其它定義的話),例如天花。或者可以每個定義有自己的特定名稱,列入[[XXX (消歧義)]]頁,然後把主條目[[XXX]]重定向到最明顯的普遍使用的意義,並在該意義頁面頂部說明,如邢臺

將來得到共識後,可以在Wikipedia:管理員通告板的移動請求處理相關的重定向問題。。另外在此希望能在Wikipedia:重定向增加Wikipedia:管理員通告板的移動請求連接,方便將來的使用者。zzz......很睏 2008年3月22日 (六) 06:46 (UTC)zzz......很睏 2008年3月22日 (六) 06:46 (UTC)

問題在於,通常搜尋「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的用戶不見得就是想找中國大陸的清華中大,極有可能是想找在台復校的。在日常口語中,人們鮮少使用全稱(國立XX大學),在不同的地方,「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直接連結的位置就有所不同。正如同「中大」、「東大」本身作為「簡稱」而成為消歧義頁,具有簡稱意味的「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應有依據成為消歧義頁。Neohistory (留言) 2008年3月22日 (六) 06:49 (UTC)
消歧義在維基百科中指消除由於不同條目擁有相同名稱(一詞多義)所引起的歧義,而國立中山大學的條目名稱並不是「中山大學 (台灣)」,故根本無需新建一個消歧義頁,在原條目上方加上其他定義的連結即可。亦請大家再參閱一下這些條目的英文版。(請Neohistory注意不要不要新建一些繁簡混用的重定向頁並將之重複移動,造成雙重重定向,謝謝)—瓜皮仔Canton 2008年3月22日 (六) 07:03 (UTC)
了解了,若關於本次討論最終取得解決方案,則我主張「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應同步比照辦理。因日前一段長時期內,「清華大學」、「東華大學」本身便是作為消歧義頁面的。我曾試圖將「東華大學」等同於上海的東華,但隨即被改回消歧義頁面。今日「中山大學」的爭議則是我試圖將中山大學比照清華與東華做消歧義處理,卻也被馬上取消,顯然在此一事務上,應該取得一致的作法。(也就是說,本次討論並不限於中山大學的消歧義問題)Neohistory (留言) 2008年3月22日 (六) 07:14 (UTC)
兩個條目各做一個指向對方的消歧義模板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得在後面加「台灣」或者「大陸」之類的,這只會讓條目名稱變得古怪。只有全稱也重名的,才需這麼做。—Pagan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01:50 (UTC)
同意Pagan,只有兩個條目時使用條目內消歧義就好了,牽涉到三條以上時才另建消歧義頁處理。--百楽兎 2008年3月23日 (日) 08:08 (UTC)

維基百科在中國大陸的推廣方式

Foundation-l上有人提出了一個在中國大陸推廣維基百科的方式[1],通過在條目底部增加幾個按鈕,例如「blog it」, 「email it」等,來傳布維基百科的內容。另一封郵件提到現在已經有現成的擴展可用:Extension:EmailArticle, Extension:ShareThis。如果社群在這上面達成共識的話,可以報告給bugzilla:,啟用這個功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31日 (一) 18:03 (UTC)

Extension:ShareThis的連結及圖標不適合直接在每個頁面顯示,需要另開一個和「引用此文」類似的頁面。—Isnow (留言) 2008年3月31日 (一) 18:47 (UTC)
如果大家都支持的話,那麼我們需要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這包括:
  • 對上述擴展的實際測試
  • 是否適合中文版
  • 版面布局(放在哪裡合適?)

