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翻譯指引/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翻譯方針的建立

我們是否應該建立一個Wikipedia:翻譯方針?因為此前編輯幾個條目,遇到了大量外文的問題,而我不是翻譯,而是增加內容,但是看到大部分沒有翻譯的條目,如果不刪除未翻譯內容,增加新內容真的很讓人頭痛。我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非中文內容刪除掉,再增加自己要加入的內容(或重新組織內容)。而且對於讀者來說,也不會願意在中文版看到大量的非中文內容。而且現在未翻譯完的條目6個月後才能清理,是否也太長了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25日 (三) 15:34 (UTC)

我覺得應該建立,像我這種經常翻譯的人覺得比較有必要,我願意協助建立。至於時間,我個人覺得1個月較合適,如果一個月都還沒有翻譯的話,那麼掛上模板的人多半也忘了。—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7年7月25日 (三) 16:19 (UTC)

(!)意見:考慮到有些外文條目可能很長,大家只在空餘/公餘時間上來的話1個月可能不夠全篇翻譯完成。不如改為「最後一次增加翻譯內容的時間為1個月前」如何?如果是有意思持續翻譯條目的話,1個月內總會翻譯數個(小)段落吧。—Charlotte1125 2007年7月25日 (三) 16:29 (UTC)

我建議以Wikipedia:翻譯請求為藍本,完善一個新的規則—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7年7月25日 (三) 16:24 (UTC)

日語版有Wikipedia:翻訳のガイドラインWikipedia:翻訳FAQ,可以考慮參考。--RalfX2007年7月25日 (三) 16:32 (UTC)

其實我一直很反對太過過度地去鼓勵原文翻譯其他語版的條目,就算是有心翻譯的人沒有足夠時間去一次搞定,最好的方法也應該是閱讀完全文後,摘取基本的重點先把小條目規模的基礎寫出來(其實這點不難,通常把其他語版的首段翻譯一下,然後稍微把有漏缺的重點補充上去就搞定了),然後再把更細節的內容一部份一部份搬過來翻譯。如此一來,除了讀者看到條目時可以獲得基本的理解外,縱使沒有翻譯完,剩下的外文篇幅也不會太多,無論是對讀者或是對其他有興趣參與編輯的編者,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這有點像是蓋房子時,先把基礎打好後,再一層樓一層樓蓋上去,如此縱使房子沒蓋完,好歹基礎跟底下已經完工的樓層是完整的。但是我發現有很多翻譯者,好大喜功卻沒有做到收尾的毅力,一開始就把整篇超長的外文內容全部貼過來,然後第一段翻兩句,第二段翻幾個單字,第三段再翻個一句,搞到最後一、二、三段全都不成文,像是一棟東一根樑、西一根柱子,但是沒有樓板樓梯可以讓人爬上去的廢墟,像這樣的翻譯作品對讀者一點幫助也沒,也讓後面接手的人很困擾,例如部分的原文已經被翻譯成中文,文章的結構因此被改變,要對照回去原文有困難,或根本是很爛的翻譯,明知翻錯了卻找不到原文是哪一句之類的……。這種條目在中文維基中特多,有時看到實在很想把它整篇刪除重寫算了,至少比較省力,但是如此一來又是對其他人的貢獻不尊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乾脆跳過放給它爛,反正中文維基缺的條目何其多,何必將就這一條。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曾有過上述的這種心路歷程?老實說我常碰到而且覺得很困擾,因此我向來不支持蓄意去鼓勵翻譯,因為就個人的觀點來說,我認為要翻譯就要翻得完整或至少循序漸進,否則可能會淪為幫倒忙!—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7月25日 (三) 21:03 (UTC)
  • 你是說我嗎?像是……
  • Joomla!……英文不好,看不太懂原文到底在說什麼?……Rico (AJAX)也是……
  • 久石讓……該條目的部份裡電影清單,絕大部分找不到中文維基對應的相關條目,天曉得該怎麼維基化?……
  • 久米田康治……也是,日文維基裡寫一堆,無奈大多看不太懂到底在寫些什麼?尤其是那個生前葬……
P1ayer 2007年7月26日 (四) 02:53 (UTC)
P1ayer兄,我覺得久石讓條目裡面沒有翻譯完成的部分,大都是一些名詞列表,並不特別影響閱讀所以還算可以接受。久米田康治條目,已經翻譯放出的部分問題不大,真正的問題應該是、這條目怎麼連簡介性質的首段引言都沒有?被貼上品質不合標準的清理標籤實在是怪不得人。至於Joomla!這條,那種連一個句子裡都可以中英文夾雜的狀況,的確是我所提到最糟糕的翻譯方式,可能會讓想幫忙翻譯完的其他編者都沒辦法下手接下去,強烈建議太過沒把握的東西就不要勉強,或者換種方式用閱讀後節錄看得懂得部分精簡寫出的簡介方式實行之,而不是強求要一對一的翻譯。—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7月26日 (四) 04:40 (UTC)
反對大象兄的「有心翻譯的人沒有足夠時間去一次搞定」的說法。請參看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一條目(非常長),據我的記憶該條目從我創建伊始翻譯校正完畢並成為特色條目的時間,不足一個月。真正有心翻譯的人應該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把一篇條目翻譯完。^,^—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7年8月18日 (六) 19:43 (UTC)

辛苦啦!我提議為了與最新的外語內容同步,翻譯最多持續半年(或者更短),之後刪除未翻譯內容和翻譯提示模板。不覺得應該使用討論頁。-下一次登錄 2007年5月12日 (六) 21:31 (UTC)

當樣這樣的餘地還有價說,一個月好像過短,三個月左右會好一點,強烈建議掛上翻譯模板在討論頁提出原因,至於用戶頁的沙盒,我們就不理會還有,我希望可以延遲到9月才執行,雖然為遷就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翻譯任務列表好像有點不合理,但我不希望想參與活動的維基人沒條目好翻譯。費勒姆 費話連篇

感謝費勒姆找到我的原話,當時我說「6個月」也只是建議,而且立刻被泅水大象反對了,參見Wikipedia talk:翻譯請求#條目翻譯討論。期限當然可以縮短,但也不要短到可能抹殺真正希望翻譯完成一個條目的編輯者熱情的程度,一個月到六個月之間我覺得都不錯。-下一次登錄 2007年7月26日 (四) 01:10 (UTC)
還有一點我覺得在翻譯的時候應該清楚:我們不可能翻譯完成所有英語條目,因為我們人手不夠,而就算我們有一天真的成功了,那個中文維基也不是一個好百科。所以翻譯要適可而止,參考參考即可,逐字逐句逐條目的進行,大可不必。-下一次登錄 2007年7月26日 (四) 01:17 (UTC)
所有我認為一個月真的嫌短,不過在此提醒各維基人,未翻譯的內容可以放在用戶頁的沙盒,這樣的話保證沒維基人騷擾你。—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7月26日 (四) 02:07 (UTC)
應該這樣說,如果一位維基人真的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快速完成翻譯,只能偶爾貢獻一小段成果,他大可以利用上面說的臨時頁當沙盒,或是存檔在自己的電腦中,一段一段慢慢完成、一段一段慢慢放上,那麼,縱使該君需要一年兩年才能完成一條作品,我們仍然應該給予100%的支持並且感謝他的奉獻。我得特別強調一遍,在之前主張不可以放置超過一個月的,是直接就貼在條目中的外文內容,而非所有未翻譯完成的東西,因為我想像不出像這樣的資料非得繼續放在中文版主條目中的必要性。長久的放置一堆非中文的內容在條目中,只會造成閱讀者的困擾,就算隱藏,對於有心想幫助修編的用戶也是一種障礙,百害而無一利。雖然我並不支持太過鼓勵一對一的翻譯,但是我也希望別去造成有心貢獻者的不方便或澆熄其熱情。說來各位可能不相信,其實在我自己的電腦硬碟中,隨時存有快十條我寫到一半或翻譯到一半的條目內容,它們有些是根本連創造都還沒創造出來的紅字條目,有些則是我先前已經放上的小條目,但還需要繼續添加資料擴充。所以,雖然有些條目的工作期可能花了半年一年的才貼出,但各位絕對沒有看過我把原文貼在中文條目中然後就放著不管的紀錄:因為擔心造成閱讀者的困擾,我並不敢在未完成一個進度之前貿然以未成品的狀態亂貼上去,我並不是隨便嚷嚷要大家參考我的意見,而是真的親身在實行這樣的理念,也希望有心好好寫東西的維基人,能至少思考一下,這樣的工作方式是不是更能方便自己也便利他人呢?—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7月26日 (四) 04:31 (UTC)
同意大象兄的看法,其實我自己也不會把外文搬進條目,完全可以在用戶頁或者自己電腦上搞定,不過可能有些用戶的習慣不一樣,所以建議還是給一段時間,畢竟要照顧到整個社群。我覺得一個月足以,因為放置一個月後還沒有改變的可能對應的外語條目都改變了,所以沒有留下的必要。—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7年7月26日 (四) 05:38 (UTC)
同意象兄的建議。我幾乎不逐字句照翻條目,若受限語文能力或時間等其他因素,則會先將其寫成小作品,不會有留一堆原文在條目內的情形。—Ellery 2007年7月26日 (四) 08:26 (UTC)
反省一下,我也喜歡全文複製過來,最後翻譯得還剩一半,另一半原文太差,直接刪掉了。外文寫作人員也不都是專業人士,翻譯時還是要慎重選擇。個人覺得全文複製有一個好處,就是給其他想參與翻譯的維基人帶來方便,不必再去外文頁面逐句核對。壞處當然不言而喻。--一葉知秋切磋 2007年7月26日 (四) 09:57 (UTC)
我寫了一個Wikipedia:翻譯守則,請大家討論,看是否需要補充和修正的地方?另外,關於機器翻譯的條目應該如何處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26日 (四) 16:22 (UTC)
我已經做出了一些補充,關於機器條目,我覺得如果大家不反對的話,可以考慮允許速刪,因為我個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一個真正可以翻譯的軟體。—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07年7月26日 (四) 16:52 (UTC)
怎麼忽然間無人討論了?目前大致的方針沒有什麼意見了,現在主要需要討論的問題是:
  1. 撤消翻譯模板的時間:1個月未編輯後撤消,還是3個月,半年?
  2. 未翻譯的條目兩周後如果有翻譯是改掛翻譯模板,還是直接清除外文部分?
  3. 機器翻譯條目如何處理?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2日 (四) 15:30 (UTC)

我的意見是
  1. 個人經驗是3個月,但未翻譯內容不包括少部份的專有名字及所有組織、人物的名字,如看見這情況,只需將翻譯模板刪除。
  2. 保留並觀察3個月,不要直接刪除文字。
  3. 掛上{{notchinese}}模板。—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8月4日 (六) 04:13 (UTC)
有必要3個月嗎?如果1個月都沒有翻譯,其翻譯來源處的內容很可能都已經大幅更新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7日 (二) 14:35 (UTC)
不一定,因為一些更新密度較低的條目更新速度較慢,如果是一個月刪除將會對某些維基人相當殘忍。因為根據一個月及半年的意見,中間點是3個月—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8月9日 (四) 00:28 (UTC)
我的意見
  1. 翻譯模板的時間三個月可能比較好。(雖然我本人翻譯時喜歡一氣呵成,但是英文的參考資料逐一查證是很花時間的,如果遇上自相矛盾或不清楚的地方還要和英文原作者溝通討論也需要時間。)
  2. 未翻譯的條目兩周後如果有翻譯是改掛翻譯模板,至於外文部分,個人認為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條目中。地名、人名和特殊名詞除外,翻譯者可能需要他人幫助完成。
  3. 機器翻譯,如果要修正的話,幾乎是重頭來一遍,刪了也罷。為了不打擊新人積極性,可以掛notchinese模板一個月,沒有改進,還是刪除吧,可以投票表決。速刪可能因為管理員個人判斷會有失誤。—木木 2007年8月9日 (四) 20:19 (UTC)
我認為機器翻譯往往比不翻還要難懂,可以快速刪除,列表可以長期保留未翻譯文字,其他條目限時刪除未翻譯文字--Ws227 2007年8月12日 (日) 10:05 (UTC)
我認為,列表如果50%以上內容翻譯完成可以保留。—木木 2007年8月14日 (二) 08:21 (UTC)

綜合

根據上面的意見,比較統一的認識是:

  1. 如果條目掛上翻譯模板後3個月內沒有進行任何翻譯,將刪除翻譯模板和未翻譯內容
  2. 未翻譯的條目兩周後如果有翻譯改掛翻譯模板

還有不同意見的問題:

  1. 機器翻譯條目可以快速刪除;或者掛上notchinese模板後,到期仍然沒有改進,則投票刪除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20日 (一) 12:21 (UTC)

關於translation和translating

目前translation和translating似乎都被管理員解釋為翻譯進行中,加入模板者正在翻譯,因而不斷將兩者置換和刪除,若無異議我想新建一個用意是吸引他人注意和參與的翻譯請求模板,記得這原本應該是translation的用途,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被改成現在這樣,但既然如此我另建一個如何? Meeow 2007年10月27日 (六) 20:46 (UTC)

翻譯的三個月限期

到底是建議還是正式方針?為什麼可以讓人不經討論就用種鋼的x話為由刪內容去模板?另外翻譯的正式規則要好好討論,多頭馬車或新選組作風只是讓中文維基劣化跟參與者離去—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1.217.92.98對話貢獻)於2007年11月14日 (三) 02:59 (UTC)加入。

翻譯自外文維基百科的條目

翻譯自外文維基百科條目需要在譯文中說明是翻譯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_talk:Translation#Copyrights

我也去英語維基百科再確認了, 翻譯自外文條目必須列明.

我的問題是, 這是否適用於中文維基百科?Seven (留言) 2007年11月25日 (日) 09:53 (UTC)

在編輯框下方的編輯摘要中註明是翻譯自維基外語版本的即可。—Isnow (留言) 2007年11月25日 (日) 11:06 (UTC)
但如果翻譯文章的編輯沒有在編輯摘要註明是翻譯自維基外語版本, 後續編輯該怎麼辦? Seven (留言) 2007年11月26日 (一) 00:29 (UTC)
翻譯的條目不意味後續仍需完全100%比照外文維基版本的內容,翻譯完後可在對話頁加上{{TArticle}}(全翻譯)、{{HTArticle}}(半翻譯)模板以說明。—Ellery (留言) 2007年11月26日 (一) 02:20 (UTC)
我知道翻譯的條目不意味後續仍需比照外文維基版本.我是指仍然在外文譯本狀態的條目.
如果翻譯文章的編輯沒有在編輯摘要註明是翻譯自維基外語版本,文章仍然在外文維基版本譯本狀態, 處理程序是在對話頁加上{{TArticle}}, 對不對? Seven (留言) 2007年11月26日 (一) 02:56 (UTC)
若是翻譯中未翻完的,則應在條目頂端(不是對話頁)使用{{translating}}模板標示。當然若未譯文留太久沒人動則應該要刪除未譯部份。—Ellery (留言) 2007年11月27日 (二) 00:36 (UTC)

兩個很基本的翻譯要求

我對於翻譯目的的解讀是:為了讓使用「翻譯後的語言」的人看得懂而有的行為。既然如此不應該無條件將原文全部翻譯,有些只有在原文才有的現象或說法,若是在「翻譯後的語言」中,沒有這種現象或說法,不應該毫不考慮地照翻。在此舉一個例子,出自條目─抽象化:「大多數在藝術中一般會將「抽象」當做是抽象畫的同義詞」。使用英文時,才有這種現象吧?使用中文時,會把「抽象」當成「抽象畫」的同義詞?Callmejosh (留言) 2008年7月5日 (六) 11:56 (UTC)

這很基本,基本到大家容易忽略。翻譯時,上下文很重要吧?有些人會直接把單字翻成中文,這很基本,但是翻譯完要看一下上下文,看通不通順吧?剛剛在條目─地球,看到有人以「無論如何」代替「儘管如此」,雖然英文是同一個字,但中文意思不一樣吧?Callmejosh (留言) 2008年7月6日 (日) 10:45 (UTC)

關於翻譯的一點建議

看到很多人在翻譯的時候沒有保留原文的習慣,這樣會給其他人的編輯帶來很大潛在衝突。我認為適當保留原文至少有這些好處:便於通過搜索功能檢查有多少條目涉及到這個名詞;可以突破譯名不同的問題;便於以後統一譯名。而我覺得這些情況應該保留原文:

  • 中文名字右邊用(原文)的形式標註。
  • 一個維基尚不存在的條目用:中文名(原文全稱)的形式,若今後條目被編寫,則刪去原文。
  • 一個較長的專有名詞,公司名:簡稱(原文縮寫)的形式。例如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IDS)
  • 人名:中文名(原文),如果空間狹窄,如模板內,分兩種情況,若該位人物已有條目,則用中文,若人物條目待撰,則用原文。

希望大家討論得出一個共識,現在維基的翻譯體系過於混合,有失百科的嚴謹性。--一葉知秋切磋 2008年7月29日 (二) 15:03 (UTC)

如果不是紅字的一般我都不括注原名,有些縮寫可能例外。  Mu©dener  留 言  2008年7月29日 (二) 17:51 (UTC)

  • 我覺得一個維基尚不存在的條目可以使用{{link-en}}一類模板列出,而不要直接用括號註明;這樣才能使一篇文章中的文本格式整齊,不至於使得一部分列有原文,另一部份又不列原文,讓人一看上去還以為是還沒翻譯完的半拉子工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7月29日 (二) 18:57 (UTC)
依照一般坊間的外文翻譯書籍慣例,在第一次遇到非普及名詞時,無論是否有額外的註解(在維基百科應該就是指有沒有內部連結),都會有標示上原文以方便讀者理解的作法。言下之意,其實我個人只有局部贊同一葉知秋兄的意見,我對於第二項後半的『若今後條目被編寫,則刪去原文』這意見並不是非常贊同。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縱使維基百科已經有內部連結可以作為關連參考,當一篇條目中有太多生冷詞彙時,大量的翻譯名詞藍色連結可能會讓讀者點到手軟而影響了閱讀時的順暢度,但相反的我也承認,過多的原文註釋同樣也會影響閱讀,因此在哪些名詞才該註釋的程度拿捏上,往往就得靠翻譯者本身的功力。當然由於維基百科上的參與者不見得人人都是翻譯專家或高手,每個人對於各種領域的詞彙理解程度也有落差,對於某甲來說覺得應該是常識的詞彙,對於某乙來說可能是天書,所以很難寫出具體的『標準』來定義哪些程度以上的名詞該保留註釋,哪些程度以下的不用。但總體來說,通常會在第一次出現時標示原文註釋的包括:人名(尤其是不夠有名的人物)、地名、公司行號或單位名、專有名詞、縮寫的原名以及其他更為冷僻的專業術語乃至於容易混淆的譯名。—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7月29日 (二) 19:11 (UTC)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看來可以寫入翻譯規範了。就是有些維基人翻譯的時候不守規矩,遇到術語也不查詞典,字對字地譯。還不留原文。--一葉知秋切磋 2008年7月30日 (三) 02:09 (UTC)
個人認為非紅字加注原文沒什麼意義,如果想知道原文如何,讀者自可前去主條目觀看。我也反對把這一條加入翻譯規範。如果有人堅持這麼做,那請在自己的區域轉換模式下實現,不要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改動方針。而且我想你們太過於籠統地總結情況了,我看不見得所有條目都是從外語版翻譯的(實際上英語維基的很多條目錯誤連篇),那些本身就是利用中文資料寫成的條目自然可能沒有原文存在。至於紅字條目夾注原文,我認為是十分必要,因為很可能下一個翻譯者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是指誰(如果他不是專門研究這一領域的話)。--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7月30日 (三) 04:12 (UTC)
我主要就是針對紅字條目的,也希望大家在拿捏不准術語名稱的時候,也保留原文。--一葉知秋切磋 2008年7月30日 (三) 04:46 (UTC)
不應將是否為紅字納入考慮因素,維基百科不是僅在網頁上讀的,也會印成紙本或是其他格式電子檔,必需讓讀者無論用哪種方法閱讀維基百科的內容時都能看到完整的東西,因為讀者不見得能看得到內部連結(例如印成紙本)。—ellery (留言) 2008年8月9日 (六) 16:05 (UTC)
其實我很早之前編寫外譯條目時,專有名字術語都會加上(原文),但那時有很多維基人大力反對,理由都是『這裡是中文維基,不應有外語出現,要看英文請去英文維基』。不知現在大家的意見有沒有改變呢?--218.189.248.35 (留言) 2008年8月12日 (二) 09:08 (UTC)
很矛盾的是「要看英文請去英文維基」,但又不少人直接從英文或日文等維基整個複製貼上,連最基本的翻譯都沒有,好似以為一定會有好心人馬上幫他翻,結果反而強迫中文維基的網友看整篇的英文。—ellery (留言) 2008年8月12日 (二) 16:31 (UTC)
對Ellery兄的意見心有戚戚焉,每次看到這種情況就非常想直接回退處裡之。最近看很不順眼的是有不少特定用戶習慣性地把日文維基中的『關連項目』一字不改的移到中文維基中,雖然這幾個字看起來像中文,但實際上在中文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用法,難道會動手轉貼好幾十篇,卻沒時間把它改成中文維基標準的『相關條目』嗎?—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8月22日 (五) 23:47 (UTC)

是否應避免方言口語入文

這里是中文(普通話、國語、華語)維基,不是北京話(或其他方言)維基,如壓根兒寫成根本就好了,畢竟白話文有書面體和口語體之分,參雜方言色彩的口語體,似乎有不尊重其他方言讀者之嫌。Vorrei (留言) 2011年10月22日 (六) 10:00 (UTC)

翻譯條目

有些翻譯經年但尚未完成的條目[1],要不要設一個限期清理未翻的部份?--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03:41 (UTC)

翻譯模板規定的是2個星期。烏拉跨氪 2012年1月14日 (六) 06:53 (UTC)
(:)回應 你說那個是『notmandarin(過多不是現代標準漢語)』模版, 只適用於完全或絕大部份未翻譯的條目,兩星期後會提速刪。現在掛著『translating(正在翻譯)』模版的, 有些已掛了兩年以上--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07:02 (UTC)
這木有矛盾啊。兩個星期未完成翻譯就應該把未翻譯的部分刪除。烏拉跨氪 2012年1月14日 (六) 07:09 (UTC)
是3個月。另外這些都是中文外文混雜,清理很麻煩,所以一直沒人管吧?--MakecatTalk 2012年1月14日 (六) 08:12 (UTC)
translating應該是超過3個月無人翻譯就清除非中文內容吧。--zhyk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14:12 (UTC)

機械翻譯

人類大戰僵屍,這樣的內容不屬於機械翻譯?烏拉跨氪 2012年1月14日 (六) 07:58 (UTC)

看上去是機械翻譯,但翻譯質量看上去不差,只要有人想校對一次就可以合格,用不上比對原文。ZZArchtalk to me 2012年1月14日 (六) 08:28 (UTC)
「通常是原來殭屍,至少有一個人開始出殭屍遊戲,必須開始傳播的殭屍,並在一些規則允許身穿頭帶一個固定的時間。」誰來解釋一下這樣類似的句子。烏拉跨氪 2012年1月14日 (六) 08:35 (UTC)
You win,最後一小句實在是匪夷所思。ZZArchtalk to me 2012年1月14日 (六) 10:07 (UTC)
好吧,我承認這句理解起來有點難度……--鐵鐵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1月14日 (六) 10:25 (UTC)
還有更糟的,一些句子看起來通順,其實卻不符合原文的意思,隨手改了幾個,不想再看下去……--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21:17 (UTC)

外文條目中的參考文獻應該如何處理?Paullimale留言) 2012年5月31日 (四) 13:04 (UTC)

翻譯好的中文條目應該是沒有任何參考文獻?抑或是把原來的外文參考文獻直接拿過來?