至少Extension:ShareThis目前不太適合中文版,因為擴展中的很多站點或者中文支持不好,或者是純粹英文站點(例如DiggSlashdot)。除非這個擴展能夠靈活的自定義(通過mediawiki名字空間),換成適合中文版的站點才比較有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1日 (二) 02:43 (UTC)

@Pagan, 這些功能和GFW沒有什麼關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1日 (二) 02:44 (UTC)

我覺得這種方式意義不大,但不妨嘗試。靠閱讀者以博客和電子郵件的方式傳遞某一個條目的內容似乎意義不大,維基百科不僅是一個個條目,更重要的是編織在一起的知識體。如果條目的內容有違網絡審查政策,博客可能被迫關閉(國內)或被屏蔽(國外),電子郵件亦有防火牆機制。--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4月1日 (二) 03:07 (UTC)

我倒是記得,在英文維基有人在研究可以把條目直接轉換成PDF檔案的擴展,有人知道GFW可以檢測到PDF裡面的文字嗎?如果可以把兩個擴展同時使用,把一些敏感條目(例如64)轉換成美觀的PDF然後電郵出去,這樣便可以很方便的突破GFW和宣傳維基了。雖然,就算是可以,轉換PDF的擴展還沒有成功,不過我還是支持試試運行ShareThis和EmailArticle,畢竟添加了新的功能後,再慢慢改進也不遲。--Computor (留言) 2008年4月2日 (三) 01:24 (UTC)
使用PDF真是個天才的想法>.<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外國人的想像力。--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2日 (三) 02:38 (UTC)
就我的使用來看,GFW對PDF無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2日 (三) 02:56 (UTC)
那真是一個好消息。其實從幾個月前籌款時期發布的訊息可知,把條目轉換成PDF的功能,和穩定版及跨語言維基帳號統一(暫譯,原稱Single User Login或Unified login)一樣,都是基金會正主力開發的項目。最近這個功能的開發進展不錯(雖然還不太理想……:S),基金會的首席程序員Brion Vibber幾天前才試著把幾個英語條目轉換成PDF,效果可以在這裡看到。他的Blog上也寫了一些感想,可以看一下。希望很快便可以從維基直接下載條目的PDF版了,不過如果要直接把PDF電郵出去,這個功能還沒有看到曙光……等PDF輸出可以用了再提出吧。--Computor (留言) 2008年4月2日 (三) 05:18 (UTC)

關於馬來西亞事物中文名稱的問題

我發現我以前縮寫的馬來西亞條目和一些馬來西亞條目其名稱全都被改為中國式名稱,而那些修改的人都以GOOGLE的數據為根據,可是這是不對的,馬來西亞有本身的中文官方名稱,並有機構規範,使用GOOGLE來定奪數量對馬來西亞不公並,畢竟馬來西亞的中文網頁沒法和中國比。舉個例子,令吉是馬來西亞貨幣的官方名字,林吉特是中國對馬來西亞貨幣的稱呼,但這是不對的,馬來西亞曾經有要求中國政府沿用馬來西亞的稱呼,但中共政府沒有使用。所以我希望大家注意維基上地區名稱的用法,尊重其他地區的中文名字,不要以中國名字為中心。不然的話維基百科將不中立。謝謝。--阿仁 (留言) 2008年4月2日 (三) 22:58 (UTC)

  • 我早就說過不能以網絡搜索結果做為我們的任何判斷依據,因為這種搜索結果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因為網絡就是抄來抄去,很可能一萬個不同的搜索結果根本就是一個來源。結果很容易把謬誤變成「主流意見」。網絡的特點,就是以訛傳訛。舉例:有個很罕見很專業的知識,網絡上還沒有任何資料;這時有人故意弄個錯的上去,不出10天這個錯誤的版本就會被一萬個以上網站copy。因為絕大多數網民並不具備專業知識和鑑別能力。這時我們辛辛苦苦弄個正確的版本上去,按網絡搜索結果我們就是錯的。簡單說就是「真理通常不會在大多數人手裡」,這是不是叫群體迷思?
中文維基簡體字版本絕對單一,權威,有效地使用中國大陸官方譯名嗎?--winertai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01:11 (UTC)
理應如此。您如果有什麼異議,可以在互助客棧上開設專門討論。--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8日 (二) 02:55 (UTC)
現今中文維基相關名稱是如此運作的嗎?請問「中文維基簡體字版本必須絕對單一,權威,有效地使用中國大陸官方譯名」之說於哪中文維基方針條文?央請閣下別再度夾帶錯誤概念試圖闖關。--winertai (留言) 2008年4月8日 (二) 14:32 (UTC)
也請閣下不要斷章取義。請注意原話是「因為大陸方面確實對所有貨幣都制訂了官方譯名,絕對單一、權威、有效」。如果閣下認為大陸人士可以無視政府制定的(所以也是通用的)譯名,管「美元」叫「刀勒」的話,那麼我認為不是閣下過於無知,就是閣下的抬槓欲望太過強烈了。閣下如果認為大陸人士應該在一切問題上反對政府,即使這些規定對他們來說是很方便的事(比如譯名統一化),那為何不來大陸大聲疾呼?既然明知道在這裡出沒的大陸人少而又少,那在這裡呼籲效果豈不是很低?--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9日 (三) 04:10 (UTC)
另外也很奇怪。維基的繁簡分版本來就是為了讓不同地區的人分別處理自己的用語習慣而設立的。而繁體版也一再以有自己的命名規則為由,制止來自簡體用戶的任何改動意見。這說明,在他們心中,繁簡板塊是分別獨立的,由各自的使用者單獨負責,只要符合自己的用詞習慣就行。那麼閣下要求過問簡體板塊的意見就很奇怪了,因為閣下顯然對簡體世界缺乏深刻了解,而且公然違反「符合用語習慣」的共識原則(如果不是為了滿足不同的用語習慣的話,又何必設立繁簡分版?)。--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9日 (三) 04:25 (UTC)
我無知也好,抬槓也罷,請閣下注意,面向全世界的中文維基;其使用「大陸簡體」字體版本者,不一定是中國大陸人士,中國大陸政府制定的官方名稱更不絕對是「通用」。而中文維基簡體版一定要使用大陸官方名稱,更是非現有方針。我從來沒有說,不可使用大陸官方名稱,而是「絕對要使用」中國政府名稱與現有中文維基方針不符。你要舉例;我也可,不要說什麼,光中華民國總統的大陸簡體版名稱就一定且絕對不是官方的名稱。[2]我原諒你非善意的「過於無知」說辭,在這提醒閣下,只是請建議你別一邊諷刺「大天朝心態」,自己卻相同的陷入泥沼而不自知。依照慣例,我碰到出言不遜的人,我就敬謝不敏,我這討論就到此為止,恕我不奉陪了。--winertai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7:37 (UTC)
沒關係,我向來都很給詭辯學派的人以台階下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10日 (四) 01:00 (UTC)
多謝抬舉。反正被你戴「無知」、「抬槓」及「詭辯」帽子的也不是只有我一個。--winertai (留言) 2008年4月10日 (四) 02:21 (UTC)

令吉這個例子很奇怪,按照大陸一貫從善如流的慣例,按理說早就應該改林吉特為令吉了。我想應該是雙方溝通不足,我懷疑馬方是否真向大陸正式提出過相關的要求。不過這種兩種譯名的現象是非常罕見的。  Mu©dener  留 言  2008年4月4日 (五) 15:23 (UTC)

因為你沒考慮過這個問題:馬來西亞有大量華人人口。這個漢語名稱可能本來就是只為本國華人制訂的。也就是說,我們有可能是為一個馬來西亞政府從來就沒打算讓它走出過門的規定而討論了半天。--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10日 (四) 01:00 (UTC)
馬國有一個類似地名委員會的機構,相信和中國的地名委員會亦有交流,會有令吉林吉特的差別估計是兩個組織溝通不良造成的,如果馬方正式提出中方萬無不允之理。此事非常奇怪。  Mu©dener  留 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11:46 (UTC)

關於首頁的新聞動態

目前首頁的主要幾個欄目都有明確的標準或參與者的選擇,才能進入首頁展示,但是「新聞動態」欄目{{Itn}}卻一直沒有,也因此發生過幾次討論。我們能否借鑑英文版en:Wikipedia:In the news section on the Main Page/Candidates,也對首頁的新聞動態開放給更多的用戶進行選擇?--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7日 (一) 16:18 (UTC)

英文版似乎不是以投票決定,而是通過討論來決定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8日 (二) 16:20 (UTC)
或者不妨給予6小時或12小時討論時間,然後根據討論意見更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9日 (三) 17:00 (UTC)