當然,外文參考文獻要直接照搬過來,這部份可以不用翻譯。--Mihara57留言2012年5月31日 (四) 14:47 (UTC)

非中文內容要等足3個月方可移除?

原始提議與修改方案

見某用戶給我的留言[2]「哥尼斯堡城堡」的編輯記錄。參看Wikipedia:翻譯守則。--Mewaqua 2012年7月9日 (一) 05:20 (UTC)

3個月實在太離譜了。若由其他語言版本翻譯,隨時可以透過外語連結查閱,根本就不應該將其內容貼進來。Wikipedia:翻譯守則#正在翻譯的條目開頭第二段起也寫著:

我們建議您盡量不要把外文條目直接複製粘貼到條目中,而是在沙盒、自己的電腦上或者用戶頁上進行翻譯,然後將翻譯好的部分轉移到條目上。

我們絕不建議在條目創立後加上未翻譯內容,否則會破壞條目的完整性。

即是表達這樣的理念。不知為何該節後面會有這一段文字:

因此,我們規定,當一個條目超過3個月內沒有進行翻譯(例如從4月1日一直到7月1日這段時間都沒有進行過任何翻譯,或者說最後一次增加翻譯內容的時間為3個月前),那麼將撤去翻譯模板,刪除非中文的內容

明顯自相矛盾。能否請資深維基人出來解說一下。--Kolyma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2:38 (UTC)
囧rz...Wikipedia:翻譯守則上面模板不是說這是草案嗎……--KOKUYO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2:48 (UTC)
既然擺著,必然會有人引用,目前的狀況即是如此。再者,就算是草案,也要合理,不應自相矛盾。--Kolyma留言
參考Wikipedia_talk:翻譯守則#關於翻譯方針的建立。當時雖然已經定下了一些共識,但可能是還希望進一步討論。只是後來大家都忘了這檔子事了。年代久遠,或許記錯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7月9日 (一) 13:20 (UTC)
當時的用意是希望看到的人幫忙翻譯吧。—Snorri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3:35 (UTC)
效果好像很有限吧!再者,三個月實在太久了。-Kolyma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3:47 (UTC)
如果時間不容許,應該先翻譯序言章節就好,爾後再逐章逐節添加。貼上一大堆外文擺著,給讀者的觀感極差。-Kolyma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3:51 (UTC)
可以把翻譯守則草案的討論繼續下去。如果讀者觀感差的話,可以做一些更人性化的模板,把非中文內容移到討論頁,然後用模板引導想幫忙翻譯的人到討論頁協助翻譯。—Snorri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3:59 (UTC)
由其他語言版本翻譯的條目,隨時可以透過跨語言連結找到原文,實在沒有必要移至討論頁去浪費資源。此議題是因為有爭議才開版,宜在此版面解決。為講求效率,本人直接提案於下。--Kolyma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4:15 (UTC)

(&)建議:未翻譯內容刪除期限由3個月改為1週。--Kolyma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4:15 (UTC)

我不認為將待翻譯內容放在討論頁是浪費資源。請給出浪費的具體定義,定量計算浪費了什麼資源,多少資源。我認為將一些待翻譯的段落放在討論頁,首先節省了想添加資料者尋找別的語言版本的時間。其次可以只將自己認為有翻譯價值的段落放入(別的語言版本也不是整篇文章質量都優秀),這種篩選工作也是一種努力。最後,討論頁本身就是討論如何改進條目的地方,放入待翻譯內容完全不浪費資源。—Snorri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4:41 (UTC)
本人提案內容不涉及是否要移往他處。在此認同樓下泅水大象君所言:「只要別放在條目內文中丟人現眼就好。」-Kolyma留言2012年7月11日 (三) 12:43 (UTC)
(-)反對不是所有參與維基工作的維基人都能夠在1個星期內上維基百科。--Flame 歡迎泡茶 2012年7月9日 (一) 15:46 (UTC)
(*)提醒:1個星期是非中文內容擺置的時限,不是該等維基人編輯的時限:透過跨語言連接,隨時隨地可以參考原文版;如果堅持要貼入中文維基才有辦法做事,使用隱藏標籤不就好了?-Kolyma留言2012年7月11日 (三) 12:37 (UTC)
(+)支持,「就算無人翻譯也要等足3個月才可以刪去非中文內容」(見User:Flamelai在該條目的多次回退,連隱藏非中文內容也不許)實在是不合理。--Mewaqua 2012年7月14日 (六) 17:56 (UTC)
  • (!)意見:保留原文內容的期限該允許多久有值得商榷之處(我認為三個月實在太久了),但是有件事應該得強制執行,那就是沒有翻譯完的內容段落應以<!---- ---->之類的標籤予以隱藏,因為隱藏起來的內容對於編輯者而言沒有差別,但是對於查閱條目的讀者而言是一種尊重。畢竟如果一個讀者跑來查閱中文維基的條目,當然是為了要看中文的內容,如果看得懂其他語言那就直接去其他語版算了,何必來看這攤中不中外不外亂七八糟夾在一起的垃圾?--泅水大象訐譙☎ 2012年7月9日 (一) 18:47 (UTC)
    • 與其隱藏,不如在討論頁開一個翻譯作坊,放置非中文內容,效果更好。—Snorri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18:57 (UTC)
      • 我不在乎這些雜物要塞去哪裡,只要別放在條目內文中丟人現眼就好。真的有心有能力的人,根本不該像這樣逐字逐句的去翻譯人家寫的東西,而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考證或交叉參考其他資料來源。要知道其他語版的內容也是跟我們一樣的普通參與者寫的,他們也很常寫錯東西,因此若只是這樣直翻,等於把人家寫錯的部分也一同毫不過濾的接收。個人認為,逐文直翻是最低層次的條目建立方式,只比copy & paste直接侵權與亂寫好一些而已,因此有人要這樣寫我們無權阻止,但實在不該給予各種優惠措施甚至去鼓勵。-泅水大象訐譙☎ 2012年7月9日 (一) 19:06 (UTC)
        • 囧rz...:只會翻譯的我覺得好像被打了一槍,雖然我不會作把原文放在條目這種事……--KOKUYO留言2012年7月9日 (一) 23:55 (UTC)
          • 會翻譯東西的人一定看得懂外文,看得懂外文就可以看得懂其他參考來源的資訊,所以這其實是要不要去做而不是能不能做得到的問題。一些寫得比較好的其他語版條目都有提供大量的參考資料連結,請問大家在翻譯的同時,是否曾經點進去確認一下參考文獻跟本文之間是否有關連,或有其他值得參考寫入的資訊?還有,有些人翻譯東西時喜歡照著本文的行文一句一句直翻,但卻忽略了其他語言的行文結構與中文不見得一致,所以很容易翻出像是人肉機械翻譯般的東西,或者明明原文看不是很懂的段落或句子,也要硬翻,結果翻譯出錯誤或甚至與原文意思顛倒的內容。說真的,看不懂的東西跳過別提,也總比硬著去翻譯之後還翻錯來得好多了,少掉的東西如果有人覺得重要會幫忙補回,但是幫人家修訂一堆錯誤翻譯的文章其實是很痛苦的事,因為我不只得要看他翻錯的東西,還得看懂原文,然後比對其中有哪些地方寫錯了。像這種幫倒忙的貢獻方式實在讓人無法給予任何感激之心,反而會希望他們別那麼逞強。以上這些都是喜歡直翻其他語版文章的人常犯的錯誤,如果多用點心多花點時間查證與改寫,其實相同的資料來源可以寫出更好、更正確的條目。雖然我平常偶爾會接些廠商的翻譯案件,算是半專業的翻譯工作者,但我真的覺得維基百科不是個讓人練習翻譯東西的好場合,甚至想大聲指出,過多的翻譯文章其實毒害了中文維基參與者的心,甚至拉低整體內容水準!--泅水大象訐譙☎ 2012年7月10日 (二) 10:50 (UTC)
      • (:)回應這樣的話,其他不願意翻編輯歷史讀者及編輯誤以為是空洞,甚至不屑一看。用{{TransH}}及{{TransF}}比較好,但不應強制。有很多Wikipedia的頁面也沒有完全翻譯。--Flame 歡迎泡茶 2012年7月10日 (二) 00:14 (UTC)
Wikipedia 頁面是給編者(維基人)看的,條目頁面是給讀者看的,不宜相提並論。--Kolyma留言2012年7月11日 (三) 12:21 (UTC)

修改方案第二版

(&)建議:綜合大家意見,研擬修正版並簡化內容如下:

因此,我們規定,當一個條目超過1週沒有進行任何翻譯,可能會使用{{TransH}}及{{TransF}}隱藏非中文內容;超過2週沒有進行任何翻譯,那麼將撤去翻譯模板,刪除非中文內容

-Kolyma留言2012年7月21日 (六) 01:44 (UTC)

如果還是3個月,恕我看不出您「讓步」了什麼?-Kolyma留言2012年7月23日 (一) 12:28 (UTC)
我以前處理過期翻譯是最後一次翻譯+3個月,無翻譯刪除,現在只留90天已經是不錯,不宜急躁清理。--Flame 歡迎泡茶 2012年7月23日 (一) 14:26 (UTC)

我的修改方案

  1. 未翻譯內容在條目內停留3天,之後將所有未翻譯內容移到條目討論頁,並建立一個條目提升研討區域,掛上正在討論的模板。
  2. 建立一個類似於「小作品」模板的「翻譯提升」模板,放在條目底部,指出有良好的外文版本可供翻譯,並建議有意者前往條目討論頁。
  3. 討論頁的未翻譯內容放置一個月,之後刪去,但不刪其餘討論內容。

討論頁本來就應該拿來做這種事。現在的討論頁平均利用率太低。既然有人覺得外文放在條目里難看,有人覺得應該留下來等待翻譯,就應該放到討論頁里,變成一個微型的提升計劃,既不妨礙讀者閱讀,也不妨礙編者編輯。—Snorri留言2012年7月23日 (一) 12:34 (UTC)

  1. 由明天開始,我嘗試在過期翻譯的條目開始執行(但一遇上列表性質的條目比較麻煩)。雖然以前有,但也要視心情,另外如果真的要縮短至三天的話,那個叫{{notchinese}}的模板有可能成為無用武之城。--Flame 歡迎泡茶 2012年7月23日 (一) 14:39 (UTC)
  • (!)意見:我認為除非在{{inuse}}還有效的時間內(表示正好有人在編輯中),否則內文中的非中文內容應該要予以隱藏(無論是用任何方式,包括transF/H模版也行)。我的意見主要是基於讀者的角度,尤其是那些偶爾來查資料、並不熟悉維基運作方式的讀者。雖然我知道Flame兄的目的是希望讓未翻譯到的內容醒目、比較有人會參與,但基本上我們必須假設編輯者一般都會比普通讀者來得瞭解維基百科的系統,知道上哪兒查找資訊,因此針對編者的訊息應該藏在比針對讀者的資訊更不顯眼之處是必要之惡。原則上,我認為條目中的未翻譯資訊應該無時無刻都予以隱藏,反倒是如果是移到討論頁中的資料,要放多久才刪除我並沒有特別的意見,因為討論頁是針對編者設計的頁面,一般讀者並不會常常見到,是個可以多利用擺放編務相關資料的場合。--泅水大象訐譙☎ 2012年7月24日 (二) 08:16 (UTC)

紅鏈結

我認為應加入以下句子: 對於外語條目裡的鏈結而中文維基百科裡沒有的鏈結應使用{{link-en}}模板。

--KennyTALKContributions 2013年2月18日 (一) 08:26 (UTC)

(+)支持,應該註明,這樣有助於讀者--Techyan留言2013年5月11日 (六) 05:15 (UTC)

Wikipedia:格式手冊/連結#跨語言連結已規範。—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歡迎參與節目表廢存投票 2015年2月26日 (四) 09:50 (UTC)

問:從英文維基翻譯條目內容到中文維基

從英文維基翻譯條目內容到中文維基是否可行?需注意什麼?是否有可靠性?連結是否需要複製?希望予以解答。 --MinnesotaWinter留言2014年3月27日 (四) 08:30 (UTC)

英文維基翻譯條目內容到中文維基是可行的,注意事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翻譯守則--Wolfch (留言)-歡迎擴充基礎條目 2014年3月27日 (四) 11:09 (UTC)
[3],僅供參考。——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4年3月27日 (四) 12:04 (UTC)

翻譯問題

請問翻譯外維條目到中維需要語譯嗎?還是意譯可以了?--靈車甩尾棺材甩留言2014年3月27日 (四) 11:20 (UTC)

可否舉個例子?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3月28日 (五) 02:02 (UTC)
算了,不譯了。--靈車甩尾棺材甩留言2014年4月3日 (四) 17:07 (UTC)

關於在非英語條目添加英語名

Bigtete自認沒有閱讀格式手冊,仍堅持在自然歷史失控溫室效應等非英語條目首段加入英文,並認為「有內部鏈接的情況下,也還是可以加英文,這對閱讀有幫助。」。

  1. Bigtete君認為「維基百科最重要的守則就是沒有守則」。按維基百科:何謂忽略所有規則#使用常識,忽略規則是基於常識之上,「要根據已有的共識社群基本原則、百科全書的利益作為立論之基礎,而不是你的個人常識」,不知其行為可以用那個方針或指引解釋?
  2. 記得Bigtete還說過原因還有「中文dyk水平太差,應緊盯英文維基」、「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更重視英文文獻」?(討論:史蒂芬·霍金#新條目推薦討論討論:鐵酸鎳)此處請Bigtete回答,不知這是否可以理由之二?
  3. 維基百科:命名常規維基百科:維基化均指出應使用的是原文而不是英文,維基百科:翻譯守則(草案)已指出「中文維基百科不是英文維基百科」,疑似為此舉所違。
  4. 最重要的,加入英語如何能「對閱讀有幫助」?無論是內文加英文還是首段加英文,相關條目的敘述還比不上一兩個英語詞(甚至是「Runaway Greenhouse Effect」這樣的生僻詞)有幫助?一兩個英語詞到底能有什麼幫助?

被人反對也不是我這一兩次了,鑒於自上次與其交流以來一個月仍此君仍未改變看法,故特此徵求社群關於「給非英語條目添加英語名」的共識,順問此舉究竟算是可接受還是需要阻止。--淺藍雪 2015年3月19日 (四) 21:35 (UTC)

  • (!)意見嗯...有時加入英語詞真的還蠻有幫助的。尤其是在解釋自然科學條目中的專有名詞。在此舉例:
  1. 導航波理論 與 pilot wave theory,後者個人認為較為常見
  2. 各向同性 與 isotropy,後者一目了然
  3. 反德西特/共形場論對偶AdS/CFT對偶,本人從未親自聽說前者,但常聽到後者
  4. 哈密頓-亞可比方程式 與 Hamilton-Jacobi equation,前者若用在行文中而不加註英文會增加閱讀難度

或許這是每個人所受教育的不同,導致看中文或英文名詞較易/難閱讀的情形。像我們臺灣大學上課時用的自然科學教科書都是英文原文版,於是看到有人把那些名詞翻成中文時就會看不太順。或許是因為你們那邊的大學都用中文教科書才較難理解為何「一兩個英語詞到底能有什麼幫助?」吧。閣下也說到維基百科:命名常規維基百科:維基化均指出應使用的是原文而不是英文,但是那些名詞的首先提出通常都是英文,於是原文的認定就有歧異了。-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3月20日 (五) 01:52 (UTC)

我認為像是自然科學這類沒有預設語言領域,但又並非日常人人都熟悉的專業術語條目,在不得已的狀況下使用英文當註釋還算是個合理的特例,為了嚴守語言中立原則結果反而造成條目難閱讀不容易理解,似乎有點矯枉過正。畢竟英語是國際學術交流場合最常使用的語言平台,像是學術期刊、研討會也都是使用英語溝通,以這樣的精神來看註釋英文有其理據基礎。但要使用這種特例的作法還是要有基本前提:此詞彙必須是真的找不到適當的所屬文化圈;如果找得到其歸屬,當然還是要以其原文為註釋優先。--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3月20日 (五) 03:56 (UTC)
對於「給非英語條目添加英語名」,我在疑惑,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條目列出他的僧伽羅文名和泰米爾文名,而沒有英文名,試問我們的讀者有多少人懂僧伽羅文或泰米爾文?如果讀者想找關於他的資料,是用英文名還是僧伽羅文名、泰米爾文名去搜尋呢?--Mewaqua留言2015年3月20日 (五) 04:07 (UTC)
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添加這些文字的拉丁轉寫/羅馬化吧(幾乎所有的語言都有其標準的拉丁轉寫)--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3月20日 (五) 04:11 (UTC)
如果該名稱的對應譯名通用性較低,例如科學領域的新興術語,或者是編者按照慣例自行擬出的譯名,例如某些人名,這類情況應考慮加注原文,否則沒有必要。—Chiefwei - - 2015年3月20日 (五) 05:09 (UTC)
頁面左邊的跨語言連結又不是擺設,想知道各語言對應名稱的話點一下不就好了。--Kuailong 2015年3月20日 (五) 06:09 (UTC)
(-)反對批量加英文,是不是考慮將物理條目中的所有的力都加注force,數學條目所有的矩陣加注matrix?講到個人喜好,至少我們學校我們專業中英文教材都用,無論看中文還是英文都不會覺得奇怪。況且想看英文的用戶可以點擊跨語言連結。Antigng留言2015年3月20日 (五) 08:16 (UTC)
(:)回應:當然不是說要批量加英文,只是說現在對於哪些要加哪些不加有意見分歧而已。-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3月20日 (五) 08:52 (UTC)
各向同性(isotropy)波蘭語和其他非拉丁語系語言也沒有英文,連常注英文的日語版都沒有。說起來這些英語詞都是有拉丁或希臘語來源的,那麼統一加拉丁語或希臘語?似乎有更有歧義。但是如果只注英語的話,下面可能就需要加入英語的語源學資料,這也行?退一步說如果可以的話,例如所有拉丁語系詞自然歷史都是來自拉丁語historia naturalis,只加英語顯然說不通,最多就是個常見例子,可在語源學段落加入,首段似乎並無必要。--淺藍雪 2015年3月20日 (五) 09:00 (UTC)
自然歷史的話,個人認為就可加拉丁語historia naturalis各向同性要加英文的原因則與這不同,並非基於語源學原因,而是為了容易閱讀。點擊跨語言連結的缺點是全篇都英文,有些讀者難以找到與中文版相對應的語句。-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3月20日 (五) 09:27 (UTC)
拉丁語的例子: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3月20日 (五) 09:30 (UTC)
可是那個各向同性某讀者既然英語都讀不懂(找不到對應語句應該是這個意思?),加一個英語詞也沒用吧,再說英語版首段標題詞都是加粗的,而且也不比點進去,鼠標懸浮一下就好了嘛。--淺藍雪 2015年3月20日 (五) 09:42 (UTC)
我認為,只有在兩種情形下有必要加外文。其一,追根溯源。例如一本外文書,它的原名就應當在譯名之後標示。上海江蘇路原名憶定盤路,如果不標示英文,不懂上海閒話的人就無法從「憶定盤」想到愛丁堡。其二,中文譯名不常見。有的主題中文文獻幾乎沒有,為避免原創研究,應標註外文。其他情形則不必要。Antigng留言2015年3月20日 (五) 09:39 (UTC)
舉個例子來說明原文註釋的重要性,昨天巡邏到單軌鐵路條目時看到有IP用戶添加的一句敘述「印度:金那市建衣品單軌鐵路,2016年開工,2020年通車。」因為沒有註釋原文更沒有相關連結,我想破頭想不出文中的『金那市』到底是哪個城市的哪個版本譯名,更不用說找到該單軌鐵路系統的原名,導致連這句話到底是確有其事或是有人搗蛋亂寫都分辨不了,只好加上fact模版看看是否有人能幫忙。諸如此類的例子在維基百科上層出不窮,所以我認為關鍵的問題不該是討論能不能添加,而是應該界定哪些場合適合添加原文/英文註釋。--泅水大象訐譙☎ 2015年3月20日 (五) 10:06 (UTC)
對並非平易用語或專有名詞加上原文是有益的,特別是對檢驗翻譯時。—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3月20日 (五) 10:31 (UTC)
加原文或沒有內文連結時加英語我也沒意見,跑題了。咱得先把什麼時候用英語定下來,那麼現在支持者意見是這樣的:生僻科學類條目(數理化類?)找不到原文的情況下標英文;這個我可以支持,但是如上所述,左側外語連接也有同樣作用,且多數時候可以找到英語的語源,這時是否仍有必要首段標英語,還是在語源學信息附近提及英語,就像自然歷史一樣,並且以拉丁語係為基準--淺藍雪 2015年3月20日 (五) 11:10 (UTC)
唉,老生常談的議案了。。。淺藍居然幫別人提議案,真是好心啊。。我覺得一切從舊。這個提案有兩個內容,一是條目是否有語言特性(什麼是英語條目,什麼是中文條目?),如何界定條目的語言特性。第二是語言特性與標哪種語言是否有關聯。--Gqqnb留言2015年3月21日 (六) 05:40 (UTC)

我是覺得讀者如果把條目列印出來,未必理解其在說什麼。--HYH.124留言2015年3月22日 (日) 15:28 (UTC)

@淺藍雪:我不願意回復這個主題,是因為你這裡有針對個人的嫌疑,所以首先要提醒你一下,討論應當遵循「對事不對人」這樣一個起碼的常識。現在你到我的討論頁說:「先別說反對加英文者,在我總結支持的意見「生僻科學類條目找不到原文的情況下標英文」之後一周已經沒人對此進行反對了,後面唯一有的投票是7君的反對票,因此已經可以當做共識。」就現在的狀況,我不認為這樣的共識。要達成共識,你首先要說明這個討論是針對哪一個已有的共識或者原則,你的修改和補充意見是什麼,結論將記錄於何處等等。Bigtete留言2015年3月29日 (日) 16:46 (UTC)