關於日本各地鐵路的車站條目命名問題

近來開始潛進JR的範疇,但開始深入編輯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車站條目的命名不統一。各地的車站條目有用「XX車站」的,如藤澤車站天橋立車站;也有用「XX站」的,如新宿站東京站。雖然現在條目數量已經很多,但如果這個命名問題不解決,條目再增加下去,管理就越來越麻煩。故希望在這裡達成一個為條目命名的共識。—Altt311 (留言) 2008年4月10日 (四) 11:34 (UTC)

Category:各國鐵路車站似乎全部作「XX站」—Quarty 2008年4月10日 (四) 12:01 (UTC)
  • 這問題沒啥好討論的,因為癥結在於『地區用語差異』,台灣習慣上使用『XX車站』,但香港、大陸習慣使用『XX站』。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使用noteTA標籤進行轉換,如果有公德心一點,要記得把另外一種用語習慣的重定向做好。—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4月10日 (四) 12:13 (UTC)


能否把明顯的,拙劣的機器翻譯的條目加入快速刪除標準

能否把明顯的,拙劣的機器翻譯的條目加入快速刪除標準? 目前發現了一些用戶機器翻譯,不僅粗劣,不通順,不是中文,而且wiki語法中的字符被搞錯,條目的顯示混亂。目前快熟刪除的標準沒有這一類條目,能夠把機器翻譯的條目加入快速刪除的標準?--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3月11日 (二) 11:52 (UTC)

(+)支持明文寫入規範。--百楽兎 2008年3月11日 (二) 12:12 (UTC)
(+)支持將「機器翻譯」成為快速刪除標準—Altt311 (留言) 2008年3月11日 (二) 12:16 (UTC)
(+)支持:明顯機器翻譯的還好,這能一眼看出來,最怕那些看似通順但其實意思混淆的文句。WeltanschauungĤòĭnäþbåķtšýñ 2008年3月11日 (二) 12:18 (UTC)
後者那種真的要比較原文才能知道…我之前修正的一個條目就是這個情況,跟重新翻譯條目沒分別…—Altt311 (留言) 2008年3月11日 (二) 12:32 (UTC)
(+)支持,寧缺勿濫。—Pagan (留言) 2008年3月11日 (二) 12:30 (UTC)
絕對(+)支持,那些機器翻譯的條目根本不該存在。SGT.Evers (留言) 2008年3月11日 (二) 13:29 (UTC)
(+)支持,這些條目除了重新翻譯,沒有任何改善的可能。—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3月12日 (三) 00:06 (UTC)
請大家看一下Category:粗劣翻譯中的條目,可以的話請盡快刪除或修復。-SGT.Evers (留言) 2008年3月12日 (三) 14:35 (UTC)
(+)支持,那些條目幾乎都要重寫,那刪了重寫其實沒有分別。—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8年3月13日 (四) 18:17 (UTC)
(+)支持,機器翻譯比完全不翻還要難懂--Ws227 (留言) 2008年3月14日 (五) 07:57 (UTC)
(+)支持 fdcn  talk   — 2008年3月25日 (二) 23:28 (UTC+8) — 2008年3月25日 (二) 15:28 (UTC)
(+)支持—原則上支持,在方針或指引中是不是應該有明文説明?zzz......很睏 2008年3月27日 (四) 02:55 (UTC)
(+)支持,整個copy & paste自其他語文而不做好基本翻譯的條目也應列速刪。--Ellery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13 (UTC)
(+)支持,創立以機械翻譯的條目,可算是種破壞。另建議把完全沒有任何翻譯的模板列入快速刪除準則。-Talk 2008年4月5日 (六) 11:30 (UTC)
既然大家都非常同意這個建議,那麼就請寫入相關的方針指引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9日 (三) 16:38 (UTC)
已加上[3][4]Eky- 2008年4月12日 (六) 14:50 (UTC)
機器翻譯通常有版權,所以明顯的,拙劣的機器翻譯的條目更要刪除。--Jusjih (留言) 2008年4月14日 (一) 03:33 (UTC)
那麼Category:粗劣翻譯中的條目如何處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15日 (二) 16:25 (UTC)
有部分雖然質素欠佳,但未至於刪除。—Eky- 2008年4月15日 (二) 17:14 (UTC)