我不反對Bigtete的提議。--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2:25 (UTC)

具體修改細節

「如果有內部鏈接,則不必再添加外文名」已是WP:WIKIFY的明文了,這點不討論。如無進一步意見將在此討論通過後於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一般性慣例#使用中文」(注意這裡說的是條目首行不是內文,請勿跑題)段的「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譯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則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之後加入

  1. 「僅在無原文可循且無其他語言版本時,為非漢語圈事物條目標註英文」

不知有無異議--淺藍雪 2015年3月31日 (二) 23:57 (UTC)

Weak oppose,覺得不應讓條目依賴「其他語言版本」。--Jimmy Xu 2015年4月1日 (三) 00:41 (UTC)
@Jimmy Xu: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標英語?完全不標肯定反對聲音不小,但絕大多數也不支持全標,我覺得這個是最折中的方案了--淺藍雪 2015年4月1日 (三) 00:48 (UTC)
(?)疑問:請問「無原文可循」的詳細定義?-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4月1日 (三) 14:40 (UTC)
就是說這個詞的具體是來自哪國、描述的是哪國事物不清楚。這個看起來不清楚,放到命名常規那一段就很清楚了,因為在這之前的原文是「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譯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則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淺藍雪 2015年4月1日 (三) 16:35 (UTC)
這裡的「非中文條目」是什麼,「非中文標題命名的條目」?是否欲表達「非中文事物的條目」。—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4月1日 (三) 15:52 (UTC)
「非中文事物」感覺有語病哎,改作「漢語圈事物」如何?--淺藍雪 2015年4月1日 (三) 16:35 (UTC)
呃,咖啡算不算?--Jimmy Xu 2015年4月1日 (三) 16:59 (UTC)
@蘇州宇文宙武:何不加拉丁文?--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2:25 (UTC)
咖啡有其他語言版本吧,「在無原文可循且無其他語言版本時」用的可是「且」字,要同時滿足才行。稍微修改了下措辭,顯得清楚一些。--淺藍雪 2015年4月1日 (三) 17:00 (UTC)
細看了一下,命名常規管不到首段去的吧,條目內容應該是MOS的範圍了。我認為除了某段的描述對象(不管在不在首段,只要是能加粗的部分,比如某個章節著重描述的東西)標外文之外其他東西都不應該標。--Jimmy Xu 2015年4月9日 (四) 22:02 (UTC)
這是命名常規正文第一條,上面不寫著「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了嗎(MOS的條目標題那一節也是有指向命名常規的),不過兩者均加入這一條也可以。章內標外文的事有WP:WIKIFY管著,而且段首以外要加粗的情況很少見的吧。--淺藍雪 2015年4月10日 (五) 12:49 (UTC)
所以這條要改的話也應該想辦法從命名常規里拿出來揉進MOS里嘛。所以我只支持這種少見的情況考慮標外文。--Jimmy Xu 2015年4月15日 (三) 22:00 (UTC)
閣下的意思是正文只要不加粗就不能標外文?可是現在優特的共識是紅鏈後面可以且需要標外文,除非用{{link-en}}。所以要討論內文那就複雜了。如果我理解不差,閣下應該不反對現在這個首段的提案?只是要求在MOS補充說明一下內文粗體標識情況?
那麼,按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文字格式,現在只有「表格的標題(標題行)」、「定義列表」、「一些書目格式中期刊文章的卷冊編號」可以加粗,而這三個我都看不出有加外文的必要,如有必要亦無不妥,不會和現在的提案有抵觸。--淺藍雪 2015年4月17日 (五) 16:36 (UTC)
如果優特有共識的話那就當我沒說吧,首段大概這樣就好。--Jimmy Xu 2015年4月19日 (日) 01:25 (UTC)

規則是人定的,若理解規則,規則不過是一種常識而已,若不理解,則人常常被規則搞得團團轉。「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譯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則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這句話本不是設計嚴密的規則,不必修正,只需對「原文」二字做一點常識性理解即可。比如斯里蘭卡總統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標出斯國兩種官方語言是理所當然之事,但也不妨標出英文,類似地,泰國的一個城市羅勇市標出泰語時,也不妨標出英文;科技類詞彙,比如失控溫室效應,幾乎所有情況下都應該標出英文,其它學術類詞彙,比如霸權男性氣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應該標英語;自然歷史當然也應該標英語,同時標出拉丁語也可,但如果只標一種,當然選英語,這個詞字面含義與實際含義有所不同,故正文中應該討論一下詞源;哲學幾何學之類常見詞彙,雖然也是外來語,但基本已經是中文的有機部分,可以不標外語,要標一種當然選英語而不是希臘語,當然這類詞彙也都要在正文中有語源學解釋;佛教詞彙可以標梵文或者巴利文,一般不需要標英文,倒是英文佛教條目可能要標中文。Bigtete留言2015年4月2日 (四) 02:13 (UTC)

胡扯一氣連理由都不給,上邊要你回答加討論方針又不參與,從頭到尾就是宣傳一定要標英文,就是因為有你這種人才要增補方針。建議閣下按上頭自己的承諾迴避好了,實在憋不住請到上面討論區,別在這擾亂排版。在閣下回答開始給出的質疑之前,在下不會回答你的任何問題。--淺藍雪 2015年4月2日 (四) 10:10 (UTC)
「不妨」,閣下的認識而已?「幾乎所有情況」,來源請求?「當然選英語」,哪裡有這種de facto了?「常見詞彙[…]要標一種」,這又不是完成任務?--Jimmy Xu 2015年4月9日 (四) 22:05 (UTC)
拉丁文拼音是常用於國際的,加入英文或拉丁文拼音並不會影響條目可讀性。我反對強制性的阻止在條目中加入(英文或外文),除非是明顯無必要的。這部份應該讓編輯有較大的空間。--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2:21 (UTC)
反對無效,這裡是中文維基不是英文維基,為什麼不加入法文音標、德文音標等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4月26日 (日) 14:25 (UTC)
閣下要不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在中文維基裏面,閣下要堅持用拉丁文來當條目名,這是中文維基,又不是拉丁文維基。--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6日 (日) 16:20 (UTC)
重新聲明我的立場,原則上,我不反對這個方案,無必要的英文留在條目中會造成排版不好看,對閱讀理解條目也沒有幫助。但在跟蘇州君發生一系列編輯上的歧見後,我開始認為這個方案將會使某些編輯利用來強化本身的立場,造成編輯自由的限縮。例如蘇州君以此來刪除各條目中,拉丁字母的拼寫(如俄文及波斯文的拉丁轉寫方案),刪除音標(以英語的國際音標來拼出其他語言的發音)。在外交條目中,雖然是中文條目,但因為使用於外交場合,理解它在國際場合中怎麼被使用也是有益的(這常常是指英文);在化學元素例子中,英文是化學領域的優勢語言,文獻很多都直接使用英文,但蘇州君強制使用拉丁文。我認為這個方案可能被用來特別針對英文的使用,將會被用來刻意排除英文的使用,基於這些經驗,讓我無法支持這個方案。--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7日 (一) 02:18 (UTC)
:A君對蘇州君理解有誤,下方「延伸討論」中已澄清。--淺藍雪 2015年5月1日 (五) 13:36 (UTC)
:@淺藍雪:並未澄清,由條目探討中,@蘇州宇文宙武:對化學元素條目的一系列討論,可知這位閣下的立場,是單純反英文,而且會利用這個方案來阻礙其他編輯編修條目。--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5月17日 (日) 03:28 (UTC)

澄清wp:維基化的地位

第一,wp:維基化wp:幫助中的一個名詞解釋而已,不具備維基規則的效力。 第二,當時的編輯在寫這個名詞解釋的時候寫過了頭,使得有些內容看起來有點象維基規則。這裡相關的是這兩句:

如果是譯名,標明原文是必要的,如「列寧(俄語:Ле́нин)」。但如果有內部連結,則不必再添加外文名,比如「1920年,他見到了列寧(俄語:Лéнин)」是不對的。

這後面一句話讓有些人誤解,以為有了內部連結就一定要刪去外文。然而,從上面的討論來看,社區中對這個問題各種意見都有,根本沒有共識。Bigtete留言2015年4月2日 (四) 02:31 (UTC)

你就@一下上面所謂反對這條的人好了,我真沒看出來有誰。--淺藍雪 2015年4月2日 (四) 10:18 (UTC)
這只是說明wikify的用法,根本不矛盾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4月3日 (五) 02:21 (UTC)
與什麼不矛盾?Bigtete留言2015年4月3日 (五) 12:20 (UTC)

延伸討論-拉丁字母拼寫及音標

引用編輯蘇州宇文宙武的話:「中文維基即將通過有關在非英語條目中加如英語名稱的決議,我覺得同樣適用於英文音標。」他同時主張,在各語言中不能使用拉丁字母轉寫,不能使用音標。這也在這次討論之中嗎?在語言類條目中被禁止使用音標及拉丁字母轉寫方案,會造成編輯上的困難。--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6日 (日) 16:37 (UTC)

閣下沒有看討論,明顯不在此次討論中,有新議案請另開專欄,勿在此處進行無關討論--淺藍雪 2015年4月27日 (一) 19:43 (UTC)
@淺藍雪:感謝閣下的回應,我只是想確定@蘇州宇文宙武:閣下對這個方案的解釋跟大家是不是一致而已。也就是說,你可以確認蘇州閣下對這個方案的解釋是錯誤的嗎?能不能跟他解釋一下?--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1:37 (UTC)
我不覺得我理解有誤,都不能在非英文條目中加英文了,還要英文音標幹嘛?這不是很自然的推理麼?希望AO不要偷換概念,我說的是不能加英文音標,也就是這詞在英文中的發音,並不反對加入這詞在本身語言中的發音。至於拉丁化問題是令一碼事,可以另開討論,而不是這裡。而且我不明白不加英文音標和拉丁化會造成什麼「編輯上的困難」,按常理來說,少些一點,對編輯只有幫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4月28日 (二) 03:30 (UTC)
@蘇州宇文宙武:感謝閣下的解釋。@淺藍雪:蘇州閣下認為這有關,所以可以在這邊討論嗎?--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3:35 (UTC)
@Alfredo ougaowen:這裡僅討論加英文的問題,標註其他語言請在別處開新討論。--淺藍雪 2015年5月1日 (五) 13:32 (UTC)
希望@淺藍雪:可以向@蘇州宇文宙武:解釋一下這個方案中不包括不能加英文音標。--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5月3日 (日) 14:46 (UTC)
@Alfredo ougaowen:人家說的很清楚了:「不能加英文音標,也就是這詞在英文中的發音,並不反對加入這詞在本身語言中的發音」--淺藍雪 2015年5月3日 (日) 14:48 (UTC)
@淺藍雪:以國際音標標註語言,這算是用英文音標嗎?--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5月4日 (一) 16:53 (UTC)
@Alfredo ougaowen:標註什麼語言?沒太看懂閣下這句想問什麼,請舉例?--淺藍雪 2015年5月6日 (三) 17:27 (UTC)
@淺藍雪:如伊博語為例,以國際音標中的英文音標子集可被標注為/ˈɪɡboʊ/,以國際音標中的完整擴充子集可標注為/iɡ͡bo/。用了國際音標中的英文子集來標注某個語言,是否也被歸為英語?--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5月11日 (一) 02:15 (UTC)
@淺藍雪:我認為他在胡攪蠻纏,不用再回復他了。什麼「國際音標中的英文音標子集」和「完整擴充子」都是他自己造出來的,再說有「完整」的還要英文的幹嗎。用一本英文詞典上的音標來證明這個詞在該語言中的發音與在英文中的發音完全一致,也虧他做得出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1日 (一) 09:21 (UTC)
@蘇州宇文宙武:請參閱國際音標國際音標擴展英語國際音標等相關條目。每個國際音標字母,都只會代表一個發音,不會因為語言不同而有變化。--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04:44 (UTC)
太好了!所以你自己證明了/ˈɪɡboʊ/與/iɡ͡bo/根本不同,不要再辯解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16日 (六) 05:27 (UTC)

這個守則的頁面頂上放著的{{proposed}}已經閒置幾年了。是不是得討論一下,該草稿能否成為正式指引?——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17日 (一) 03:51 (UTC)

@星耀晨曦:看來只有日語版當是guideline。你想主導修改討論嗎?--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18日 (二) 15:57 (UTC)
關於翻譯這一塊,好像參與翻譯工作的維基人都把這個守則看作指南,這應該是共識的體現。就目前來看,這個「草稿」已經和「正式指引」差不多了。——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18日 (二) 16:37 (UTC)
原則上支持,但一些地方言辭可能需要注意:
  • 地域中心段落「需注意加入多方觀點」可能不妥當,因為這般言辭可能引致WP:NPOVWP:FRINGE問題產生(如近日卡廷大屠殺即被加入諸多親俄的翻譯內容,但此類內容在學界仍為邊緣學說),需要小心。全句集中於WP:避免地域中心原則即可,應當不需要過多解釋。
  • 採用一谷歌搜尋結果作為翻譯指引雖然有一定益處,但在維基百科環境下可能並不妥當。
  • 可以建議在翻譯完成之後邀請其他維基人進行校對翻譯,雖然原則上亦是可以通過提請新條目或優良條目間接達成。
  • 即便本人在翻譯時亦常受原語言版本行文風格的過度影響,由此建議翻譯者在翻譯時參照WP:格式
  • 完善WP:如何編修,然後將其鏈入翻譯守則中。--Morningstar1814留言2016年10月18日 (二) 17:12 (UTC)
其實以前的話作為指引是基本恰當的,但是現在有了內容翻譯功能以及草稿功能,我覺得守則中一些內容可能需要跟進和改變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0月19日 (三) 01:08 (UTC)
翻譯功能是屬於可視性編輯,翻譯完成釋放到條目空間後,得做好校正工作。——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19日 (三) 02:25 (UTC)
卡廷大屠殺條目爭議的不是「親俄的翻譯內容」,而是「親史達林的翻譯內容」(俄羅斯總統、總理、國家杜馬已承認卡廷慘案是蘇聯所為)。--Mewaqua留言2016年10月19日 (三) 05:53 (UTC)
我的意見是如何將守則與翻譯和草稿功能結合在一起。作為指引,需要指導用戶怎麼做是恰當的,怎麼做是不恰當的,我們推薦如何去做,有哪些途徑和流程能完成這個工作等等。現在的守則里根本就沒提翻譯功能和草稿功能,這是不建議用戶使用這些功能?還是怎樣?例如作為一個守規矩的普通用戶的話,如果他想用翻譯功能,又看了翻譯守則的話,可能會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去做翻譯工作;或者他知道有草稿功能,但看了守則後,他可能不知道在草稿空間進行翻譯是否必要和適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0月19日 (三) 06:20 (UTC)
可以這樣:
  • 按翻譯的篇幅分為:全條目和部分章節。
  • 按翻譯的方式分為:通過內容翻譯功能翻譯、從原語言的維基直接搬運到中文維基(直接搬運到條目空間或者搬運到草稿空間或者用戶頁
對這些不同的分類進行分別的規定:
  1. 對於在內容翻譯頁面內進行翻譯的工作,在文章還在此頁面的時候,隨意。但是對於打算把文章釋放到維基百科的時候,閣下要遵循您打算釋放到(主/草稿/用戶頁)名字空間的要求。
  2. 如果直接搬運到條目空間:請在頁面頂部掛上{{translating}}模板,並在其討論頁掛上{{Translated page}}模板。注意:釋放到條目空間的時候,請翻譯到至少有小小作品的水平(中文內容達到小小作品水平,而不是總篇幅達到小小作品水平)。
  3. 如果搬運到用戶頁:隨意。但請遵守用戶頁的規定,違反用戶頁的規定的內容可能被任何人移除或者被提刪。移動到主名片空間時,請遵守上面主名片空間的要求。
  4. 如果搬運到草稿空間:隨意。但請遵守在任何維基頁面都生效的方針,比如:侵權、破壞、負面生者傳記、明顯廣告的草稿依然可以請求速刪。草稿頁面可以通過頁面刪除請求提刪。移動到主名片空間時,請遵守上面主名片空間的要求。
  5. 即使是翻譯外語維基內的一個章節的內容,也得在中文維基百科相對應條目的討論頁掛上{{Translated page}}模板。
這樣子?——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19日 (三) 09:11 (UTC)
嗯嗯。--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19日 (三) 11:32 (UTC)
@星耀晨曦:請先排版。--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19日 (三) 09:21 (UTC)
(:)回應這只是一個大體的提案 囧rz...如果上面的提案沒有異議的話就可以考慮正式列入翻譯守則里╮(╯_╰)╭——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19日 (三) 09:28 (UTC)
客棧的發言無論如何都不應隔行。現在這樣子很難閱讀。--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19日 (三) 09:33 (UTC)
對於未翻譯內容,建議超過兩周仍然沒有進行任何翻譯的話,移動到草稿(或者縮短為一周或更短時間?)。對於正在翻譯的條目,建議在草稿完成工作,完成後再轉入條目名字空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0月19日 (三) 09:36 (UTC)
(+)贊成如果超過特定時間還沒有任何翻譯的話(針對在主名片空間的條目),可以靠機器人創建對應的草稿空間,並移動主名片空間的條目到草稿。對於「正在主名片空間翻譯的條目在草稿空間完成後再轉入」的建議:如果同意在主名片空間添加外文的觀點,那麼這個建議就只能是個建議了。——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19日 (三) 14:51 (UTC)
未提及。。意思是:翻譯完成後,看看還有沒有提升的空間。這個意思?——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0日 (四) 00:28 (UTC)
假設翻譯前的版本是A+F+瑣碎內容,外語版本是A+B+C+D+E。如果只把外語翻譯過來並取代原文,雖然變得完善和有條理,但就丟失了F的部分。總而言之,倒髒水時不要把嬰兒倒掉。--578985s留言2016年10月20日 (四) 15:01 (UTC)
這個怎麼樣草稿:維基百科:翻譯守則#守則#翻譯已經在中文存在的條目。——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0日 (四) 15:31 (UTC)
把原文全部替換的情況是有可能成立的,比如翻譯外文優特條目。或者省去「不推薦...的內容。」一句,交由編者觀察判斷算了?--578985s留言2016年10月20日 (四) 15:59 (UTC)
得考慮原文作者們的感受。如果翻譯過來的內容確實比現有的要好,可以替換成翻譯後的內容。——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1日 (五) 07:19 (UTC)
其實是覺得在指引中,「不推薦」字樣的效力會否等同於「不應該」這樣…如果不會的話就沒問題了。另外第二句應否為「…的內容翻譯過來的同時」?--578985s留言2016年10月22日 (六) 13:22 (UTC)
根據指引的定義:「指引是共識所支撐的最佳作法。編輯者應該試著遵守指引,但最好仍要以常識判斷是否合適,有時例外是適用的。」指引應該是引導維基人做出最佳決定的東西。不是強制性規定。「不推薦」就是不推薦(字面意思) 囧rz...——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2日 (六) 16:51 (UTC)

一個草稿,見草稿:維基百科:翻譯守則。——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0日 (四) 11:32 (UTC)

我覺得是前者(條目中含有未翻譯的外文),因為後者的話就相當於一個普通的小作品(除了它是從外語維基翻譯過來的性質)。——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0日 (四) 13:52 (UTC)
我也贊成這個意思,要再看看其他人的意見了。另外,若大家對這一句話的意思有共識,建議在草稿中具體的說明,以免有模稜兩可的情形出現。--Wolfch (簡易留言 - 留言) 協作計劃進行中 2016年10月20日 (四) 14:45 (UTC)

根據外文版而作出的一些建議

首先感謝星耀晨曦的努力。本人覺得翻譯守則作為中文維基第一項有關翻譯的正式規定,理應儘量全面,以作為其他翻譯規定的基礎。意見如下:

  1. 導言太短。建議把概述搬上來,並參考日文版修訂。
  2. "請注意:"一項改用nutshell。
  3. 內容重新分類。將「建議」及「守規」二大項按性質重新分類,如命名要求、版權要求、留意地域中心、如何在不同命名空間翻譯、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條目、禁止機翻等。
  4. "在這裡可看到一些翻譯時常犯的錯誤,應加以避免。"不應外連到google。
  5. 部分內容或許可移到help頁面。

--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21日 (五) 15:24 (UTC)

我就說了,不應外連到google。--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23日 (日) 11:28 (UTC)
完成——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5日 (二) 06:25 (UTC)
「本文介紹的是中文維基百科對翻譯其他語言維基百科條目的一個要求。」有點怪,建議改成「本文介紹的是中文維基百科對翻譯其他語言維基百科條目的守則。」--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26日 (三) 18:33 (UTC)
應該考慮到「外站翻譯至維基百科」的情況({{TFWP}}這時候就要排上用場了),應該這樣:「本頁面介紹其它語言維基百科或者外站翻譯至中文維基百科的守則。」不過,「要求」和「守則」本質上是一個意思的吧。——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7日 (四) 00:27 (UTC)

↑↑↑這些內容應該屬於「幫助類」。——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0月25日 (二) 09:42 (UTC)

(+)支持我就是想說這個。--Temp3600留言2016年10月29日 (六) 18:57 (UTC)

完成幫助頁面已經建立。歡迎來補充翻譯的技巧等幫助性內容。——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3日 (四) 09:47 (UTC)

這些內容不應該在help名字空間吧?help應該放技術性的說明文檔--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1月4日 (五) 02:50 (UTC)
。。沒有幫助名字空間的說明。先用字面意思吧。——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4日 (五) 03:16 (UTC)
(~)補充英語維基對Help名字空間的說明
These pages contain information intended to help use Wikipedia or its software.
「這些網頁包含旨在幫助使用維基百科或其軟體的信息。」(這句話屬於機翻但還不錯 囧rz...)。——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4日 (五) 03:35 (UTC)

是否有反對或者意見?

我想,在經過半個月的初步討論後,如果一個星期內沒有反對意見的話。該守則可以成為正式指引。——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0日 (四) 23:50 (UTC)

完成特殊:diff/42219846。——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21日 (一) 07:48 (UTC)
(&)建議新起一個討論來討論這個。——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22日 (二) 06:12 (UTC)

提案:要求在編輯摘要內註明翻譯來源

申告翻譯方面,我提議仿照日文維基百科的做法,要求在編輯摘要里註明翻譯來源(討論頁掛tag是可選項)。一是讀者主要從歷史記錄查看貢獻者,未必會看討論頁,因此編輯摘要才是顯要的署名之處。二是內容在摘要就在,和正文分家的{{translated page}}很容易丟。比如某條目翻譯自英文版,討論頁掛有{{translated page}},有德文版翻譯覆蓋翻譯時,可能會直接把討論頁的translated page也替換了,結果歷史紀錄里的英文版署名就丟了。另一個問題是,在用戶頁翻譯也要署名,如果用掛tag的方式,用戶討論頁應該掛一卡車的{{translated page}},但這麼做很囧吧……--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3日 (日) 04:23 (UTC)

在編輯摘要欄寫也是一個辦法,不過甚少有維基人填摘要 囧rz...可以通過修改{{translated page}}模板來達到可以容下多個來源的情況。話說回來,好像有個機器人是專門處理多個{{translated page}}模板的。——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3日 (日) 07:08 (UTC)
能做到對用戶沙盒掛Translated page的也沒幾個吧。在想能不能做個輔助填寫編輯摘要的小工具,輸入英文版條目名後,可以自動補全成「 翻譯自 w:en:China (01:56, 6 Jun 2004) 」的格式。--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3日 (日) 10:25 (UTC)
哎,{{translated page}}可以同時容下多個來源。這樣就不要擔心新來的來源會被衝掉。我想,如果是純讀者(毫不知道維基百科的運作且從來沒有參與過編輯的人)的話,不會很在意版權問題。如果想看貢獻者的話,看「歷史」和「討論頁」的機率都是對半分的吧。而且,一個條目的歷史會很長,很有可能翻譯過來的那次修改被刷下去了。所以,我的觀點是:在討論頁掛{{translated page}}是最好的,推薦在編輯摘要寫來源。——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4日 (一) 13:38 (UTC)
我在WP:SB暫存條目,想掛{{translated page}}管理員倒是讓我掛麼= = 用戶在固定沙盒頁暫存翻譯,暫存100次條目掛100個模板,您有沒有覺得很囧?如果條目是翻譯的,卻不在編輯摘要標明出處,是否會造成創建人獨占版權的錯覺?這條目第一筆編輯是+11,205位元組,您覺得有多少人會點開討論頁確認到底是不是翻譯?翻譯也是普通編輯,只是在編輯摘要里記入共同投稿人罷了,是編輯記錄就會刷下去。而且根據(格式化的)編輯摘要掛模板很容易,但反過來不行。--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7日 (四) 13:06 (UTC)
沒人會一下子創建100多個草稿或者用戶子頁吧。對於「創建人獨占版權」的問題,我想這個問題在任何條目中都有可能出現,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用WP:條目所有權方針來解決。正如閣下所說的,如果把署名寫在編輯摘要的話,會被刷下去的。對於一些編輯歷史很多的條目,我想讀者沒有耐心一頁頁去找署名。掛討論頁應該是相對來說最好的方法,或許可以設計一個模板,掛在條目頂部的右上角(和保護模板差不多)。——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7日 (四) 14:45 (UTC)
我說掛100次模板是這種。我說的「創建人獨占版權」是指,用戶看歷史紀錄,會以為內容貢獻者只有編輯提交者一人。讀者既然沒有耐心看完整名單,說明他對署名無所謂,那是他自己的問題。英文版翻譯3kB被壓名單後面了,討論頁面掛個模板,中文版編輯獨立擴充5kB被壓後面了,是不是討論頁也掛個模板?就我看來更大的問題是,不知道{{translated page}}的讀者點開歷史紀錄,看到+15k擴充旁邊,有的只是提交者一人的名字。--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7日 (四) 15:54 (UTC)
英文維基百科那是那裡幾乎人人都會填編輯摘要。。中文維基百科很少有人填吧。一下子要求強制要填的話,有很多人會感覺很麻煩吧,如果做一個小工具,自動在編輯摘要欄創建出模板,讓編輯者來填,這樣就好了。——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7日 (四) 16:38 (UTC)
說實話我自己也覺得麻煩,最近都直接複製URL,連結都懶得打了= = 主要還是中文維基百科就打的版權這張牌,還是希望能做好就做好,翻譯現在還好點,拆分合併編輯告知的都沒幾個。--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7日 (四) 16:42 (UTC)
PS:英文版的指引也是強制編輯摘要,討論頁tag是可選項目。--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7日 (四) 16:04 (UTC)
這一項更改會影響到大量編者,需要更多編輯參與才可通過。--Temp3600留言2016年11月16日 (三) 05:15 (UTC)
問題是英文版也沒有通過,只是當是Infopage。--Temp3600留言2016年11月16日 (三) 09:06 (UTC)
侵權的話,有WP:修訂版本刪除WP:監督。如果版權人親自書面申訴信的話,或許侵權內容會完全從伺服器中消失。——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7日 (四) 16:38 (UTC)
所以修改方法是有的,讓編者申請版本刪除,然後重新寫編輯摘要提交一次就行了。--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7日 (四) 16:42 (UTC)
一來不符合RRD方針,二如果當前版本內容和先前版本內容完全相同,系統不會製造新版本。--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1:06 (UTC)
RD1 「明顯侵犯版權的內容可以在儘量不影響到未侵犯版權的其他作者的前提下被刪除」。就是看願不願意把編輯摘要不註明的問題當侵權了而已。--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05:44 (UTC)
明顯」。--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5:53 (UTC)
我覺得是「明顯」,因為編輯歷史中只能看到編輯提交者的名字,會被誤解成版權只屬於編輯者。--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05:55 (UTC)
其他用戶是否容易誤解版權的歸屬和內容是否明顯侵權完全是兩回事。就好比免責聲明不過是頁面下方的一行小字。如果有用戶誤解維基百科上的內容有法律參考價值,那麼是他的責任。再極端一點,我給別人一個合理使用的圖片在upload.wikimedia.org上的連結,這個圖片裡面又沒有水印打上非自由版權內容。但是要是有用戶誤解了以為是自由版權內容,造成侵權的後果還是要用戶自行承擔,維基百科沒責任。--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5:59 (UTC)
我覺得一個正常人看到沒指示的編輯履歷,就會以為這是全部貢獻者,不會去看討論頁殘留的貢獻者署名,這就等於把署名繞過去了。您舉的例子根本就沒署名,完全不會造成誤解。日文維基不寫就刪,英文維基有指引但可以不執行,中文維基實質指引都沒有,無非是社群想從嚴從松罷了。--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06:16 (UTC)
是否會造成誤解和署名沒有關係。如果維基百科沒有免責聲明,上面有內容被病人拿去用,造成了問題維基百科是要負責任的。但是免責聲明放在那裡,維基百科就擺脫了這種責任。這不意味著有了免責聲明就不會有人誤解。有了免責聲明,造成誤解了還是那個人自己的責任。CC署名的問題也就是這樣,你在討論頁上署名,那你署名的義務就盡到了,其他用戶再怎麼誤解也是他的責任。引起誤解不等於明顯侵犯版權。--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6:32 (UTC)
免責聲明總有一兩個人誤解,這很正常。我覺得不在編輯摘要署名,100個人會有90個誤解,我認為這不算盡署名義務。(實際上我覺得這裡說「誤導」都不過分,最次最次編輯摘要也要寫個「這是翻譯條目」吧)--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06:40 (UTC)
CC協議本身就沒有限制署名的方式,就算引起誤解也不意味著你違反了這一協議。只有違反版權協議才能被認為是侵權。--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6:48 (UTC)
那我署名能不能署在自己電腦上,能不能署在英文維基的討論頁,能不能署在自己的用戶頁,這裡是不是總有個限度?要麼署名全署到討論頁,要麼全署到編輯摘要,要麼全署到內文;署名分家又不給任何指示,而且還署到不容易注意的地方,我認為它在這個限度之外。--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06:59 (UTC)
自己的電腦和英文維基百科不在中文維基百科的管轄範圍內,因而不符合要求,其他所有方法都是符合協議要求的。就算把所有複製粘貼/翻譯的詳細記錄匯總到一張表裡面,並在每個頁面下方加上這張表的連結,這也是完全合法的做法。但是合法的做法不等同於合適、甚至最佳的做法,這是另外一回事。合適與不合適有個限度,但這個限度不等同於合法與不合法的限度,而RRD只處理後者。--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7:41 (UTC)
然而署名就是為了讓人看見吧,要不剪切合併怎麼會有版權問題,兩個頁面的歷史紀錄都在中文維基百科上?很明顯剪切移動導致無法正常情況下查出署名吧?把名署到用戶頁上也是一樣,署了等於沒署,沒署等於侵權。我覺得這的確是合不合法的問題。按您的邏輯,我把你的文章複製一份,然後在沙盒上署個名,讓讀者以為我是文章的作者,您覺得這都叫BY,那我沒話說。--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09:21 (UTC)
既然授權協議沒有要求署名的格式,那麼想怎麼署就可以怎麼署,法無禁止即可為。「署了等於沒署」這種觀點沒有具體的條文支持。--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09:36 (UTC)
看來還真不是想怎麼署就怎麼署名,你依賴的反對理由RRD也是可以改的。還是看社群願不願意去做。好了,就此打住。--風中的刀劍2016年11月18日 (五) 10:10 (UTC)
協議文本恰恰表明了只要在列明所有的作者、列明原作品的標題、最好列出原作品連結的前提條件下,想怎樣署名就怎樣署名。--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10:24 (UTC)
如果有可以幫助維基人填寫的小工具話,這個提案更有可能被社群接受。——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8日 (五) 10:28 (UTC)

至少有2個議題與本次討論相關。這個問題最好是大部分靠技術解決,小部分靠規則。現在的方案基本都是靠規則來解決的話,實現成本太高。所以有沒有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1月18日 (五) 09:39 (UTC)

我的意見是徹底翻修mediawiki這方面的功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 比如從內容翻譯那裡轉來的條目,增加一個「translation log」,給出所翻譯來源及其版本id(或者直接連結到這個版本id之前的修訂歷史頁),其他的頁面過來的翻譯內容可以通過編輯摘要或模板等手段添加一個特殊標記,保存後後台自動生成一個translation log。translation log會在修訂歷史頁顯示
  • 另一種方案是採用類似於現在流行的git版本控制的辦法,從翻譯那一刻開始,相當於fork一個分支出來,然後在修訂歷史頁展示修訂歷史和fork tree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1月18日 (五) 14:15 (UTC)

現在從內容翻譯那裡轉來的條目,會在編輯摘要中給出翻譯時的該版本的連結。那麼現在應該是鼓勵使用內容翻譯功能,但對其他翻譯方式來的內容,如何解決仍然是個問題。我覺得fork tree的方式應該會更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11月18日 (五) 14:45 (UTC)
內容翻譯也有一些問題。比如,頁面頂部的infoxbox模板不能導入,要釋放到本地後另加上去。參考來源也是,釋放到本地後就變成了一堆html代碼。——星耀晨曦留言|歡迎參與升級授權協議的討論2016年11月18日 (五) 16:36 (UTC)
所有基金會的新玩具+玩完變一堆html代碼 都是mw:Parsoid的鍋。--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16:39 (UTC)
phab:T29629--Antigng留言2016年11月18日 (五) 16:04 (UTC)
現行條文

(略)
==禁止機器翻譯==
不要使用機器翻譯翻譯文章。因為通過各種翻譯軟體或者在線翻譯網站進行機器翻譯的條目品質讓人難以理解。任何人都可以移除機器翻譯內容;通篇機器翻譯,將會被提快速刪除
(略)

提議條文

(略)
==翻譯注意事項==

  • 請避免翻譯不熟悉的內容。一方面您很可能無法準確地表達原文含義(甚至改變原文含義),另一方面您可能會因為不熟悉相關主題而把原文的錯誤內容帶到譯文之中。
  • 使用機器翻譯翻譯條目,無論使用哪種機器翻譯軟體或網站條目品質通常都會讓人難以理解。我們強烈不建議在機器翻譯基礎上進行編輯。任何人都可以移除條目中拙劣的機器翻譯內容;如果條目通篇由拙劣機器翻譯組成那麼將可能被提快速刪除
  • 建議在翻譯時每到一個階段就至少通讀一遍譯文,修飾文法,使文章內容通順而且符合中文語法。
  • 請避免翻譯腔

(略)

本討論已經結束。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此提案主要是基於天邪鬼指引頁時的「破壞」修飾而成;考量其內容十分合理且適合做為社群翻譯上的指導,在下提議將在下根據其更動修飾後的條文納入現行翻譯指引。歡迎參與討論。——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1月14日 (二) 07:55 (UTC)

考量七日除酌修的建言外無反對意見,即起公示七日。——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1月20日 (一) 19:19 (UTC)


公示期間除已解決的酌修意見外未有反對,本案通過並已完成修訂。——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1月28日 (二) 03:04 (UTC)

翻譯指引不建議用戶翻譯自己不熟悉的內容是否違反維基百科的開放原則?

該問題起源於我近期大幅修訂植物條目時,注意到某用戶曾在2006年3月19日在該條目中加入了大量的粗糙的翻譯,其中含有很多植物學基礎術語的誤譯,我向其提出,根據Wikipedia:翻譯指引Wikipedia:科技條目翻譯指南,不建議用戶翻譯自己不熟悉的內容。
但該用戶聲稱,翻譯指引只是一個指引,其與維基百科開放原則相矛盾時,應以後者為準。
考慮到此問題已非僅限於我與該用戶之間,也非僅限於植物一篇條目,故在客棧提出此問題,即:翻譯指引不建議用戶翻譯自己不熟悉的內容是否違反維基百科的開放原則?
參見:User_talk:Wing#關於植物條目的翻譯問題Topic:Uu44wojuzeuvhypy


以上是本次討論的初始問題。

我認為,維基百科是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但不是人人可隨意編輯的百科全書。在翻譯條目時,應當遵照WP:翻譯指引中的以下建議,這些建議並不與維基百科的開放原則相矛盾:

請避免翻譯不熟悉的內容。一方面您很可能無法準確地表達原文含義(甚至改變原文含義),另一方面您可能會因為不熟悉相關主題而把原文的錯誤內容帶到譯文之中。

——٩(๑❛ᴗ❛๑)۶這裡是一隻名叫ozzy的小浣熊【來玩啊來玩啊2019年3月5日 (二) 14:24 (UTC)

  • Wikipedia:翻舊帳。2006年的編輯環境跟現在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了,我認為這樣的翻舊帳的行為非常不妥。—AT 2019年3月5日 (二) 15:30 (UTC)
  • 不違背,也無扞格之處。只是「不建議」,並不是「不允許」。如果翻得正確,誰管你熟悉不熟悉,沒人能說什麼;相反地,翻錯就是翻錯,沒什麼好說的。另,如果錯誤內容留存至今,這個並不算翻舊帳。-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3月5日 (二) 16:46 (UTC)
    • 我意思是過去的錯誤,過份追究並沒有意義,自己動手改掉就好。2006年的時候,參與人數本來就已經不多了,有人寫都已經要感恩了。本來翻錯也沒有什麼稀奇的,及時說明改掉就好,就算事隔多年,只要跟對方說一聲就好,然而以2019年標準來評價2006年的編輯並無任何實際意義。另外,誤譯是否就一定代表編者對條目主題不熟悉?也可能是語文水平問題吧?而且,不同人對熟悉的標準並不相同,難以客觀評定。因此,我建議的是如果出現誤譯的情況,要不說明清楚讓對方改善或自行改善,而非限制用戶編寫某一類主題條目。—AT 2019年3月5日 (二) 18:25 (UTC)
      • 我並不認為誤譯就一定代表編者對條目主題不熟悉,但相反地,我認為編者對條目主題不熟悉確實容易(但非必然)導致誤譯。
      • 熟悉與否確實難以客觀評定,但正確與否就容易客觀評定多了。我前面也提過「如果翻得正確,誰管你熟悉不熟悉」,顯見我並無堅持對條目主題不熟悉就不允許翻譯。
      • 我完全無意「限制」用戶編寫某一類主題條目,前面我也說了,只是「不建議」翻譯編寫,並不是「不允許」。-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3月6日 (三) 11:10 (UTC)
  • 我認為該指引只是一種勸導,像是新手指南一樣的東西,可以引用推薦,但不能藉此阻止別人。@Raccoozzy:你的「不建議」沒問題,而對方說「其與維基百科開放原則相矛盾時,應以後者為準」我認為也沒問題。參考WP:5P的第4和5條,「避免人身攻擊或以無差別的概括」(可以指出問題,但指責別人不熟悉應當慎重)、「討論時請以達成共識為重,並以保持開放、好客和包容的心態參與討論」、「並請假定其他維基人是善意的」。「維基百科不墨守成規」、「不要苦惱無意所犯的過失」,所以就多年前的「問題」提出「不建議」或認定「不熟悉」(且多年後仍然不熟悉)很值得商榷,建議友好商談並指出確切的問題和建議。--YFdyh000留言2019年3月13日 (三) 06:00 (UTC)
  • 如果開放原則可以作為引入劣質翻譯的理由,那麼每個對內容的約束的方針指引都必須因為不開放而被廢除,不能雙標。所以這一理論明顯不成立。另外,條目是給讀者看的,翻譯不好讀者看不懂也沒用,誰還管你什麼開放原則呢。所以應在後者裡面說明。畢竟,連中國大陸的道德與法治課本都知道,「自由與規則不可分」。--Rowingbohe/|專題·CUCC·地方志交流群2019年3月17日 (日) 09:08 (UTC)

翻譯指引增加說明

通過:

4月16日版本通過。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5月1日 (三) 10:32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現行條文

翻譯注意事項

  • 請避免翻譯不熟悉的內容。一方面您很可能無法準確地表達原文含義(甚至改變原文含義),另一方面您可能會因為不熟悉相關主題而把原文的錯誤內容帶到譯文之中。
  • 請勿使用機器翻譯翻譯條目,無論使用哪種機器翻譯軟體或網站,條目的品質通常都會差到讓人難以理解。我們強烈不建議在機器翻譯基礎上進行編輯。任何人都可以移除條目中拙劣的機器翻譯內容;如果條目通篇由拙劣機器翻譯組成,那麼將可能被提請快速刪除
  • 建議在翻譯時每到一個階段就至少通讀一遍譯文,修飾文法,使文章內容通順而且符合中文語法。
  • 請避免翻譯腔
提議條文

翻譯注意事項

  • 請避免翻譯不熟悉的內容。一方面您很可能無法準確地表達原文含義(甚至改變原文含義),另一方面您可能會因為不熟悉相關主題而把原文的錯誤內容帶到譯文之中。
  • 請勿使用機器翻譯翻譯條目,無論使用哪種機器翻譯軟體或網站,條目的品質通常都會差到讓人難以理解。我們強烈不建議在機器翻譯基礎上進行編輯。任何人都可以移除條目中拙劣的機器翻譯內容;如果條目通篇由拙劣機器翻譯組成,那麼將可能被提請快速刪除
  • 建議在翻譯時每到一個階段就至少通讀一遍譯文,修飾文法,使文章內容通順而且符合中文語法。
  • 請避免翻譯腔
  • 因各語言版本維基百科所應用的方針與指引或有不同,某些外文維基百科條目按其原樣翻譯後,可能不符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而造成翻譯條目被提出刪除。因此建議您在翻譯前了解中文維基百科所制定的各項方針指引(尤其是關注度指引)。

。->>Vocal&Guitar->>留言 2019年4月15日 (一) 12:01 (UTC)

4月16日版本

  • 如果改成這樣如何?
User:OhtashinichiroUser:UjuiUjuMandanΣανμοσα y=0 regardless the value of x 2019年4月16日 (二) 14:34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請求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工具

已將機械翻譯閾值更改至95%。--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5月18日 (一) 11:10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其一,內容翻譯工具有一個嚴重的系統問題,稱過濾器檢測到有問題的內容,並禁止發布。然而它沒有明確標明那段內容有什麼問題,無從得知及改善,容易傷害新手。而本人在之前曾遇到此bug,最後是進入編輯頁面後立即按下發布才能成功發布,事後卻未見過濾器有任何記錄。其二,內容翻譯工具未有禁止新手完全依賴機械翻譯,及指示正確的翻譯方法,造成了大量機械翻譯條目之出現。是故,請求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工具。謝謝。--SCP-2000 2020年2月25日 (二) 09:22 (UTC)