Wikipedia:特色圖片評選/香港國際機場行李輸送帶中,該圖片已是維基共享的特色圖片,但放上來中文維基百科再評一次,結果出現了尷尬的情況。這次事件,使我發現Wikipedia:特色圖片評選的三大問題:

  1. 定位不清:究竟那些圖片適合參選?是只在中文維基百科上傳的,還是維基共享上傳的也可參選?已是維基共享的特色圖片又是否需要再選一次?假如需要再選,會不會怕那邊當選這邊落選的尷尬情況?又會不會怕一下子有大量維基共享特色圖片被提名?
  2. 作用不大:維基基金會鼓勵自由版權的圖片應該上傳到維基共享,那麼在中文維基百科選特色圖片的作用可在呢?而且非自由版權的圖片又沒有參選資格。
  3. 人流不多:「0票支持,0票反對」的情況尤如家常便飯,很多相片沒有甚麼人看過,便在沒有任何反對票之下白白落選。

因此,我在此提議廢除中文維基百科的Wikipedia:特色圖片評選。大家認為能夠接受嗎?—沙田友 (留言) 2008年3月27日 (四) 13:24 (UTC)

在維基共享中已經成為特色圖片的,應不用再選,但參評的圖片應不限於上傳到中文維基百科的。中文維基百科特色圖片評選存在的意義在於促進中文維基百科新圖片的創作,和發現(公有領域),這些圖片的水平也許尚未達到維基共享的特色圖片的水平。--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3月28日 (五) 04:05 (UTC)
(+)支持廢除,現在首頁上的特色圖片為與共享資源上的聯播,中文維基本地的特色圖片並沒有在首頁展示的機會,自然也就沒什麼人會看到。--Ellery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6:01 (UTC)
首頁左下方是最新特色圖片的展示。另外,特色圖片代表的只是社群的共識。而不同社群可能在共識上會有所差異。因此只要不是被中文維基百科社群評為特色的圖片,都應該有參與評選的資格。上面說道的情況是非常多見的,並不奇怪。此外,大家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為何中文版乏人對特色圖片積極參與?--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28日 (五) 06:28 (UTC)
(!)意見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目前已關閉圖片上傳功能(如同文言維基),但仍有特色圖片評選。個人以為特色圖片正如同特色條目、列表評選般有其存在價值(畢竟各社群對「特色」(featured)定義不同)。--RekishiEJ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09:15 (UTC)
對於是否廢除持(=)中立態度,但我也有少許改革(!)意見:我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特色圖片評選的參選條件應該寫清楚「只有由中文維基百科的編者拍攝的圖片才可參選」(現在這點只是不成文的規定),有助釐清其定位,為「表揚中文維基編者對圖片的貢獻」,並與維基共享資源的特色圖片評選作出區別。而圖片的參選條件也應改為必須已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以配合現有對自由版權圖片的政策。而是否已成為維基共享資源的特色圖片或其他榮譽,應該對在中文維基的參選資格沒有影響。但至於參選人數少的問題,恕我想不到甚麼治本的方法了。也許可以降低門檻,只保留三分二或以上支持的條件,廢除需要最少4票的規定(即是最低通過條件是:1票支持,0票反對),以逼使大家看到不合格的圖片時一定要走出來投反對票。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28日 (五) 13:24 (UTC)
  • (+)支持廢除。 中文版維護單獨的圖片庫沒有太大必要。 上傳到共享資源更好。 —Munford (留言) 2008年3月28日 (五) 18:10 (UTC)
  • (!)意見,這叫做「惡性循環」,跟圖片聯展絕對有關係。「沒舞台」;何來作品?--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05:26 (UTC)
  • (!)意見,我倒認為單憑上面的支持廢除理由,說服力不足夠。請容我逐點回應。
    • 第一,定位不清問題。不錯,目前的特色圖片評選沒有明文規定在維基共享已入選的特色圖片可否再評,但特色圖片評選也定下一些基本的參選條件(Wikipedia:什麼是特色圖片),若只是維基共享特色圖片可否再評導致定位不清,解決方法容易,大家來一次共識就行。
    • 第二,意見同書生及RekishiEJ。中文維基特色圖片評選就是反映中文維基社群的觀點,評選結果是可以有別於其他社群。因此,其他維基計劃的特色圖片是可以在這裡再評,若觀點有差別,落選也不奇怪。
    • 第三,人流是大問題,人流不足,無論是入選的還是落選的,都不能真正反映社群觀點。低票入選的還可以自覺幸運,低票落選卻哭笑不得。認受性不足、「沒舞臺」就會惡性循環下去。增加認受性的方法就是大家踴躍投票;長遠而言應撥出首頁更多位置讓特色圖片如每日圖片般輪展。
    • Kevinhksouth的改革建議基本同意,有助釐清定位。但我認為降低門檻真正意義不大,因為近期的入選圖片都是取得6票以上的淨支持票,高於門檻所需的4票。這可能是大家習慣看到真正值得支持的圖片才出來投票吧。—Baycrest (作客) 2008年3月30日 (日) 16:37 (UTC)