(-)反對:翻譯得不好就提刪吧,為甚麼要限制新用戶的編輯權?--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5日 (二) 10:52 (UTC)
(-)反對,支持User:蟲蟲飛,為何要限制新用戶的編輯權。Felix.tsai留言2020年5月17日 (日) 13:51 (UTC)
(~)補充:維基絕大部分的條目都是貢獻自新手,我們反而要想一些辦法鼓勵更多新手參與寫條目或翻譯條目,做一個積極貢獻的用戶,而非設下更加限制,讓新手寫條目時處處遇到困難。--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5日 (二) 11:01 (UTC)
  • 蟲蟲飛主要問題不在機翻,而在於編輯過濾器,被AF擋掉的編輯不會顯示具體原因,甚至連哪一個AF都不會說明,也不會記錄在濫用日誌裡面,造成有經驗的編者無法查明被擋原因,內容也無法發布。# SteepPeak 2020年2月25日 (二) 11:03 (UTC)
  • (+)支持。該工具對第一次使用的用戶而言非常不友好。另外回復樓上,沒有人說禁止新手翻譯條目,只是說禁止新手使用「內容翻譯」這一工具。--烏飯麻糍 畢設做完了嗎? 2020年2月25日 (二) 11:41 (UTC)
(:)回應:為甚麼要禁止新手用「內容翻譯」呢?我們反而要指導新手如何能更好地善用這個工具,積極貢獻維基。--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5日 (二) 11:54 (UTC)
首先簡而言之,這個討論目前沒多大意義。因為「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工具」是不可能達成的,內容翻譯工具目前沒有提供這樣的配置變數,我唯一能想到處理原提案的方式是「設個過濾器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透過內容翻譯工具發布條目」(跟以前的英文維基百科一樣),但這跟提案相違背,如果大家都認為問題點是在過濾器的話,那還是有其他處理方式:
1. 經過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內容翻譯使用過濾器的部分程式碼後發現,發布到草稿命名空間可以解決絕大多數被過濾器阻擋的問題,我們可以指導新手這樣做,當然如果要從技術面直接限制新手,有以下兩種方法:
1-1. 配置ContentTranslationTargetNamespace用來指定預設發布翻譯的命名空間,設定這個配置為草稿,來避免新手預設發布到條目而觸發過濾器。
1-2. 配置ContentTranslationPublishRequirements用來指定能夠發布到條目空間的使用者群組,設定這個配置為自動確認用戶,新手嘗試發布到條目時會直接顯示「您沒有足夠權限發布到條目,請選擇發布到草稿」。英文維基百科則將此設定為擴展確認用戶。
2. 至於機器翻譯的問題,設定配置ContentTranslationEnableMT直接全面停用機器翻譯,英文維基百科有使用此設定。
因此既然原提案沒有很精準地處理問題,又實際上無法達成,請大家考慮替代方案並朝此方向討論。--Xiplus#Talk 2020年2月25日 (二) 12:40 (UTC)
那這種參數還有保留的必要性嘛?用機器翻譯出來又被其他用戶掛上G13,請問哪些新手真的剛進來就知道G13了?怪不得維基百科會被嫌說是「是抄資料來完成功課的地方」、「沒有很多用戶願意花時間進行無私貢獻」--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2月25日 (二) 12:46 (UTC)
Xiplus或者將wmgContentTranslationUnmodifiedMTThresholdForPublish,用來限制為修改機器翻譯的比例為70%。我會讓討論再過幾天去Phabricator開工單。—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2月25日 (二) 17:08 (UTC)
  • (+)支持,讓新手接觸內容翻譯這種充滿bug的功能,只會讓新手無所適從,百害而無一利。—AT2020年2月25日 (二) 13:29 (UTC)
  •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是希望完全移除這個工具。一是 Xiplus 說的沒法單獨禁止新用戶使用,二是我遇見的有經驗用戶用的結果也到處是問題。不過這個想法可能太極端了。機器翻譯閾值的設定,目前應該是有設定,但不知設定的是多少。讓非自動確認用戶發布到草稿的話,需要考慮草稿頁面的配套流程,否則新手不知把草稿完善以後如何轉正。或許可以利用目前的P:AFC程序,但需要在發布草稿時自動添加模板,以及鼓勵有經驗用戶參與審核AFC。--Tiger留言2020年2月26日 (三) 00:41 (UTC)
能讓基金會在中文維基百科上關掉內容翻譯的概率是0%。目前機器翻譯閥值是默認值99%。我建議先將閥值下調至80%。我估計基金會不會採取任何除下調閥值外的其他任何選擇,這可以從印度尼西亞維基百科發出的工單T219851中可以感覺得到。—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2月26日 (三) 01:34 (UTC)
super protection嘛。大明天威,莫敢不從(笑)。--Temp3600留言2020年2月26日 (三) 05:26 (UTC)
  • (+)支持且希望完全移除內容翻譯。機器翻譯再經人工修改的做法對維基百科的危害很大,100%的機器翻譯痕跡明顯,容易被人發現而提刪,但機器翻譯後,再經人工修改潤飾的條目,可能詞句通順、文法正確而內容錯誤,維基百科應該以嚴謹無誤為首要的追求。我非常不解為何基金會對這樣的工具如此青睞並大力推動,有任何辦法向基金會反映嗎?--Wikimycota~🍄 2020年2月26日 (三) 01:50 (UTC)
(?)疑問:我覺得「內容翻譯」很好用,我也經常用,不用這個可以有甚麼取代呢?用google翻譯更差,還是自己查字典,逐字翻譯?然後自己重新做模板?--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6日 (三) 02:05 (UTC)
因為閣下不會觸發過濾器。對新手而言無法檢視過濾器id或陳述或原因,老手也幫不了,教也沒用,因為根本分析不出問題,有的內容翻譯觸發過濾器連日誌都沒有,增加新手負擔,也增加老手負擔、增加巡查負擔,反而導致新手最終不願貢獻維基,造成損失。--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2月26日 (三) 02:10 (UTC)
@A2569875,那就讓過濾器為什麼會被觸發的原因,變成可以檢視(直接顯示出來是哪邊觸發過濾器了)。我是認真的。--AHRI 2020年3月1日 (日) 02:28 (UTC)
模板可以從其他語言複製過來再改動各參數,內文則應該是閱讀外文維基的完整段落與重要的參考文獻後,自己重新撰寫,若用機器翻譯軟體翻譯後再人工潤飾,或看原文逐字逐句翻譯,都會出現語調怪異甚至內容錯誤的問題。--Wikimycota~🍄 2020年2月26日 (三) 02:52 (UTC)
@SCP-2000如果可以的話,能否再詳細的描述一下「稱過濾器檢測到有問題的內容,並禁止發布。然而它沒有明確標明那段內容有問題」嗎?因為據我所知,T123912已經會讓CX高亮被過濾器阻攔的段落,並在右邊顯示過濾器信息。閣下如果可以的話能否提供截圖和重現過程(詳情請見如何提交新bug)這以便建立Phab工單並嘗試解決問題。至於第二點,可以通過對wmgContentTranslationUnmodifiedMTThresholdForPublish減少機器翻譯閥值至80%就可解決。—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2月26日 (三) 04:19 (UTC)
有10%的段落不用修改已經是奇跡了。80%我覺得還是太高。--Temp3600留言2020年2月26日 (三) 05:23 (UTC)
VulpesVulpes825 其一,似乎我記錯了。但即使有標明有問題的段落,但內容翻譯工具並沒有顯示被特定AF阻擋時的特定警告,僅會顯示「你的翻譯出現問題」「防濫用過濾器已識別出你翻譯𥚃的問題內容」,且AF日誌中並不會顯示被哪個AF擋,致資深用戶難以協助新手改善。其二,機器翻譯閥值80%還是有點高,我認為應調整至70~75%。--SCP-2000 2020年2月26日 (三) 06:50 (UTC)
(+)支持。我看過enwiki限制使用該工具的原因,雖然我敢肯定有人會搬WP:ENWPSAID,但是「The user was then expected to check and fix the translation before publication. Unfortunately,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se articles were considered unacceptable by English Wikipedia's standards.」的情形其實在中文維基百科是一樣的,或許我們要引入「Raw or lightly edited machine translations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by the English Wikipedia community to be worse than nothing.」這樣的觀念才行。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6日 (三) 05:20 (UTC)
另外,個人而言,這個工具本身也不好用。西雅圖橋梁列表喬治·華盛頓紀念大橋我就是用這工具寫的,但最後發生了甚麽事?橋梁列表裏頭的wikitable完全不能翻譯,最後我是在沒用工具翻譯wikitable的情況下先發佈草稿,然後從enwiki直接複製wikitable過來(因為所有的內部連結它全弄成外部連結)自己重新翻譯,最後逐個逐個font代碼給移除。大橋條目的「自殺」節有兩個自然段當初是不能成功翻譯的,最後我還是很死死氣地在發佈後自己再翻譯一次(當然,也要逐個逐個font代碼給移除)。這個工具唯一的好處是我可以直接對著原文翻譯,但壞處比好處多。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6日 (三) 05:30 (UTC)
「直接對著原文翻譯」不是好事,容易助長逐句翻譯的壞習慣。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2月26日 (三) 06:32 (UTC)
或許這樣說:我不用多次來回兩個頁面來翻譯,尤其是在對應連結的時候,不過最後我還是適應了多次來回兩個頁面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2月27日 (四) 10:30 (UTC)
要麼就開兩個窗口(考慮弄一個大點的顯示器)。但是放在一個窗口裡搞,特別是逐句對應地翻譯,是錯誤的做法。翻譯本來就是讀懂了再寫,哪有一邊讀一邊寫的詭異道理?逐段翻譯是底線。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3月5日 (四) 01:10 (UTC)
過濾器無法顯示警告訊息的問題 已修復,感謝@StangHamishTigerzeng協助修改過濾器。其實只要在過濾器設定警告動作就會顯示其警告訊息。--Xiplus#Talk 2020年2月26日 (三) 13:59 (UTC)
(※)注意:既然過濾器問題已修復了,即提案理由已經消失。--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7日 (四) 15:21 (UTC)
  • 「內容翻譯」有功能禁止新手依賴機譯,那個警告是禁止用戶把從未修正的譯稿直接發布,只要用戶願意在發布譯稿前修正一下機譯問題,然後這個警告就不會出現。當然新手可以隨便改一下譯稿,然後騙過過濾器,直接把未改好的譯稿發布出來。提案人這樣說我覺得他可能未用過「內容翻譯」,其實您自己用過「內容翻譯」嗎?--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28日 (五) 08:20 (UTC)
    • 除了您,還有誰提過「從未修正的翻譯」?機翻是導致劣質條目的原因,翻譯工具可以方便地提供機翻功能。到這裡您有疑問嗎?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提出。您知不知道逐句翻譯的極限是勉強能看?您有嘗試過比逐句翻譯水準更好的做法嗎?如果您不知道逐句翻譯以上還有什麼需要做的,歡迎您多參與DYKC。不要閉門造車。您知不知道翻譯工具阻礙人提升到逐句翻譯以上的水準?您知道哪位翻譯水平比較好的維基人在用內容翻譯工具?作為新手,您的熱情值得讚揚,但建議您不要高估自己的水準。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2月28日 (五) 08:29 (UTC)
本地自訂了MediaWiki:Cx-tools-linter-abuse-filter訊息以提示。--Xiplus#Talk 2020年3月3日 (二) 11:21 (UTC)
  • (+)支持。我自己剛開始投入翻譯工作時,也是使用內容翻譯來做為翻譯工具,但用了用這東西,唯一的心得是這玩意怎麼這麼難用,有時候段落刪掉,模板什麼的就開始亂跑,有夠頭疼。--戰車兵狂好者留言 2020年3月6日 (五) 09:00 (UTC)

公示期討論

現公示「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工具」提議7日。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9日 (一) 05:53 (UTC)
(-)反對:所有問題都已被u:Xiplus解決,不知為甚麼還要禁止新手用「內容翻譯」。要提高條目質素,應該多幫忙及指導新手,而不是剝削他們使用工具的權利。--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9日 (一) 06:19 (UTC)
(?)異議未見所有問題解決(內容翻譯使用過濾器時部份情況無法形成日誌使老手部份情況下難以幫助新手)。未見是禁止(沒有禁止新手,新手仍然可以用)。樓上疑似混淆視聽打稻草人。--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9日 (一) 06:21 (UTC)
  • A2569875WP:TNGUIDE 我們強烈不建議在機器翻譯基礎上進行編輯。 私認為應將ContentTranslationEnableMT設定為disable。--SCP-2000 2020年3月10日 (二) 09:04 (UTC)
現在的方案是新手發布至草稿頁嗎?--Leiem留言·簽名·傳送門 2020年3月9日 (一) 06:25 (UTC)
(&)建議 Mediawiki那個站的翻譯工具倒是非常好用,不如試試那個?--From RavenclawOIer with love 2020年3月12日 (四) 02:19 (UTC)
mw:Extension:Translate,該工具需要人工標記頁面中的哪些部分需要翻譯,用途根本不同。--Xiplus#Talk 2020年3月24日 (二) 06:02 (UTC)
@Xiplus:叫技術帝改改那個Extension--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0年3月24日 (二) 06:25 (UTC)
那個工具說白了就是站內翻譯,中文維基百科真的沒法用,只有像元維基那種多語言的維基才能用。# SteepPeak 2020年3月28日 (六) 00:49 (UTC)

公示期異議

(!)抗議上方反對意見。--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9日 (一) 06:33 (UTC)
  • 剛看了您的貢獻,您寫二十個條目,其中被刪去了六個,剩下的十四個條目中,我只看過您翻譯了一個條目,而且只進行了兩次修訂就把條目修好,再看您那惟一的譯作的第一修訂版,我發現已經非常完美,連模板也很精緻,未見您所說的bug,如果您所說的問題只是人云亦云,我覺得不可靠,因為事實並非如此。--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9日 (一) 07:39 (UTC)
我也是用家……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9日 (一) 14:45 (UTC)
您翻譯的條目很好,未見「內容翻譯」有甚麼問題。--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00:55 (UTC)
蟲蟲飛 條目正常不代表工具沒有問題。再者我和Sanmosa君也有一定編輯經驗,並非像新手沒有編輯經驗。--SCP-2000 2020年3月10日 (二) 08:52 (UTC)
  • 重點是您提到的問題,xiplus已經解決了,所以沒必要再禁止新手用。--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09:02 (UTC)
    • (?)異議由於技術原因,AF日誌不會記錄通過內容翻譯工具做出的編輯。有時僅能顯示警告而無從獲知詳細訊息也沒有意義,xiplus的修復僅限日誌警告可以正常顯示,根據目前維基php的呼叫方式,未見能讓所有內容翻譯觸發的AF都產生日誌的程式碼。不要說我沒看過別人發言,根本是你自己亂解讀他人發言以及不懂php與擴展間的程式數據傳遞方式產生稻草人並一直惡意攻擊稻草人。蟲蟲飛無疑嘗試增加新手與老手間的麻煩。只有一個錯誤框,老手無法找到詳細日誌,那麼怎麼幫?當大家都是神嗎?全知全能?--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10日 (二) 09:10 (UTC)

────────────────────────────────────────────────────────────────────────────────────────────────────

  • 這是大問題嗎?犯得著一定要禁止新手用「內容翻譯」嗎?如果新手轉用google翻譯,我可以預期所譯條目只會更糟糕。宇帆建議只讓新手把譯稿先發在草稿,這個我比較接受;但又擔心新手不懂得把譯稿移回條目空間,而且給新手那麼多寫條目的限制,除了減低新手的參與意慾外,我想不到有甚麼好處。--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09:19 (UTC)
  • 請重新看這幾天的留言,謝謝。--SCP-2000 2020年3月10日 (二) 10:39 (UTC)
  • 1.重看了整個提案留言,未見能解決甚麼問題。新手不用「內容翻譯」,轉用google翻譯,未見就能解決新手的問題。2.提案人到現在還未能舉出實例說明「內容翻譯」有甚麼具體問題。3.xiplus已多次說明過濾器的問題已解決,不知提案還要解決甚麼問題?--蟲蟲飛♡♡→♡℃留言

這個話題是如何發展到這種程度的我不明白,我沒有仔細看上面這新出現的一大段內容,就再說一下ContentTranslation的問題。第一個是過濾器的警告不顯示,現在解決了。第二點是,默認提供機器翻譯,一點空段落的「添加翻譯」就自動填充。這是極其不好的功能,在機器翻譯基礎上修改百害一利,害處包括但不限於基本內容錯誤(尤其是專業性強的條目)、格式錯誤(例如句中空格 Yandex 常見)、誤導新手以為維基百科鼓勵機器翻譯(畢竟是默認提供的嘛)。這一利只有省力。第三點,機器翻譯提供的是可視化編輯,會往原始碼里填進去一些奇怪的東西,後續條目內容不好維護(例如信息框模板代碼亂成一坨,雖然顯示沒問題,但是有人要去改模板裡面的參數就是災難)。我自己近幾個月來,巡查做得很少,但是都不斷遇到新手老手用ContentTranslation寫出的,需要花費很多精力清理的條目。巡查量名列前茅的人應該更有感受才對。所以我覺得最好是禁止新手使用,實在不行也應該把機翻的那個閾值降到10%(總內容中有10%以上是未修改的機器翻譯就不允許發布)。--Tiger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15:03 (UTC) 上面的第三點不是禁止新手使用的理由,但是這個工具本身的問題。要儘量避免新手使用該工具的原因在於第二點,只要這個工具還提供機器翻譯,我覺得就應該儘可能不要讓新手用它。--Tiger留言2020年3月10日 (二) 15:13 (UTC)

  • 這些問題確實有,但禁了新手用「內容翻譯」,然後新手改用google翻譯,問題就解決了嗎?要明白新手編輯經驗少,寫甚麼條目都有問題,禁止用工具,就能解決新手的條目問題嗎?而且我每天都處理大量速刪,我不覺得g13的問題真的那麼嚴重,可能g11比g13嚴重多呢?為甚麼不想想其他替代方案,例如宇帆的方案。而我的看法是禁用是不能解決新手的條目問題。--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15:22 (UTC)
  • 補充一個資料,我刪了七千多個條目,符合g13的不超過二十個,您說新手翻譯問題算不算嚴重?--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15:41 (UTC)
  •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或本來就這樣只是晚輩之前太遲鈍):來了一些新手(或是老手的傀儡?)非常喜歡「easy edit」,比如:愛用各種自動化工具但對條目完全沒有幫助、沒耐心巡查於是浮濫貼維護模板充數、在客棧或使用者討論頁閒聊、條目內貼無意義的註釋隱藏文字、無意義的微調圖片大小、偶發的繁簡破壞、侵權複製網路文章貼進條目,盡是無建設性編輯,因為善意推定新手才不提報VIP,根本不是在建設百科,而這些編輯的共通點就是:「可快速完成」,除了上述諸招,還有最後一招就是:使用內容翻譯。諸位前輩已苦心說明內容翻譯的問題,茲不贅述,晚輩也用不下去,寧可用Google翻譯。大家都曾是新手,這邊姑且將之簡單分兩種:一種是有心的新手,另一種是如上所說那種無心建設的新手,有心人用Google翻譯不會是問題,不會因為沒有內容翻譯就拒當維基人,何況自動確認使用者權限很快就到手了,問題不大;相對的,內容翻譯功能會吸引無心人去衝編輯數,他們沒耐心好好處理機翻,與其讓他們濫用內容翻譯,還寧可讓他們去討論頁閒聊,機翻文章有時候留也不是刪也不是(臨界G13),很苦惱,浪費社群精力去打撈,慘。在維基有很多東西可以學,新手也未必一開始就學翻譯,自動確認使用者門檻不算高。也許忠言逆耳,以上愚見希望不會造成任一維基人的困擾。。。--Hjh474留言2020年3月10日 (二) 16:23 (UTC)
其實你也説得沒錯。不過即使沒有這問題,這功能還是不能用的:發佈翻譯後要逐個逐個font代碼給移除,以及有自然段的翻譯不能成功發佈,這兩點已經讓人頭痛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10日 (二) 23:48 (UTC)
  • H君提到的例子顯然是一個破壞者,而且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破壞者都是老手。您提到的g13(臨界)是可以提刪至afd,而提刪至afd,很多時都會很快被其他用戶改善,然後翻譯條目被保留。甚至有人申請drv還原g13,也有管理員還原後,立即幫忙改善,令條目得以保留。維基其實很多人願意幫助新手。而且不論g13,還是afd,劣譯的情況其實為數甚少,如果大家看不順眼,又不想幫忙改善,按一下提刪鍵,很難嗎?新手被禁止了用「內容翻譯」,然後改用google翻譯,可以預期新手的條目只會更糟糕,可能不只g13,還有g1,a1等問題。既然提案沒辦法解決新手的問題,為甚麼不想想其他替代方案呢?--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0日 (二) 23:59 (UTC)
  • 晚輩雖然註冊早,但也最近才活躍,算是半個新手,可以體會新手心情,有心的新手使用Google翻譯不是問題,有沒有內容翻譯不是重點;至於無心的新手,高機率不會用Google翻譯取代內容翻譯,因為Google翻譯「不好玩」,他們會改去「玩別的」。(&)建議寧可讓他們玩別的,不要來玩翻譯。--Hjh474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1:22 (UTC)
  • 1.您也提到google翻譯不好用,那麼禁了「內容翻譯」有其他替代嗎?2.提案原因是對非常少數新手的翻譯態度的不滿,而禁止用這工具,也未見能解決新手條目問題。即使我們設法禁止新手翻譯,新手寫其他條目的問題也未見解決,但一刀切禁止所有新手用「內容翻譯」,這會令大部分有心貢獻的新手,在編寫條目上多了限制。限制增加了,問題又未見解決,而且要改系統設定,也要人力物力和時間,而且又未見能解決問題,那麼為甚麼還要禁止呢?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嗎?--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1日 (三) 02:11 (UTC)
  • 晚輩沒有提Google翻譯好或不好用,但自己是用Google翻譯,也不認為新手使用Google翻譯有什麼不好。問題總是一個一個解決,不太可能等「新手寫其他條目的問題都解決」才來解決這個問題。推測大概也不會「大部分有心貢獻的新手」因為沒有內容翻譯而退出維基。不過「改系統設定要人力物力」這一點,晚輩是認同的,再麻煩熟悉技術層面的人提供意見。--Hjh474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2:59 (UTC)

自行使用機器翻譯的新手當然是攔不住,但是ContentTranslation是主動提供機器翻譯。不是有人要用機器翻譯有問題,而是主動提供此功能有問題。如果真的禁用該工具,當然要尋找新的方式去引導新手,沒有人否認過這一點。所謂新手會受阻的問題也是不存在的。原因闡述如下:該工具是一個在基礎編輯功能之上額外新增的工具,並且是鼓勵使用的一個工具。即使沒有這個工具,新手也能翻譯,但有了這個工具反而造成大量的誤用,所以問題就在於這個工具本身,而不是新手沒有途徑去做翻譯。我們當然要用別的辦法去幫助新手,但不能用一個明顯有問題的方式去幫。至於所謂刪除的條目里只有一小部分是G13,這根本沒法反駁「主動提供機器翻譯是錯誤的」這一點,我可以論證為什麼不能反駁,但是離題太遠,這裡不展開詳述了。這個話題我想大家的觀點也表達得很清楚了,也不是說只要你說了話,就是「回應了對方」,也不是只要沒說話,就是「已經解決了對方的疑慮」。--Tiger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2:31 (UTC)

  • 不是新手態度問題,是因為這個工具自動提供機器翻譯,需要手動調整才能把機器翻譯的內容移除掉。不是編者有意要用機器翻譯,而是這個工具直接把機器翻譯餵給編者,或是把機器翻譯放在很容易獲取的位置。就算新手腦子裡沒有google翻譯這回事,就因為你主動餵給他們,他們也很大概率會用到機器翻譯。發布到草稿是一個方法,但是修改一篇基於機器翻譯的文字,即使在草稿,也是很不好的編輯方法。--Tiger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3:07 (UTC)
  • 如果ContentTranslation可以把機器翻譯這部分的功能移除,我覺得不用禁止新人使用,只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原始碼格式那些問題留給老手去修,都不是太大的麻煩。--Tiger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3:13 (UTC)
  • 啊 Xiplus 最早有提 ContentTranslationEnableMT 這個參數可以設定成移除機器翻譯,那麼直接停止使用機器翻譯能解決我上面說的問題。如果移除掉機器翻譯功能的話,剩下的問題我沒什麼意見。--Tiger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3:24 (UTC)
(:)回應:1.翻譯工具翻譯後都要手動修改文句,這是常識,不能看到有少數人未修改譯稿,然後就要禁止所有新手都不能用。2.您還未回應為甚麼不接納宇帆的方案?讓新手的譯稿先發在草稿,讓新手慢慢改,不好嗎?--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1日 (三) 03:30 (UTC)
我有說不接納嗎?我說的是,在任何情況下,以機翻的文字為基礎修改,都是不應該使用的編輯方法,不管是在草稿還是在哪裡。然後上面也講得很清楚,如果能移除機器翻譯的功能,其他議題我沒有任何意見。如果不同意移除機器翻譯功能,那我們就沒法繼續討論,因為我認為給新手用到機器翻譯本身是最大的問題,原因也早已說過。如果你反對移除機器翻譯,那麼我不可能同意,因為上面所有提到的解決方案,都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在機翻基礎上修改是個錯誤」這個擔憂。這個討論也不可能只看我們幾個人的想法,多等一些別人的看法吧。--Tiger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3:42 (UTC)
  • 謝謝您澄清﹗即您也不反對讓新手先把譯稿在草稿空間發表?如果連草稿也看不順眼,我覺得這不是善待新手的態度。--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1日 (三) 03:50 (UTC)
  • 在沒有機翻功能存在的情況下,我還看不出有什麼嚴重到直接不讓人用它的問題。反過來說,如果存在機翻功能,那麼即使是發布到草稿都是很不好的。不是用草稿不好,而是機翻不好。
  • 關於討論的方式再多說一句吧,是否移除機器翻譯的問題上,我自認是不可能接受保留機器翻譯的,理由已經闡述過。所以不用在這個問題上來嘗試說服我。但是本站ContentTranslation最終如何設定,取決於大多數人認可的方法,我當然也不會因為大多數人支持保留機翻,就在這裡不斷糾纏每一個人,試圖去讓他們回心轉意。所以希望聽到更多人聲音,了解更大範圍內編者們的想法。--Tiger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3:54 (UTC)
  • WP:5P3:「所有人均可自由地發布、連結和編輯維基百科的內容。」如果用戶的條目寫得不好,您可以提刪,而不是通過禁止編輯權或使用工具的權限,達致大家都看不到劣作。--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6日 (一) 04:57 (UTC)
    • (!)抗議閣下根本沒有同理心,我們這邊都是都是實話實說。 閣下運氣好都不會遇BUG,好棒棒,內容翻譯專家/大師,歐洲人,其他用戶運氣爛,整天抽到BUG,非洲人,我遇BUG我倒楣,然後您整天風涼話,請問這是一個管理員該有的心態和行為嗎? 你可以繼續打稻草人沒關係,我不會繼續在BUG不BUG的話題上回覆。--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1日 (六) 18:13 (UTC)

新BUG:擴展標籤問題

參閱WP:TG討論起始點 https://t.me/wikipedia_zh_n/921911 因為所有擴展標籤(樂譜、數學公式、REFLIST)在內容翻譯重新整理/刷新網頁後,會變成0x0物件無法選取並編輯 見圖,這將導致翻譯無法在重新整理/刷新網頁後翻譯到位於擴展標籤內部的內容 (你不能要求使用者要一次全部翻完,而且不能排除瀏覽器自記刷新網頁),連老手都沒轍,新手可能以為空掉就沒理他,但內容仍存在,極有可能導致新手發布未翻譯內容。 這似乎是技術限制,因為刷新內容翻譯後他並沒有重新向伺服器要求解析器函數重新解析。--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39 (UTC)

目前已知造成此BUG的代碼有:
  • = [1]

參考資料

  1. ^ Wedeniwski, Sebastian, Simon Plouffe , 編, The Value of Zeta(3) to 1,000,000 places, Project Gutenberg, 2001 

根本沒有解決錯誤無法顯示的問題

新BUG:「正在發布...」無限發布

  • 時序 (UTC+8)
    • 2020年3月19日:從ja:-3翻譯完成,先保留於內容翻譯,關掉內容翻譯
    • 2020年3月20日:早上起來,打開內容翻譯一看,數學公式都不見了,於上方報BUG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00 : User:Xiplus希望付現BUG,因此要求我發布草稿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02 : 開始嘗試發布草稿於Draft:-3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03 : 發布草稿是灰的,重新整理/重載/刷新/清緩存 發布草稿按鈕仍是灰的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08 : User:Xiplus試圖要我嘗試處出提示訊息然而,訊息只有「發布」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14 : 已經多次嘗試ctrl+f5,皆未有錯誤訊息,然而發布草稿按鈕仍是灰的改發布草稿位置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16 : 刪改草稿,發布草稿按鈕亮了,但按下去後死機
      似乎有在跟MediaWiki Server溝通,但遲遲無反應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20 : 等待四分鐘,無反應,重整網頁重新操作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25 : 等待五分鐘,無反應,重整網頁重新操作按下發布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30-45 : 反覆等待五分鐘,無反應,重整網頁重新操作按下發布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45 : 有其他用戶表示,附現了我的BUG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48 : AT表示,這工具很爛,我附議,覺得燒了算了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50 : 開始試著刪除內容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51 : 嘗試刪除數學公式排版開始亂跳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19:51 : 關掉瀏覽器重新操作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20:00 : 發布仍然失敗,已嘗試超過10次,刪內容、重翻譯、增減內容、更改發布點,皆無效
      碎碎念,連一個12年資深老手都駕馭不了這批野馬,我不信新手能夠好好騎這匹爛馬。--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3:10 (UTC)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20:14 : 有用戶建議貼到其他原始碼編輯器再貼回來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20:14-30 : 繼續多次失敗
    • 2020年3月20日 下午20:30 :Special:Diff/58722832雖成功,但不但無日誌,還查不出問題所在,根本無法釐清問題在哪,具體該怎麼解
  • 以上令人火大的試用,此外我不是第一次使用本工具,我本來就熟悉本工具,但問題是,這工具從來沒有明確指出不能提交的原因是什麼,且WP:TG群也沒人知道問題是什麼,那麼我不相信若新手遇到跟我類似的問題時,會有老手能夠順利指導新手使用內容翻譯以及如何修復問題。--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3:10 (UTC)

決定最終方向

為了能順利進行第二次公示,所以現在應要明確最終方向,到底是要部份限制(用ContentTranslationTargetNamespace=草稿;、ContentTranslationPublishRequirements=自動確認用戶;、wmgContentTranslationUnmodifiedMTThresholdForPublish=0.7; //70%)、還是要完全限制?--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15日 (日) 12:40 (UTC)

(!)意見:如果是怕新手機譯問題,讓新手發在草稿空間是比較合理,讓新手能夠有改善的機會。--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16日 (一) 04:29 (UTC)
(~)補充:還有調整ContentTranslationEnableMT的設定,以禁用機器翻譯。--Tiger留言2020年3月16日 (一) 12:10 (UTC)
你們應該嚴格地區分過濾器和機翻為兩個問題,分開討論。--Xiplus#Talk 2020年3月16日 (一) 12:22 (UTC)
ContentTranslationEnableMT設為關閉就可了,因為新手未必知道如何草稿移至條目,用ContentTranslationTargetNamespace=草稿及ContentTranslationPublishRequirements=自動確認用戶,只會令新手無所適從。--SCP-2000 2020年3月17日 (二) 12:50 (UTC)
個人也覺得草稿或許是個折衷辦法,只是……關於「內容翻譯」,目前共識似乎是「限新手先草稿」與「限新手不機翻」擇一,但前者有個缺點:如果該新手使用之「內容翻譯」並不涉及機翻(即該新手採手動翻譯),卻仍然必須經過草稿,似乎是池魚之殃。--Hjh474留言2020年3月19日 (四) 00:59 (UTC)
  • (!)意見機器翻譯學術詞語的確不怎麼準確(準確的說非常差。。。),但是作為部分有關生活的條目還是可以作為模板使用,沒必要完全移除。(支持部分限制)--—以上留言未簽名2020年3月19日 (四) 12:15 (UTC)
  • 我改變立場了。 支持禁止新手使用內容翻譯,參閱WP:TG討論起始點 https://t.me/wikipedia_zh_n/921911 因為所有擴展標籤(樂譜、數學公式、REFLIST)在內容翻譯重新整理/刷新網頁後,會變成0x0物件無法選取並編輯 見圖,這將導致翻譯無法在重新整理/刷新網頁後翻譯到位於擴展標籤內部的內容 (你不能要求使用者要一次全部翻完,而且不能排除瀏覽器自記刷新網頁),連老手都沒轍,新手可能以為空掉就沒理他,但內容仍存在,極有可能導致新手發布未翻譯內容。 這似乎是技術限制,因為刷新內容翻譯後他並沒有重新向伺服器要求解析器函數重新解析。U:蟲蟲飛沒遇到可能是鮮少接觸音樂(有樂譜)和純數學(數學式)條目所導致誤以為工具是完美的錯覺。--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0:20 (UTC)
  • @蟲蟲飛:內容翻譯介面因為無法顯示有關公式,我嘗試刪除問題公式,內容翻譯介面就亂跳,透過Console分析,疑似JS定位有問題。發布後當然無問題,問題在內容翻譯介面 ! ! ! ! ! ! ! ! ! ! ! ! ! ! !https://t.me/wikipedia_zh_n/921917 該數學公式因為無法被選取,故無法編輯,另說明一下,嘗試刪除該無法編輯之公式的行為,無論有無開啟開發者視窗 內容翻譯介面都會亂跳)--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27 (UTC)
    • 現在宇帆您在上面那個草稿手動加公式會被禁止嗎?您或者把您想加的公式貼出來,我想試試。--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0日 (五) 14:35 (UTC)
      (:)回應@蟲蟲飛:當然不會,過濾器才不會擋那種東西;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新BUG:擴展標籤問題有給出,且有用戶報告復現BUG。--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46 (UTC)
    • @蟲蟲飛:抱歉,我想您還是明天去看看WP:TG發生什麼事再說吧。我現在仍因有關事件對內容翻譯極端憤怒,請讓我冷靜。--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41 (UTC)
      • 如果某些公式在內容翻譯介面不能加,為甚麼一定要在內容翻譯介面改,先發布在維基空間再改不行嗎?把在維基空間的譯稿修改也很方便。--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0日 (五) 14:46 (UTC)
        • 並不是不能加。當然可以加,且第一次會正常顯示。是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加了出問題。@蟲蟲飛:抱歉,我想您還是明天去看看WP:TG發生什麼事再說吧。我現在仍因有關事件對內容翻譯極端憤怒,請讓我冷靜。--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49 (UTC)
          • @蟲蟲飛:最好是這樣啦。 內容翻譯無法提交這是一開始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認為數學公式有問題也是猜測,憑Console和代碼追蹤。 您認為我們可能遠端借新手的螢幕開啟開發者模式慢慢地讀一行一行維基內部內部JS PHP CODE、一個一個封包追蹤找不能提交的問題嗎?然後花100+分鐘除錯嗎?--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54 (UTC)
            • 我個人的經驗是先在內容翻譯介面改一下,因為完全不改,系統是不容許直接發布譯稿。我稍改了一下就可以騙過系統,然後我也是先發成草稿,把草稿改好了再移動到條目空間。不只譯稿,很多用戶都會先在草稿寫條目,寫好再發布條目,這樣可避免直接發在條目空間被提刪的問題。--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0日 (五) 14:57 (UTC)
              • @蟲蟲飛(!)抗議根本不可能找出問題,您還要制定方針禁止新手不應在內容翻譯輸入那些內容是嗎?「我稍改了一下就可以騙過系統」(!)抗議 100+分鐘騙不過系統,且還是一個資深用戶跟整群TG大量技術帝協助之下。最後還是破壞架構駭爛系統才成功的!--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4:59 (UTC)
              • 很好,我們就來教新手如何摧毀系統,以便順利提交。--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0日 (五) 15:10 (UTC)
當作提醒我自己。--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1日 (六) 19:58 (UTC)
(※)注意:字帆所提到的問題,應該是個人電腦問題,不是工具問題。我剛用內容翻譯,只改了幾下,就已經可以發出草稿Draft:−3,上面提到的「我們嘗試數百次發布花了100+分鐘」都是個人的電腦設定問題,未見工具有問題。--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1日 (六) 04:31 (UTC)
  • (!)抗議閣下根本沒有同理心,我們這邊都是都是實話實說。 閣下運氣好都不會遇BUG,好棒棒,內容翻譯專家/大師,歐洲人,其他用戶運氣爛,整天抽到BUG,非洲人,我遇BUG我倒楣,然後您整天風涼話,請問這是一個管理員該有的心態和行為嗎? 你可以繼續打稻草人沒關係,我不會繼續在BUG不BUG的話題上回覆。--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1日 (六) 18:11 (UTC)
(※)注意:您上面提到公式上下亂跳等問題,經我驗證後,發現都是誇張失實,我只能善意推定這是您電腦設定問題,詳見上文回應。--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2日 (日) 03:14 (UTC)
(※)注意:你根本沒有完全重複我的步驟。--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2日 (日) 04:44 (UTC)
您嘗試翻譯的-3Draft:−3−3)根本就沒有試著在內容翻譯界面上嘗試擴充,顯然不會遇到內容翻譯壓力測試才會測到的臭蟲BUG。--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2日 (日) 09:10 (UTC)

最近又試了用「內容翻譯」工具

翻譯小南海水壩時,未能成功發佈翻譯(我已經指定了發佈到草稿空間),結果我要把譯文copy and paste到草稿,手動加連結、來源,手動copy and paste模板參數。翻譯瑞斯·薩納克時,雖然成功發佈翻譯,但漏了幾個來源tag,我一開始補了一個,後來發現漏的tag比自己想像中多,才把所有的也補回來。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03:47 (UTC)

前頭那個或許無法重現(情況和宇帆在上提及翻譯-3的時候的情況一樣)。後面那個,請看瑞斯·薩納克Draft:瑞斯·薩納克的歷史(Draft:瑞斯·薩納克的歷史管理員才看到),並比對我在Talk:瑞斯·薩納克指定的enwiki對應版本。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03:50 (UTC)
兩個用戶都有同樣的問題的話,就肯定不是電腦問題那麼簡單。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04:36 (UTC)
  • (※)注意我剛剛試譯了您上面的頁面,也成功發出了草稿Draft:瑞斯·薩納克。我在試驗的過程中我未發現了大家所提到的問題,大家試很多次都未能發布譯稿,這是由於內容翻譯有功能去攔截未經修改的譯稿直接發布出來,而且介面已經有清晰指示「用戶仍有大量語句未修改,不能發布」,只要按指示稍改,已經可以發布。剛才我只用了兩分鐘就已經發出譯稿。--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1日 (六) 04:53 (UTC)
出未能成功發佈翻譯的問題的是小南海水壩瑞斯·薩納克的問題是漏了幾個來源tag。你果然是無心看我們的情況啊。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06:39 (UTC)
問題在於新手不會察覺、不會留意、不知道怎麽補救,又或者是不知道有「可供查證」這樣的一條規定。我用和新手用是兩回事。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11:31 (UTC)
然後其實老手也不很「老手」,他們也會忽略。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12:04 (UTC)

總結

又是一大堆討論,提交phab也沒有人會看懂。支持/反對意見可以總結一下嗎?這樣容易提交。Camouflaged Mirage留言2020年3月21日 (六) 11:34 (UTC)

當作提醒我自己。--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1日 (六) 19:59 (UTC)
  • 投票可以代替討論,上述僵局嚴重有必要通過投票去測試民意,以投票代替討論的風氣可以適度地進行打開。--沒有蟲子落地36.229.105.64留言2020年3月21日 (六) 12:35 (UTC)
  • 我不認為一次投票會打開投票代替討論的風氣,而在此之前亦有不少投票,也未見打開投票代替討論的風氣。再者,現時已與冗長討論無異,如此下去,只會無共識結案。--SCP-2000 2020年3月21日 (六) 12:42 (UTC)
(?)異議:禁止手運用工具的權利,事關重大,沒必要急於結案,先慢慢討論吧!--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1日 (六) 12:46 (UTC)
其實整件事由一開始就只有蟲蟲飛反對,而蟲蟲飛也從來沒有給過任何合理的理由出來。誰有權限去進行disable操作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3月21日 (六) 14:36 (UTC)
  • (:)回應:其實想反對的人也不只我一個,只是那麼多人想禁止新手用內容翻譯,即使不合理也不敢反對,而且支持者所提到的問題,經我驗證都是誇大,xiplus等管理員都已修復了提案人所謂的問題,但大家仍然堅持禁止新手使用,甚至連有人建議先讓新手把譯稿發布在草稿空間,大家仍然連新手的草稿也看不順眼,堅持連草稿也要禁止,但我一個力量也有限 改變不了甚麼。--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1日 (六) 15:11 (UTC)
    • 根本就沒有誇大,都是實話實說。 閣下運氣好都不會遇BUG,好棒棒,內容翻譯專家/大師,歐洲人,其他用戶運氣爛,整天抽到BUG,非洲人,我遇BUG我倒楣,然後您整天風涼話,請問這是一個管理員該有的心態和行為嗎? 你可以繼續打稻草人沒關係,我不會繼續在BUG不BUG的話題上回覆。-- 娜娜奇🐰鮮果茶(宇帆·☎️·☘️2020年3月21日 (六) 17:59 (UTC)
「其實想反對的人也不只我一個,只是那麼多人想禁止新手用內容翻譯,即使不合理也不敢反對」還有誰?不出聲誰知道啊。我不知道您以前有沒有手動翻譯過長條目,只要手動翻譯過長條目的人就可以非常容易理解到內容翻譯的制肘,如您能夠用內容翻譯來翻一篇約2、3萬位元組的英維GA而沒有遇到任何障礙的話(當然條目出來也要沒有任何問題,可以當選GA的),那我就相信內容翻譯有用。不然,以我個人經驗,我打開內容翻譯一分鐘就馬上放棄了,這麼難用的工具還要讓新手去用,請問遇到問題時要找誰去幫忙解決?您要擔起這個責任嗎?如果不能的話,就不要荼毒新手,至少手動翻譯可以讓新手更早接觸到維基代碼,而不是一直困在視覺化編輯裡,停滯不前。—AT2020年3月21日 (六) 18:17 (UTC)
(:)回應:1.要表態不只是加一個支持或反對模板,應該看實際意見和理據,而且只貼一個模板然後加一個簽名,在共識的形成過程中,一點意義都沒有。您看上面有很多用戶提出不同的替代方案和解決方案,全都被無視了。例如有用戶建議改用 Mediawiki那個站的翻譯工具,覺得非常好用,結果被無視。有幾個用戶提到讓用戶發到草稿空間,而非直接禁用,也被無視。幾個管理員努力幫忙解決了提案所提到的問題,即提案理由已消失,但這些解決方案也都被無視了。提出這些替代方案和解決方案的用戶,即使不是反對方案,也可視為不完全支持提案,支持者又未有好好回應及處理,顯然不能以點票形式去判斷為共識明顯。2.上面有用戶大聲指內容翻譯出現公式上下亂跳和無法發布到草稿,經我驗證都是誇張失實,我只能善意推定那只是用戶個人電腦設置問題。3.我上面通過驗證的方式,試用內容翻譯驗證用戶所聲稱「不能發布到草稿」,就已輕易地把很長的外文條目發布到草稿空間,格式和模板等都很完整,餘下的工夫就只是改一下那些機譯的語句,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比我直接查字典省了很多工夫。4.現在妥協方案是讓新手發布到草稿空間,大不了就是走o7,六個月後由機器人提刪,不明白為甚麼連新手的草稿也看不順眼,連草稿也要禁止。--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22日 (日) 03:05 (UTC)
您沒有回應到我的疑問。而且,在我看來要求新手在一開始就使用機翻是一個錯誤,翻譯應該靠自己逐字逐句研究,而不是倚賴機械,如果只能靠機翻才能寫條目的話,我會建議那些人不要翻譯條目,以免降低條目質素,甚至是翻錯。至於方案問題,我認為可以通過投票解決,將各方案放進投票選項裡頭,加上這些方案都是對內容翻譯施加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不構成所謂「反對」,也就是說真正反對對內容翻譯施加任何限制的我目前只看到您。另外,我希望您可以翻譯GA就是希望您體驗這樣的問題,從您寫的條目來看,大多也是小作品,沒有遇到問題也不奇怪,但是翻長條目您遇不到問題才怪。最後,草稿方案我認為仍然沒有解決到問題,例如由誰去作出指導,您總不能要求所有人走去善後一些支離破碎的內容,結果都是刪的話,那手動翻譯的穩定性以及眾多用戶皆能作出指導在這方面就贏很多了。—AT2020年3月22日 (日) 08:46 (UTC)

來自開發者的回應

User:Pginer-WMF在T246383對此作出回應,回應翻譯如下:

我們對於為中文維基百科修改wmgContentTranslationUnmodifiedMTThresholdForPublish閥值持開放態度,我們也為泰盧固語和印度尼西亞語維基百科做過同樣修改。但我希望能進一步了解在中文維基百科上關於內容翻譯的情況。

根據以下數據,中文維基百科上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的刪除比例比不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比例低很多:

最近(2020年1月至3月) 上個季度(2019年10月至12月) 去年(2019年1月至12月)
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的刪除比例 4.9% 5.6% 7.9%
不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的刪除比例 8.9% 12% 13%

根據以上數據,在中文維基百科上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比不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有約兩倍存留率。

並且,中文維基百科上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的刪除比例和其他語言比沒有太大差距。去年(2019年),維基百科上使用內容翻譯的所有語言,總體刪除率為: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為5%,不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為11%。

根據以上分析,我不是很清楚為什麼中文維基百科認為翻譯質量問題是內容翻譯工具的主要問題。禁止使用內容翻譯反而可能導致中文維基百科上的條目刪除率上升。

但是,數據只能說明一部分問題。如果能進一步了解社群正在遇到哪些問題將會對問題排查非常有益。

以上為來自開發者的回應。所以以翻譯質量為由禁用內容翻譯理論上不成立。內容過濾器的問題應該已經由Xiplus閣下修復。各種Bug的話畢竟是測試功能在所難免,如果遇到問題,可以的話請在Phab開工單,您不開工單沒開發者會知道這個問題。所以請社群在考慮以上統計數據後再進行討論。

祝編安。--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0日 (一) 16:41 (UTC)

還有,根據最近更改的數據,過去30天內由新手或初學者用內容翻譯創建的條目沒有被刪除。過去30天所有用內容翻譯創建的條目也沒有被刪除所有被機器學習判定可能有問題和也許惡意的編輯,我認為翻譯上還過得去,各位可以自行查看並作出自己的判斷。(我不確定最近更改會不會不顯示已刪除條目,但我根據最近更改會顯示已移動頁面判斷應該會顯示。)我請各位聲稱新手使用內容翻譯「造成了大量機械翻譯條目」拿出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現在所有的數據都不支持各位的論據。--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5:09 (UTC)
@VulpesVulpes825:條目刪除後,該頁面的所有編輯都會從最近更改消失。--Xiplus#Talk 2020年3月31日 (二) 06:40 (UTC)
根據以上數據,我(-)反對這個提案。--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5:27 (UTC)