當媒體集體撒謊,維基何去何從?

所謂參考來源,雖然理論上是接受所有書籍,報刊,網站。本來沒有必要考慮引用來源的真實性問題。事實上在此之前,維基並沒有發生多少因為引用來源造成整個詞條失真的現象。然後現在發生了。由於西方媒體的集體撒謊,導致條目一度成為錯誤信息的集散地(儘管現在改觀不少)。於是引發我們的深思,連平時十分可靠的媒體都做出這樣的錯誤報導,那麼究竟有多少新聞報導是虛構,捏造的。我們寫條目顯然不可能親自去現場,那麼我們今後是否應該在引用來源的問題上更加謹慎,嚴格呢。各位繼續抒發感想和意見吧。--一葉知秋切磋 2008年3月29日 (六) 12:12 (UTC)

anticnn的話不能信,這次關於西藏的報導西方記者的新聞來源被中國大大的限制了,首先西藏就不允許外國記者隨便去,事發之後在西藏的外國記者更是被全部趕走。沒有第一手資料你讓人家怎麼報呢?能報成這樣我覺得不錯了。  Mu©dener  留 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2:42 (UTC)

沒有資料就可以隨便造謠?BBC的報導真的很出格。這次事件孰是孰非,各方的報導之中肯定都各自隱瞞了一些情況。--一葉知秋切磋 2008年3月29日 (六) 14:05 (UTC)

顯然中國大陸網民集體批判西方媒體的風潮吹到這裡來了,我看維基(包含中文維基)要小心應對了。--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4:59 (UTC)
請不要標籤任何人. 中央固然在沒有提出具體證據下譴責達賴喇嘛, 西方媒體的確是蓄意淡化藏獨暴民的惡行. 維基能做的只是將各方主要媒體的報導不加批評直述出來就足夠了. -- 同舟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6:29 (UTC)
看到藏獨暴民這四個字,就知道誰標籤誰。--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6:56 (UTC)
又殺又燒不是暴民是啥呢,而且如果你知道燒殺的對象針對哪些人自然也知道他們是不是藏獨。  Mu©dener  留 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7:01 (UTC)
尚不要說,侵人土地,奪人宗教信仰,比燒殺更可惡。把所有殺漢人的暴民跟藏獨連結一起,更是標準的污名化做法。只能說,西方媒體的普世價值跟中國差太多了。中國網民除了罵西方媒體淡化暴行之餘,也該省思,他們為了這麼做,真是只是為了給「中國」好看或顛倒是非嗎?現今很多圖博人民,讓我想起悲情城市中的梁朝偉聾啞角色,既不能聽見聲音,也不能說話,西方媒體如果真是淡化某些暴行,或許就是另種關懷弱勢的反射性作為。話說回來,維基若因為價值紛亂與糾葛中,於此條目編輯中,捨棄西方媒體報導或從嚴引用,個人認為那就是不中立的開始。--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7:06 (UTC)
這是不是因為弱勢受壓就要"以暴易暴"? 讓我聯想起911. 算了圍繞這點討論下去也無什益處. 反而是2008年西藏騷亂‎一文中那點又不中立了? -- 同舟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7:20 (UTC)
呵呵,我又沒說那條目不中立。我用的是「」假設語氣。倒是,今日維基新聞首頁裡面放置「開放15國去看騷亂」的重要新聞,我看得蠻不自在的(有那麼頭條嗎?)--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17:28 (UTC)
我們不能隨風起舞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忽視「中國大陸網民集體批判西方媒體的風潮」。同意Winertai小心應對的說法,應該在可供查證的前提下平衡地在條目中提到「中國大陸網民集體批判西方媒體的風潮」。不管這個國家這個政府你怎麼看不慣,但絕不代表可以去忽視這個國家一部分人的民意——即便他們曾受到了政府的蠱惑。—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3月29日 (六) 17:37 (UTC)