在過去120天內,使用「G13 翻譯拙劣」刪除的頁面數有106個,平均一天1.13 0.88個,似乎不是很多。稍後統計是否由CX建立的各有多少。--Xiplus#Talk 2020年3月30日 (一) 23:41 (UTC)
等一下,應該是平均一天0.88條吧?如果這樣的話,即使假設全部都是CX建立的話也很低啊。況且肯定不是全部CX建立的吧。--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4:46 (UTC)
是...分子分母放反了。--Xiplus#Talk 2020年3月31日 (二) 05:54 (UTC)
統計了過去120天內使用G13刪除的頁面有106個,其中9個頁面無法檢查建立日誌,剩餘97個能有效做統計的條目中,使用內容翻譯建立的29個(30%),沒有使用的為68個(70%)。--Xiplus#Talk 2020年3月31日 (二) 06:47 (UTC)
那麼意思就是120天內平均每天刪除由內容翻譯創建的條目為0.24,這個應該不算大量吧?--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7:45 (UTC)
將「用內容翻譯所建立的條目」與「不用內容翻譯所建立的條目」來比較,似乎沒有考慮到後者包含許多「非翻譯條目」,而「非翻譯條目」可能涉及低關注、侵權等等其他刪除原因。--Hjh474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1:18 (UTC)
沒錯,正因為翻譯條目較無侵權等問題,所以不能用「用內容翻譯所建立的條目」與「不用內容翻譯所建立的條目」相比,後者會被翻譯以外的因素墊高刪除率。細節如下方Temp3600、XiPlus兩位前輩所言。--Hjh474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8:08 (UTC)
(!)意見:我上面早說過提案人所提到的問題根本不存在,只是人云亦云,反對者即使想反對,又不敢出來表態,社羣是看到加了「反對模板」,才能理解是反對。因此有意見,應該明確出來反對,因為太間接表達異議是會被無視。--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31日 (二) 05:17 (UTC)
  • (:)回應: 開發方的統計有偷換概念之嫌。內容翻譯的頁面問題在於翻譯質素過低,而不是主題不適合收錄。而許多廣告則直接在主空間建立,自然用不著內容翻譯,且推高了刪除比例。要比較的是內容翻譯的頁面建立後,有多少需要其他編輯大幅修正,而普通翻譯又有多少條目需要其他人來善後。比較刪除比例並無意義。--Temp3600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6:41 (UTC)
也不算偷換概念,畢竟大統計無法區分不用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中哪些是翻譯條目。但這個刪除比例是有意義的,這說明中文維基百科上的刪除比例與其他語言相同,沒有異常。但請閣下拿出證明「內容翻譯的頁面問題在於翻譯質素過低」的證據。Xiplus閣下給出的數據顯示120天內平均每天刪除由內容翻譯創建的條目為0.24。至於需要其他編者對內容翻譯條目進行「大幅修改或者善後」,根據最近30天由內容翻譯創建的條目,我認為只有10條左右可能需要擴充至乙級比較好。但是這樣的話中文維基百科上小作品級的條目中由內容翻譯所創建的條目所占比應該也和刪除比例一樣比較低。如果可以的話,請閣下拿出數據證明自己的觀點,祝編安。--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7:45 (UTC)
略為同意Temp3600的說法,Pginer-WMF提供的數據只能與其他維基比較來得出「中文維基的內容翻譯條目沒有比較高的刪除比例」,但無法跟中文維基上不用內容翻譯的條目比較來得出「內容翻譯與不使用相比刪除比例較低」這一結論,因為不使用CX的刪除理由有更多種,若要比較應該限於因翻譯關係而已刪除(例如CSD G13),所以我在上方提出以CSD G13刪除的條目中,有無使用CX的比例,得到「絕對數量來說是比較少」這個結論。但更好的數據應該是,「被G13且使用CX的條目數 / 使用CX的條目數」與「被G13且無使用CX的條目數 / 無使用CX的條目數」兩相比較才能知道「使用CX是否會增高G13比例」這一結論。--Xiplus#Talk 2020年3月31日 (二) 08:00 (UTC)
前述4個數量中,無使用CX的翻譯條目數較難以統計。--Xiplus#Talk 2020年3月31日 (二) 08:03 (UTC)
從上述的數字可以肯定的是:g13的的數字很低,即「內容翻譯」導致條目不符合收錄標準的問題並不嚴重。我過去刪去了約9000個頁面,但確實甚少g13,因此「內容翻譯」造成條目低劣的觀點並不成立。--蟲蟲飛♡♡→♡℃留言 2020年3月31日 (二) 08:15 (UTC)
我覺得Pginer-WMF的意思就是,中文版在內容翻譯工具生產的頁面方面,被刪除的比例和其他語言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其他社群都不是問題,同樣不是問題的中文版為何要限制這個工具的使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3月31日 (二) 09:21 (UTC)
我認為其意思是,被刪除的比例和其他語言沒有什麼不同,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會因為翻譯質量和產生大量機器翻譯條目為由要求限制這個工具的使用。但這也只是我的見解。閣下可以在T246383中留言詢問。--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9:54 (UTC)
  • 意料之內,之前我在這串裡頭貼了印尼語維基的情況,也是本地有了共識,提交後發現有這類數據。直接非自動確認即可不是嗎?英語維基也可以。其實那個單太過複雜,所以容易混淆?Camouflaged Mirage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9:25 (UTC)
單也不是複雜,就是開發者希望不希望徹底關閉內容翻譯而嘗試溝通直到雙方妥協。此提案最初因為新用戶會用內容翻譯生產大量機器翻譯條目,而希望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但是現在的數據,特別是G13數據,無法證明新用戶會用內容翻譯生產大量機器翻譯條目。而且,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這個決議目前無法在技術上實現,非自動確認用戶還是可以發布至草稿頁。--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09:54 (UTC)
還有,各位可以換個思路,內容翻譯不就是個很好的蜜罐嗎?還帶編輯標籤,幫你快速識別翻譯條目。一天也沒幾個用內容翻譯產生的條目,各位巡查員稍微注意一下帶內容翻譯標籤的編輯不就行了嗎?限制新手使用工具反而讓巡查變得麻煩。--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10:01 (UTC)
說到底,還是中文維基要不要接受機翻的問題。沒錯那些條目的主題值得保留,可是要我來校對,等於要我全文重譯一次呢。--Temp3600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11:37 (UTC)
內容翻譯出來的條目的被刪率較低是很正常的,因為翻譯過程有很多程序,能夠成功達到所有要求翻出來理所當然應該都是沒有多大問題,一般翻譯率被刪率較高是因為只需要點擊發佈就可以直接發出來了,就算錯漏百出也沒有發不到的問題。關鍵在於,內容翻譯的過程本身有太多結構性問題,導致一般用戶(尤其是新用戶)要掌握這個工具非常困難,讓我來形容的話就是難用難出,能出得到來的都不會太差,但是這是否代表這工具適合新手使用?不是。適合新手的工具應該是易用易出的,過多制限反而會讓人卻步,這跟先發佈再改有很大的差別。—AT2020年3月31日 (二) 10:04 (UTC)
誒,如果工具適合新手使用,沒有結構性問題,也就不會一直在測試功能中躺著了。但這也是為什麼內容翻譯需要測試,並且需要很多人來測試。--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10:19 (UTC)
除了諸位所言,內容翻譯被刪率較低的另一原因可能是中文維基社群「忍痛打撈」的能力特強。各種打撈裡面,覺得打撈機翻最是讓人難以開心,有些人老是機翻,讓另一批人辛苦打撈,「條目你在創,內容我在寫」之感慨…… 囧rz...--Hjh474留言2020年3月31日 (二) 12:20 (UTC)
既然是測試中,那就更應該限制新手使用,進行測試的目的就是要改善,要改善就需要用戶反饋,您要讓新手來反饋嗎?容許本來就不熟維基代碼的用戶去試用內容翻譯本身已經是減低了他們學習得到維基代碼的機會,而且還要是一個充滿缺陷的內容翻譯?要測試沒有問題,但是反饋責任應該讓一般用戶來負責,而不是測試為由放任新用戶使用,這得不到反饋的可能之餘,更是嚴重打擊新手學習編寫維基的進度。—AT2020年3月31日 (二) 16:16 (UTC)
第一,我不是內容翻譯的開發者,「您要讓新手來反饋」我理解成「開發者要讓新手來反饋」。至於放任新用戶使用,很可惜,測試功能extension目前沒有根據用戶組限制那些測試功能可以被其使用。至於拿不到反饋,其實內容翻譯的錯誤日誌應該是被伺服器記錄下來的。我真心建議各位把訴求改成不要在中文維基百科上默認對所有用戶開啟內容翻譯測試功能比較好,就像flow測試一樣。—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4月1日 (三) 00:09 (UTC)
@VulpesVulpes825:預設是開啟的?我記得我有嘗試註冊過新帳號,內容翻譯似乎是需要自行開啟的測試功能。--Xiplus#Talk 2020年4月1日 (三) 00:28 (UTC)
退一步來說,我不知道技術上可不可行,至少新用戶點擊內容翻譯時,應該顯示提示信息說明內容翻譯仍然是一個測試工具什麼的,並且提供手動翻譯的選項,這樣比較可行。—AT2020年4月1日 (三) 11:32 (UTC)
@ATMediaWiki:Cx-beta-desc,偏好設定的功能說明文字。--Xiplus#Talk 2020年4月1日 (三) 13:21 (UTC)
很好。這個應該先改。—AT2020年4月1日 (三) 13:40 (UTC)
剛剛登了非自確帳號User:嚶,滑鼠懸停右上角「我的貢獻」,以及點進去,都確實是有這一連結的。—Rowingbohe♬ 討論·簽名·台州專題 2020年4月12日 (日) 14:24 (UTC)
  • 試問上方持反對意見的,您知道我們巡查員看內容翻譯條目有多難受麼?隨便一個地方就能冒出一個奇怪的空格,括號後也好,句號後也罷,這還是那些比較注意質量的新用戶的翻譯,有些用戶甚至沒有管過那些奇怪的句中空格,直接發到條目空間裡面,如果巡查員稍微不負責任,G13的概率很高。同樣,我在一周前使用內容翻譯的時候,不堪VE的困擾,想發到草稿裡面換用原始碼,再次出現被AF擋掉而不說明原因的問題,也就是說,Xiplus的修正,並沒有完全起到效果,仍然會有被AF擋住而原因不明的問題。綜上,我仍堅持禁止新手使用內容翻譯工具。此舉並非是歧視用戶,而是方便新手,不讓新手的努力因為不明AF或者G13而付諸東流,相比之下,手工翻譯由於可以自由切換於VE和原始碼之間,其事實上對新手熟悉原始碼編輯更為有利,並且在User空間或者Draft空間下的原始碼可供社群檢視,幫助找出問題所在,同時,所有被AF擋掉的編輯都會留下詳細的過濾器日誌,而過濾器日誌無疑是對新手給予幫助的最有效的信息。同時,我強烈(!)抗議基金會的開發人員為了強行將內容翻譯工具保留,將不具備可比性的兩組數據用以比較,偷換概念,將內容翻譯的刪除數量與其他類型的刪除來比,顯然是在混淆視聽。另外,我認為出現內容翻譯工具所建條目刪除量低的原因,並非其比手工翻譯更為優越,而是大部分普通編者採用手工翻譯,造成手工翻譯條目本身就較多,而採用內容翻譯工具的條目也因為不明AF或是宇帆所遇到的發布障礙,一部分並沒有被發布,成功發布的,只是內容翻譯條目的一小部分,這樣這種奇怪的數據便能夠被理解了。# SteepPeak 2020年4月1日 (三) 11:09 (UTC)

新BUG:「正在加載保存的翻譯...」無限加載

目前有至少2名用戶於#wikipedia-zh-help 連線回報表示,他們在最近使用內容翻譯時,無法正常加載原有已保存的翻譯,在此,我希望社群能認真考慮內容翻譯工具的去留問題,以前出現無法發布,還可以使用VE把內容或多或少的複製過來,現在這個BUG已經使得用戶無法讀取先前的編輯了。# SteepPeak™ 2020年4月4日 (六) 16:40 (UTC)

相關內容可見Telegram群內消息,起始位置為:[4]# SteepPeak™ 2020年4月4日 (六) 16:40 (UTC)

上方娜娜茶的無法發布就是警訊了,社群全當耳邊風。請參考澳洲航空72號班機事故,根據空中浩劫報導,澳洲航空72號班機在空中數次失速墜落,雖然最終成功降落,然而機上的任何儀器到倒茶單位手中皆無法復現飛機作業系統的BUG,甚至相同飛機飛到相同出事空域都沒有重複發生該BUG。 然而數個飛行員表示,該款飛機多次出現類似BUG。 也就是說,一個BUG一直無法復現並非沒有BUG。 這澳洲航空72號班機事故根本就非常像

  • 澳洲航空72號班機在空中因為軟體BUG導致數次向下墜落
    • 上方娜娜茶等人內容翻譯無法順利發布
  • 澳洲航空72號班機駕駛努力控制飛機最終順利降落
    • 上方娜娜茶等人努力DEBUG花很多時間才順利發布
  • 飛安會嘗試使用飛機的部件試圖重現BUG,但都 無法重現
    • 蟲蟲飛嘗試根據娜娜茶等人描述,但都 無法重現BUG
  • 飛安會派飛行員以相同飛機嘗試飛到相同空域,但此時飛機一切正常,什麼事也沒發生
    • 蟲蟲飛嘗試翻譯相同草稿,但此時內容翻譯一切正常,什麼事也沒發生
  • 澳洲航空68號班機事故澳洲航空71號班機事故
    • SteepPeak等人報告有其他人遇到類似問題
  • 飛安會建議空中巴士A330軟體要儘可能避免此BUG
    • 中文維基不管此BUG,試圖導致新手「墜機」

雖說內容翻譯出BUG不會導致飛機墜機,但會導致新手十分困擾,甚至可能就嚇跑新手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0.217.155.164對話貢獻)於2020年4月4日 (六) 17:03 (UTC)加入。

BUG整理

以下為此討論進行中,各用戶回報的BUG,可能可以提供開發者參考:

  1. 無法準確地指出過濾器的錯誤訊息
    phab回報有修復phab:T123912
  2. #新BUG:擴展標籤問題
    Xiplux報告可以有條件重現
  3. #根本沒有解決錯誤無法顯示的問題
    問題多個用戶遇到,但皆無法準確地重現。 可能可以給phab一個feedback
  4. #新BUG:「正在發布...」無限發布
    問題多個用戶遇到,但皆無法準確地重現。 可能可以給phab一個feedback
    #最近又試了用「內容翻譯」工具
  5. #新BUG:「正在加載保存的翻譯...」無限加載
    問題多個用戶遇到,但皆無法準確地重現。 可能可以給phab一個feedback
以上,歡迎補充--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4月19日 (日) 14:26 (UTC)

提議:先修改系統界面

XiplusWhitePhosphorusCdip150 已公示7天,未有異議,視作通過。有勞管理員進行修改,謝謝。--SCP-2000 2020年5月11日 (一) 09:55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既然內容翻譯是手工啟用的,而且存廢爭議還在繼續,沒有共識,那麼可以先折中一下,改一些系統文字:

一個快速將頁面翻譯成您使用的語言的工具。從您的貢獻頁面開始翻譯,並通過我們特別為翻譯工作設計的並排式編輯器編輯它們。一些工具可能只對特定語言可用。
機器翻譯僅供參考。我們強烈建議您用自己的語言來編寫內容,避免直接引用機器翻譯結果。
請閱讀此文章了解翻譯的基本事項,並閱讀此篇文章來了解翻譯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如果您滿意這個結果,請按「發布」。
請注意:「內容翻譯」工具目前尚待完善,其中編輯的內容通常不適合直接發布。為保證條目質量,建議您點擊「發布」左邊的設置按鈕,將「發布目標」設置為「個人草稿」或「社群草稿」,並在發布後使用其他編輯工具完善內容和格式,符合條目標準之後再移動到正式條目。
  • 如果誰有閒心,可以再寫一篇文章,概括一下內容翻譯工具的「罪狀」,加到提示信息中。
--高文海留言2020年4月13日 (一) 08:57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討論:是否投票表決的討論

(*)提醒新方案已提出,請至#討論折衷方案:是否將機器翻譯閥值變嚴至70%#提議:先修改系統界面討論,或彙整BUG至#BUG整理以方便Phab修復。 敬請參與上述提到的討論。 雖主要議案無法執行,但前述幾項討論有助於盡可能地解決問題。--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4月24日 (五) 18:01 (UTC)

否決,不執行投票:

由於技術限制,即使投票通過也不會採納,故此投票無效。--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4月24日 (五) 17:55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根據MediaWiki:Gadget-Wordcount.js小工具指出討論已經達將近三萬漢字,總字數也五萬字了,各方極度堅持自己的觀點,再繼續下去會追上之前的七萬漢字關注度討論,根本不是辦法,建議開啟投票表決凝聚共識。--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4月19日 (日) 07:36 (UTC)

(※)注意:既然有很多人支持,就通過吧﹗不要開了投票代替討論的風氣。--蟲蟲飛♡♡→♡℃留言 2020年4月22日 (三) 14:53 (UTC)
@蟲蟲飛:問題是這個「通過」疑似被phab當假的啊。 如果有個投票結果是不是更有說服力一些?也有可能投票結果跟上方「疑似共識」結果相反阿。--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4月22日 (三) 14:59 (UTC)
我只想最後再重申一遍,「禁止非自動確認用戶使用內容翻譯工具」目前技術不可行,即使通過了也可能會因為配置更改的限制在Phab遭到拒絕。--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4月23日 (四) 07:30 (UTC)
如果插得進去
mw.util.addCSS('\
   #ooui-php-342,\
   #ooui-php-343{\
      display:none;\
   }\
')
應該可以讓它完全無法開關--Sun00217SPA for Sunny002172020年4月23日 (四) 10:49 (UTC)
我再(...) 吐槽(!)抗議為何不能按照本地通過的共識更改。配置更改的限制這個為拒絕理由有點無奈。Camouflaged Mirage留言2020年4月23日 (四) 11:05 (UTC)
您可以貢獻代碼,把相關的配置更改限制取消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4月24日 (五) 02:34 (UTC)
+2權限者及系統管理員有權力及義務依照配置更改的限制拒絕貢獻的代碼。--Xiplus#Talk 2020年4月24日 (五) 02:52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A2569875我想得到「配置更改的限制」的詳細説明,我完全看不到有任何prohibit的理由。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28日 (二) 10:04 (UTC)

@Xiplus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28日 (二) 10:08 (UTC)

討論折衷方案:是否將機器翻譯閥值變嚴至70%

技術員因,失敗:

由於技術限制,如中文無法準確判定70%,故此方案佈屬會導致許多BUG,故將被取消佈屬。--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5月11日 (一) 10:48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上方有動議討論設定wmgContentTranslationUnmodifiedMTThresholdForPublish減少機器翻譯閥值至70%以解決問題。 因此此討論希望針對這個議題達成共識。--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4月24日 (五) 17:55 (UTC)

真的不能ban的話,能不能改成0%至50%之間的數值?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28日 (二) 10:05 (UTC)
其實沒差多少,老實說。還是爛翻譯,只是要完全爛掉還是部分爛掉問題。我個人認為沒多大必要。這個類似蛀牙,要拔牙才能一了百了,補牙這類只是止痛,但是現在是牙科醫生說不給拔掉,所以還是需要飽受牙痛。50%痛與70%痛沒差,還是痛。這樣比喻希望了解。但是牙齒完全爛掉以及70%爛掉就有不同了,一個完全吃不消,一個勉強還能苟且偷生,所以希望社群可以討論一個合理數量,起碼我們巡查員可以在能力範圍內改善的數值。Camouflaged Mirage留言2020年4月28日 (二) 13:29 (UTC)
如果想達到0%的話,可以設定ContentTranslationEnableMT為關閉,而個人認為暫時設70%即可。--SCP-2000 2020年4月30日 (四) 06:13 (UTC)
誰可以設置?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6:15 (UTC)
開發者啊。這可以直接禁止機器翻譯。--SCP-2000 2020年4月30日 (四) 06:21 (UTC)
我的想法是:可以設置機器翻譯閥值為0%或一些極低的比率,使工具現實上不可能正常運行(除非有奇蹟)。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6:14 (UTC)
可能會被配置更改的限制條款Changes to use unsupported technologies, or abuse them in unsupported ways拒絕--Sun00217SPA for Sunny002172020年5月2日 (六) 04:35 (UTC)

由於機器翻譯閾值無法對沒有詞邊界的中文進行正確檢測,造成已經過人工校對的翻譯也無法發布的情況。已部署的減少機器翻譯閾值至70%將會被回退,祝編安。--VulpesVulpes825留言2020年5月11日 (一) 08:19 (UTC)


因技術員因,失敗。見「2020年5月11日 (一) 08:19 (UTC)」的留言「由於機器翻譯閾值無法對沒有詞邊界的中文進行正確檢測,造成已經過人工校對的翻譯也無法發布的情況。已部署的減少機器翻譯閾值至70%將會被回退」。-- 娜娜奇🐰楓香花茶(宇帆·☎️·☘️2020年5月11日 (一) 10:48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其他的一些想法

Xiplus技術上有沒有可能用過濾器阻擋經「內容翻譯」工具進行的編輯?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28日 (二) 10:28 (UTC)

這樣類似GAME,等等基金會行動。開發人不給,我們這樣走偏門,危險。Camouflaged Mirage留言2020年4月28日 (二) 13:31 (UTC)
Camouflaged Mirage當社羣確實存在如此急切的需要以維護維基百科的品質的話,一切技術上可行的方法都要考慮。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6:06 (UTC)
(!)意見:禁用或限制某些工具的使用,是不能提高條目質素,而且不符合邏輯。要提高條目質素,可以鼓勵更多人參與dyk等條目評選,集思廣益。動員令也是很好的活動,能有效提高條目的質和量。其他所有增加寫條目的限制,或者禁用工具等方法都不能提高條目質素。--蟲蟲飛♡♡→♡℃留言 2020年4月30日 (四) 06:14 (UTC)
維護維基百科的品質的方法並非只有提高條目質素。另一個方法是防止低質條目的建立,雖然消極,但是有效。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6:18 (UTC)
  • 最好的提高條目的方法是多做站務,多巡查,然後多動手改善;有空時多指導新手寫條目,或者多參與維基活動指導更多新手。如果有意參選管理員,巡查員的巡查經驗就更寶貴,更值得社羣欣賞;客棧貢獻的意義不大。--蟲蟲飛♡♡→♡℃留言 2020年4月30日 (四) 06:31 (UTC)
難道現在並非「一切可行方法皆無效」?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4月30日 (四) 09:05 (UTC)
  • 開發者其中一個拒絕原因是「不同意把條目寫得差歸因於內容翻譯」,要提高條目質素,多巡查,多動手改善條目才行,而不是熱血批量提刪,而提刪的誤判越多,也會令巡查員的貢獻貶值。因此,指導新手寫條目和動手幫忙改善條目是提高條目質素的最有效的方法。--蟲蟲飛♡♡→♡℃留言 2020年4月30日 (四) 09:13 (UTC)
開發者並非全知全能,亦非無謬誤。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長夜 2020年5月1日 (五) 00:42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研討如何判定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的版權中的遇到的多個問題(方針問題)

user:Gluo88有在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提出版權問題, 轉貼如下:

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但該外語內容也被他人翻譯後放到某中文網站, 使得本人作品被標識為侵權,應該如何處理?

討論的背景-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5]
其它人以後也可能遇到此情況,希望能在這裡解答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Wolfch (留言) 2020年11月26日 (四) 04:25 (UTC)

如果是這樣,那不應被表示為侵權,我想維基百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Fire Ice 2020年11月26日 (四) 05:02 (UTC)
CC-BY-SA-3.0要求署名,在存在明顯相同表述且發表時間晚於該作品時聲稱獨立翻譯本身即違反CC-BY-SA。-Mys_721tx留言2020年11月26日 (四) 05:34 (UTC)
回復: 查了CC-BY-SA-3.0「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CC_BY-SA_3.0协议文本”,
1. 我的用戶名是和我的上傳版本相連的,可看做署名。沒有署名, 按照該協議並不不構成侵權. 如能證明是我上傳版本,只需要另外在討論頁補充署名。
2. 在CC_BY-SA_3.0協議文本並沒有看到「發表時間晚於該作品時聲稱獨立翻譯」是侵權, 按該協議沒有排除: 如原來不清楚聲明的要求, 得知後可以補重聲明。以此控侵權是稻草人論證
  • "CC-BY-SA-3.0要求署名,在存在明顯相同表述且發表時間晚於該作品時聲稱獨立翻譯本身即違反CC-BY-SA。"是錯誤得斷言。CC-BY-SA-3.0只是要求對自已翻譯署名,沒有說忘記署名或不知道需要署名時,不能補充來源和署名。CC-BY-SA-3.0也沒有規定署名方式,並沒有說新編輯上傳到維基所關聯的用戶名不能看做署名, 儘管維基建議在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但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即可)。
3. 「根據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協議,「相同方式共享」指你翻譯後出來的作品,都仍然是依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發布,「著作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著作權聲明」 據此, 所提到的那篇文章和我類似的段落也沒有版權啊。以隱含該網站有版權來提控侵權是稻草人論證。 請回復。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6日 (四) 17:13 (UTC)
User:Gluo88所作翻譯發表時間晚於所標註來源,卻存在完全相同的表達方式,是為抄襲。此時User:Gluo88聲稱其作品為原創直接違反了CC-BY-SA署名要求。無效的版權所有聲明顯然不是沒有版權。-Mys_721tx留言2020年11月26日 (四) 18:43 (UTC)
回復: 關於柯里悖論 討論: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11月19日
-Mys_721tx
1. 在討論頁中解釋這是我的翻譯時我用「中文原創」來指明是這我的獨立翻譯, 你提「原創」的方式有誤導性的解讀和斷章取義之嫌疑 (當時你不但沒有回應 我提到的這是我的翻譯, 還用了「無稽之談」這樣的過激語言。 還是其它管理員看了兩篇文章,認為可能沒有侵權。 另有管理員回應了翻譯WIKI同樣的英文是可以的, 提供連結,並可查到: 「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且能證明原本是來自維基百科,」, 我目前已經滿足這個要求。 )。當時我討論頁的第一句是「本人是參照wiki英文版curry's paradox 和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curry-paradox/, 用google translate 和手工修改」,之前「沒有看到你提的文章」,然後用「中文原創」來解釋這是我的獨立翻譯? 你沒有針對性回應。
2. 我已解釋為什麼是我的用戶名署名,(我的用戶名是和我的上傳版本相連的),並且按其它維基人提供信息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已在討論頁署名。以此控侵權是稻草人論證,但你沒有針對性回應。
3. 翻譯WIKI同樣的英文表達方式是相近,但不是"存在完全相同的表達方式" ,不是複製,可請其它管理員來判斷? (註:後面其它維基人鑑別,認為兩篇文章不同。 )但你沒有針對性回應。
4. 你仍沒有正面回應: 我在CC_BY-SA_3.0協議文本並沒有看到不允許「發表時間晚於該作品時聲稱獨立翻譯」。 以此控侵權是稻草人論證
5. 無效的版權所有聲明顯然是沒有版權,所以你提到的那篇文章,沒有版權. 據此我的條目沒有侵權。 但你(Mys 721tx)仍沒有正面回應關鍵:你提到的那篇文章是否有自己的版權? 以此控侵權是稻草人論證 --Gluo88留言2021年1月21日 (四) 23:31 (UTC)
6. 用戶花時間義務做貢獻,新手不熟,管理員應該有幫助心態,如(1)不該用過激語言(如:「無稽之談」),(2)也參考其它多位管理員的看法, (3)認真正面回應核心問題(是否侵權)(4) 你可看看近來它用戶在你的討論頁的留言。 討論用不應曲解,過分主觀不尊重其他管理員意見,用不禮貌語言,避開關鍵問題,繞者談,不正面回答,只為了爭個輸贏的方式, 花費許多人不必要的時間, 包括多名管理員的時間。 --Gluo88留言2020年12月10日 (四) 03:54 (UTC)
7. 見詳細比較-Talk:柯里悖論#本條目是否侵權的版本比較: 比較 1:第三網站-被報侵權版本 , 比較2: 維基英文的google tranlator翻譯-被報侵權版本 --Gluo88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18:00 (UTC)
補充說明一下, Gluo88提出的問題可能是和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11月19日中, 提報「柯里悖論」侵權一事有關。--Wolfch (留言) 2020年11月26日 (四) 06:00 (UTC)
謝謝幫助補充說明, 我是新手, 不清楚如何「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的注意事項, 正在學習。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6日 (四) 17:17 (UTC)
才注意是您幫助我把問題轉到此處,使得能繼續討論。 多謝您了user:Wolfch。當時我沒有注意到應該在此頁討論,抱歉讓您多花時間。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6日 (四) 22:47 (UTC)
感覺目前和User:Mys 721tx難已溝通,從侵權討論頁和我上面問題和他得答覆可能看出來, 希望這個條目的審查由其它 管理員來判斷

從上面回復看出: 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 應該如何做才能使得本人作品免於被誤報標識為侵權

討論的背景-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6]
其它人以後也可能遇到此情況,希望能在這裡總結解答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然後轉到「維基百科:著作權常見問題解答」

  • 根據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協議,「相同方式共享」指你翻譯後出來的作品,「著作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著作權聲明 。 這類作品應該沒有自己的版權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 沒有侵權問題。 下面只是為了免得誤報?
  • 獨立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 要求署名。 問題: 用戶名是和上傳版本相連的,如果要進一步署名, 應該在那裡, 能給出例子嗎? 回答: 可以在編輯摘要裏寫明翻譯自某個外語維基百科,並附上URL,又或者在討論頁加上{{translated page}}。
  • 如果要「聲稱獨立翻譯」, 應該在那裡, 能給出例子嗎? 回答: 可以在編輯摘要裏寫明,或在討論頁寫明。
  • 用谷歌翻譯自某個外語維基產生的文本並不是谷歌的版權, 可以用在Wikihttps://meta.wikimedia.org/wiki/Wikilegal/Copyright_for_Google_Translations。
  • 如果發表後才知道要「聲稱獨立翻譯」, 這時「聲稱獨立翻譯」是否還有效? 按CC-BY-SA,沒有說是無效。 所以應該是有效。
--Gluo88留言2021年1月15日 (五) 16:59 (UTC)
可以在編輯摘要裏寫明翻譯自某個外語維基百科,並附上URL,又或者在討論頁加上{{translated page}}。--【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11月26日 (四) 17:58 (UTC)
謝謝 U:和平至上, 以後再新寫時我就知道了, 這個信息對其它新手也會有用的。--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7日 (五) 01:57 (UTC)
相關FAQ只適用於根據維基百科翻譯後發布於站外的卻沒有適當標示來源的內容。不適用於User:Gluo88在抄襲這些內容後宣稱作品為獨立翻譯的問題。-Mys_721tx留言2020年11月26日 (四) 18:43 (UTC)
1. Mys_721tx 文明用詞,「抄襲」是貶義,對應中性詞是「複製」, 而且只是你一人的主觀看法,沒有得到其它看過兩篇文章的管理員的支持。更重要是,按版權說明和其它Wiki的說明(見Poem 管理員:給出的 Wikipedia:著作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著作權問題。), 那個段落版權是wiki, 甚至「複製」wiki版權段落是可以的, 只是討論頁中說明即可你一直不回應「只是討論頁中說明即可」這個看來可行的方式
2. 如Mys_721tx有不同意見, 需要給出你的可信依據,如:版權說明等文獻的連結和段落等等。不能靠你的主觀斷言。
感覺目前很難和你User:Mys 721tx溝通, 更希望聽其它管理員的看法。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7日 (五) 01:30 (UTC)

如果從其他維基百科項目翻譯條目到第三方網站,再轉回這裡的話,可以參考Talk:西方Project的處理,不過需要確定其翻譯的內容原文應該和維基項目的原文高度相似,並補充說明。——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11月30日 (一) 01:19 (UTC)
本案不是簡單地轉回第三方網站。鑑於我在上文中已多次解釋,不在此贅述。-Mys_721tx留言2020年11月30日 (一) 06:11 (UTC)
上文中Mys_721tx的解釋被反駁後,並沒有回應反駁。從上面解釋被反駁可以看出Mys_721tx是誤判。--Gluo88留言2021年1月15日 (五) 02:41 (UTC)
複述User:Ohtashinichiro之留言:"在你找到[7]的內容編輯者並證明他不是如你一樣號稱的獨立翻譯之前,你的理據毫無看點。"自娛自樂請便。-Mys_721tx留言2021年1月15日 (五) 02:48 (UTC)
回復Mys_721tx如下:
1. 關於:"在你找到內容編輯者並證明他...", 可能找不出在維基案例中找出用此方法的先例,可行性極低。 你是管理員, 你也覺得這是合理的判斷該網站是否侵權的方法嗎? 也請大家回答。是否需開「互助客棧/方針」專題討論?
2. 關於你說和你引用認同的: 「自娛自樂請便, 你的理據毫無看點」, 我只能說, 敬請您參見Wikipedia:文明,敬請您文明禮貌用語!
3. Itcfangye 的發言也已經鑑定我的文本是英文條目翻譯得來的, 摘錄如下:(1) "此外,我將原英文條目丟進谷歌翻譯(記為A),並與前述來源(B)、Gluo88的翻譯(C)進行對比。所有B和C完全相同的地方,均與A亦完全相同。B和C不相同的地方,亦是B和A不相同的地方。Itcfangye"; (2) 「Mys 721tx:Draft:柯里悖論的首段與谷歌翻譯結果完全一致。我查閱了谷歌翻譯的版權聲明,谷歌翻譯是自由版權內容。Itcfangye(留言)」。 敬請其它維基人判斷是否同意Itcfangye這一發言? 是否應該按維基「假定善意」原則,認同翻譯的聲明,不應該惡意推定為抄襲?
--Gluo88留言2021年1月17日 (日) 13:51 (UTC)
  1. 回復 Vocal&Guitar:關於你提到的方法,"在你找到內容編輯者並證明他..." :可能找不出在維基案例中找出用此方法的先例,可行性極低,不是維基的方針。--Gluo88留言2021年1月17日 (日) 13:40 (UTC)
  2. 從討論中體會到,現行鑑別方法可採用機器翻譯後比較,聽取討論中多數人的意見。 如果對「是否足夠相似」還有爭議,可以將「兩版本的比較」放在互助客棧/條目中討論,可讓大家直觀地鑑定,聽取多數人的意見。--Gluo88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20:09 (UTC)
  1. Mys_721tx,討論中多數人都認為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時,你根本不應該反覆糾纏是否「全文照搬」或「獨立翻譯」, 這種情況下「獨立翻譯」或「全文照搬」都不侵權。 (見: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我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某網站上,註明版權所有,你們為何仍轉載我的作品到中文維基百科?)--Gluo88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19:43 (UTC)
  2. Mys_721tx你的「全文照搬」指控也不成立,下面的第2.1是其它維基人鑑定描述,指出兩篇文章有不同處,根本不可能是全文照搬。再有,很早就有維基人在疑似侵權討論種指出, 這種情況,但即使是 "全文照搬" 也不侵權: 見: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我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某網站上,註明版權所有,你們為何仍轉載我的作品到中文維基百科? 「實際上,...,(你)「著作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著作權聲明,.. 我們再將這些你的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 我們可以隨意且直接把你的翻譯作品轉載至維基百科上,而且無需得到你的同意(及無需知會你)」。但你不回應, 也不回應後來的多追問。只是不斷重複「全文照搬」, 這可能導致你後來被其它維基人疑似「惡意推定」。 請回復是否同意?--Gluo88留言2021年1月19日 (二) 23:25 (UTC)

谷歌翻譯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是可以複製回來,用在維基中文 - 沒有版權問題 (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該網站是沒有版權的)

討論的背景-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9]
希望新頁面巡查員和管理員(Mys_721tx),努力熟悉一下下面提供的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避免以後再誤判。從下面參考資料 1) 和 2)中可以看出:
1. 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該網站是沒有版權的, 新翻譯維基百科外文產生文本是不侵權的。
2。即使,以後有其它人真正「是全文照搬"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放到維基百科中文,也不侵權。
出了誤判不要緊,不懂也不要緊, 但要耐心仔細看看別人提供的如何判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WIKI信息, 虛心聽取他人意見, 回答要有理有據, 給出看法的來源根據何連結, 不能只是主觀武斷下結論。 見: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在整個新頁面巡查的過程中,請牢記住這一點:不要傷害新手。", "做到假定善意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 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和這裡的新文本類似,就不理會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主觀的重複地假定新文本是抄襲, 違反了「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是不對的。 見: Wikipedia:文明 "不文明行為包括: 輕率魯莽地指控他人行為不當,說謊"。), 特別不要用如斷章取義(忽視是翻譯的聲明),稻草人論證(1.假定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有版權, 2. 假定抄襲),歪曲事實(斷言新文本是抄襲)和不回應主要問題等(邏輯謬誤)方法來討論。 用詞也應該文明禮貌, 錯了也應該回應承認 。 --Gluo88留言2021年1月11日 (一) 18:45 (UTC)
見下面參考資料:
1). 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且能證明原本是來自維基百科(或其他使用創用CC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網站)的話,我們可以隨意且直接把你的翻譯作品轉載至維基百科上」 --Gluo88留言2020年12月26日 (六) 15:39 (UTC)
2). Wikilegal/Copyright for Google Translations 請大家幫助確認。謝謝。 https://meta.wikimedia.org/wiki/Wikilegal/Copyright_for_Google_Translations "It is highly unlikely that Google gains copyright ownership when a person uses their software to make a derivative translation. I am unable to find any court rulings that would support that outcome." Conclusion Given the situation of a Wikipedian using Google to translate compatibly licensed content,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the use of that content on Wikipedia violates any Google copyrights. Assuming that any derivative copyright attaches, it is most probable that the Wikipedian would own it. Since the source material is presumably available by CC-BY-SA 3.0 or a similar license, the translated work would be safe for use on Wikipedia as long as its source is properly attributed. --Gluo88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03:00 (UTC)

總結討論結果 - 如何認定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而沒有版權? 如何認定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的聲明有效?

討論的背景-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10]

從下面可以總結, Mys_721tx的判為侵權的結論,被所有其它也做了比較和鑑定的維基人的否定:
1.Mys_721tx 主觀判斷為"是全文照搬",也被其它也做了比較和鑑定的維基人的否定。
1.1 下面的第2.1是其它維基人鑑定描述,指出兩篇文章有不同處,根本不可能是全文照搬.
1.2 Mys_721tx,並且不回應上面詳細的反駁,仍然多次只是重複"是全文照搬"的主觀判斷,不是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要求的「假定善意」, 而涉嫌為:惡意推定。(見: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在整個新頁面巡查的過程中,請您牢記住這一點:不要傷害新手。", "做到假定善意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 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和這裡的新文本類似,就不理會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主觀的重複地假定新文本是抄襲, 違反了「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 這是不對的)。 下文情況正是直接針對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 - 見: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谷歌翻譯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是可以複製回來,用在維基中文_-_沒有版權問題_(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該網站是沒有版權的)
2 . 多名維基人認定我的文本是英文條目翻譯得來的。 摘錄如下
2.1 上面Itcfangye 的發言也已經鑑定我的文本是英文條目翻譯得來的, 摘錄如下:(1) "此外,我將原英文條目丟進谷歌翻譯(記為A),並與前述來源(B)、Gluo88的翻譯(C)進行對比。所有B和C完全相同的地方,均與A亦完全相同。B和C不相同的地方,亦是B和A不相同的地方。Itcfangye"; (2) 「Mys 721tx:Draft:柯里悖論的首段與谷歌翻譯結果完全一致。我查閱了谷歌翻譯的版權聲明,谷歌翻譯是自由版權內容。Itcfangye(留言)」。 請您明確回復是否同意Itcfangye這一發言?
2.2 Googol19980904說:「可能未侵權,那篇博客或許也是從英文維基翻譯的。三篇文章都有些類似。--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11月19日 (四) 03:36 (UTC)」 見: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11]
3 . 多名維基人認定我的文本沒有侵權。 摘錄如下
3.1 YFdyh000 在上面指出:「我不認為需要惡意推定侵占一個維基百科條目站外譯本的版權。關於條目譯本的版權仍依照CC BY-SA,下一節已經提到了。」
3.2 Itcfangye 在你的留言頁明確指出: 「在這個案子中,原文版權所有者是英文維基百科,而urhur這個網站翻譯了英文維基百科的作品但並未得到英文維基百科的許可(在這裡,這一許可應當認為是以BY-CC-SA 3.0協議釋出並標註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然而該網站兩者都沒有),因此我認為這個網站本身即已侵權英文維基百科,故不應享受版權保護。祝安。Itcfangye(留言) 2020年11月29日 (日) 14:21 (UTC)」。 請您明確回復是否同意Itcfangye這一發言?
3.3 Itcfangye 和 SCP-2000 都認為沒有侵權。 「我(Itcfangye)與User:SCP-2000交流了一下,認為Mys 721tx給出的來源是基於谷歌翻譯的派生作品,因此與谷歌翻譯一樣屬於自由著作權,故不存在侵權問題。」見: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12]
3.4 Poem認為: "不算(侵權),但要標明翻譯者及出處:Wikipedia:著作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著作權問題。Poem(留言)" 見:柯里悖論疑似侵權討論 - [13]
3.5 上面 cwek 認為 「如果從其他維基百科項目翻譯條目到第三方網站,再轉回這裡的話,可以參考Talk:西方Project的處理,不過需要確定其翻譯的內容原文應該和維基項目的原文高度相似,並補充說明。」
4. 一種全文照搬也不侵權的特例: 退一步說,即使以後有其它人真正「是全文照搬"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既,你的指控的情況), 下節中已經詳細解釋, 這個版權實際屬於"WIKI",也沒有侵權,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非常明確地說明這一點。Mys_721tx這點非常重要,您對此點的理解有關以後你如何判斷類似情況是否侵權, 請您明確回復是否同意這一點
4.1 上面Fire Ice 認為: "如果是這樣,那不應被表示為侵權,我想維基百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Fire Ice 2020年11月26日 (四) 05:02 (UTC)"
4.2 見: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我翻譯了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某網站上,註明版權所有,你們為何仍轉載我的作品到中文維基百科? 「實際上,...,(你)「著作權所有」實際是無效的著作權聲明,.. 我們再將這些你的作品轉載到維基百科,只要在標明翻譯者及原文來源(包括在討論頁標示).., 我們可以隨意且直接把你的翻譯作品轉載至維基百科上,而且無需得到你的同意(及無需知會你)」
5. 從在我和UserMys_721tx都參於了客棧的三個專題(方針,求助,其它)討論中,我觀察到:UserMys_721tx發現討論中對他反駁不合理的之處,一定會反駁(甚至在其宣布退出討論後)。 但是,UserMys_721tx發現討論中對他反駁看來邏輯上合理的之處, 他選則不回應。 所以, 可能這個較長的討論中, 他也可能已經認識到,他的「侵權」判斷也是「一己之見」否定大多數人的意見, 只是心理上不願意認錯。
6. @Mys 721tx:君: 你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Mys_721tx濫權,任意封禁用戶 提到 Wikipedia:忽略所有鬧劇 "多數陰謀論配不上反駁;幼稚的誣陷根本就不用辯護;...鬧劇製造者的常用手段就是不停重複自己的觀點、歪曲或迴避正面回應回復者的理據或將話題扯開。" 是否能請您讀一讀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翻譯作品的版權問題 ,我們可以把其中內容一句句的討論? 以免你不斷重複「是全文照搬」「抄襲」「侵權」,迴避正面回應「兩文有不同」「我的版本和由維基英文翻譯的相同」 「該網站無版權-版權屬於維基」?
"看你是誰,維基百科人人平等的,但是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平等。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但是不被處理,甚至不可以被批評,那麼這個人就擁有不文明特權"
--Gluo88留言2021年2月5日 (五) 18:56 (UTC)

聲稱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並放到中文維基百科時,判定是否侵權中的遇到的多個問題和答案: (把已經討論了兩個多月試圖達成共識多個焦點問題明確列舉出來,理解有關以後如何判斷類似情況是否侵權, 以便以後移到客棧/方針的頁面討論修改, 按照Wikipedia:共識 討論修改,達成共識後移到有關方針的頁面中時,要點能清楚。)

  1. 如何認定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而沒有版權?
    • 用翻譯軟體從對應維基英文條目產生的文本與第三方網站的內容足夠相似就可以認定, "相似性鑑別"可採用疑似侵權討論中多數人的意見。 如果對「是否足夠相似」還有爭議,可以將兩版本的比較放在互助客棧/條目中討論,聽取多數人的意見。 (比如下面的鑑定法否足以認定:將原維基英文條目丟進谷歌翻譯(記為A),並與前述第三方網站來源(B)、維基中文疑似侵權條目的翻譯(C)進行對比。所有B和C完全相同的地方,均與A亦完全相同。B和C不相同的地方,亦是B和A不相同的地方。)
  2. 認定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而沒有版權時, 是否需要"找到第三方網站的內容編輯者,並讓表明他翻譯外語維基百科" 來證明?
    • 不需要,用翻譯軟體從對應維基英文條目產生的文本與第三方網站的內容足夠相似就可以認定。
  3. 如何認定聲稱翻譯外語維基百科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
  4. 如果維基人忘記署名或不知道需要署名時,而沒有在討論頁標明來源和署名, 應該如何處理?
    • 只需後來在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即可,而不是因侵權而需刪除的候選條目。"CC-BY-SA-3.0要求署名,在存在明顯相同表述且發表時間晚於該作品時聲稱獨立翻譯本身即違反CC-BY-SA。"是錯誤得斷言。CC-BY-SA-3.0只是要求對自已翻譯署名,沒有說忘記署名或不知道需要署名時,不能補充來源和署名。CC-BY-SA-3.0也沒有規定署名方式,並沒有說新編輯上傳到維基所關聯的用戶名不能看做署名, 儘管維基建議在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但討論頁補充來源和署名即可)。
  5. 判定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時的主觀思路。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要求的「假定善意」, 見:Wikipedia:新頁面巡查#禮貌待人:"在整個新頁面巡查的過程中,請您牢記住這一點:不要傷害新手。", "做到假定善意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別的網站用了維基百科外文產生的文本,和這裡的新文本類似,是否應該按「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認同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 ?
    • 是應該按「做到假定善意」這一原則認同作者獨立翻譯的聲明(特別是討論中多數人都認為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是從維基英文條目翻譯時,根本不應該反覆糾纏是否「獨立翻譯」或「全文照搬」, 這種情況下「獨立翻譯」或「全文照搬」都不侵權)。

--Gluo88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19:58 (UTC)


我覺得,目前內容和維基百科:