侵人土地四個字說的也太輕飄飄了,拉薩算侵略西康算不算青海算不算?不尊重西藏人喇嘛教信仰算侵犯人權不尊重中東伊朗阿富汗伊斯蘭教宗教信仰算不算侵犯人權?  Mu©dener  留 言  2008年3月29日 (六) 20:16 (UTC)

對維基而言,中國大陸網民集體批判西方媒體的風潮,除了提醒我們要更中立之外,最重要的如何預防中國網民以「輿論」(量)方式,在控訴西方媒體「集體說謊」之後,再依模子來塑造「維基集體說謊」的假象,更要預防中國網民以討論或任何方式,改變維基現引用「西方媒體」作為參考資料的慣例。--winertai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1:44 (UTC)

好了,請大家不要跑題,維基百科全書不是搞原創研究的地方,也不是時事論壇。只要媒體本身值得作為源,那麼就可以引用觀點和評論,即使或許有失實成分,只要把指責失實的報導對等引用和說明就沒有問題。我的觀點就是:對於一個矛盾焦點,只要儘可能把多方觀點包含在內,尤其是對立雙方的那種觀點,這樣對於維基本百科全書的角色就足夠了。真實性和可查證性是兩碼事,維基百科全書重視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真實性」對於持不同觀點的人都有不一樣的見解,尤其對於時政信息一類來說。—Pagan (留言) 2008年3月30日 (日) 03:55 (UTC)

本主題是一個偽命題,不存在「媒體集體撒謊」,這是一個主觀想像。再者,維基也沒有判斷真相的義務,不存在何去何從的問題。— fdcn  talk   — 2008年3月30日 (日) 12:36 (UTC+8) — 2008年3月30日 (日) 04:36 (UTC)

贊同,如果西方媒體在集體撒謊,那中國媒體呢?呵呵。既然有些人能夠批評西方媒體報導不實,為什麼不敢批評國內的新聞管制呢?--farm (talk) 2008年3月31日 (一) 01:28 (UTC)
為什麼不敢批評國內的新聞管制呢?呵呵,很簡單,大部分中國民眾並不了解中國的新聞管制是如何的,了解又會去批評的是少數中的少數--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31日 (一) 03:46 (UTC)
  • 這裡有許多迷魂陣,各位千萬不要本著各自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地域意識和民族自尊紛紛跳了進去。各位不要忘了,和天朝有關的事務的關鍵之處根本不在這裡;無論任何一個人都知道真正的核心是在哪裡。媒體對於這次事件的喧囂可能很長,但政治家會明白他們的精力得放到更危險(大家都知道有多危險)的地方。所以,過度渲染此一事件的重要性大可不必。假設:米帝和天朝的媒體都撒謊,極端到全世界沒有一份報紙說實話(因此我們的整個條目也全是錯的),那我們也完全沒有錯誤。我們只是把他們的謊言記錄下來而已,因為我們已經記載了「資料出處」。以後遭到批評的,將會是這些媒體,而不是我們。但一定要標明資料來源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3月31日 (一) 03:56 (UTC)
  • (+)支持我支持Douglasfrankfort所言,維基該做的事是盡可能記錄一切(由方針NPOV而來),無論好壞對錯、是謊言是真相——不論真假,那都是出現在這世界上的東西,既然它出現了,我們就要記錄它,就如同我們記錄菩薩精靈、以及Mozilla之書一樣。評判真相的不該是我們,我們是記錄者。—林雪凡 (留言) 2008年4月22日 (二) 04:50 (UTC)

這不能都怨媒體,媒體當遭遇中共網絡、新聞管制時,是不好報導的,如果沒有新聞採訪管制,不驅逐在西藏的外國記者,人家也許會讚揚中共,可是首先中共就沒給人家在事件發展時任何採訪報導機會,所以人家隨便報導幾句「中共違背新聞自由」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再說了中共的媒體說人家發布的圖片造謠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啊,中共一年前派專人新聞發布會「闢謠」說什麼「人民幣不會升值」,結果到現在順應美國布希的要求都升了1元多錢了,某某官員說中國「沒SARS」,隱瞞了疫情結果幾千人染病,可見中共新聞發布會的很多說法也是在撒謊和造謠--Roadsteps (留言) 2008年4月4日 (五) 09:34 (UTC)

也不能怨「中國大陸網民集體批判西方媒體的風潮」,恐怕不僅是大陸網民,包括絕大多數生活在西方的中國人。當巴斯克在馬德里製造爆炸時,沒有一個西班牙人同情他們,新芬黨在戰鬥時,也沒有英國人認為他們自己是侵略了北愛爾蘭,為什麽對中國人要維護自己國家完整的情緒就一定認為是受到偏見媒體的控制?這種情緒的發作和「保釣」恐怕沒有多大區別。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民同情自己國家內部的少數人要分裂的企圖,只有外部的人會幸災樂禍、推波助瀾。美國的南北戰爭也同樣是起源於這種情緒,否則早就會出現兩個美國了。--方洪漸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3:32 (UTC)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媒體的控制力獨步全球,也許用來控制人民情緒還遠遠不足,但外界既然未曾體驗過這種形態的媒體,不免有所錯估(包含高估與低估).另外,美國在內戰時與內戰後並不是雙方都互不同情,不要太以己為尺.81.169.137.209 (留言) 2008年4月12日 (六) 08:25 (UTC)

關於地名排序

當涉及到同等級的多個地名排序時,是否有現成的指引或方針?如中國的所有省級行政區。—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1:17 (UTC)

應該沒有必須嚴格執行的指引,但曾有管理員建議根據漢語拼音名字的英文字母次序作準。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4月9日 (三) 06:18 (UTC)
中文地名以拼音還是筆劃排序?YunHuBuXi 2008年4月9日 (三) 08:43 (UTC)
還是拼音吧,筆畫排序實際使用起來很不方便。--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10日 (四) 01:02 (UTC)
筆畫有簡繁體畫數不同的問題。英文字母次序應該比較好。—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4月10日 (四) 04:38 (UTC)
拼音也有不同的發音,不同拼音方案的異同,很難統一。--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4月10日 (四) 05:22 (UTC)
根據原文拉丁字母順序排列—Quarty 2008年4月10日 (四) 10:18 (UTC)

地名排序理應有一致的標準,以拉丁字母排序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方案。中文的拉丁轉寫國際標準就是漢語拼音,這沒什麼可討論的。我比較不肯定的是外國地名排序是按照本國文字拉丁轉寫之後的順序排序還是按照翻譯成中文後的拼音順序排序。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前者對不熟悉外文原名或其拉丁轉寫的人造成困擾,後者對不熟悉中文譯名的人造成困擾。不過我個人更傾向前者,這樣更具有統一性。  Mu©dener  留 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11:22 (UTC)

應以該國原文的拉丁化為準,再用DEFAULTSORT排序。YunHuBuXi 2008年4月13日 (日) 12:48 (UTC)

如果事先有較統一的約定,可以在發生爭執時更方便進行處理。當然我也認為制定的指引可以只作為參考,不需要嚴格執行。—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4月13日 (日) 12:59 (UTC)

中國的省級行政區排序似乎應該以中國自己的排序方法為準,即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幾乎所有中國出版的地圖都是依照這種方法排序的。--方洪漸 (留言) 2008年4月16日 (三) 02:1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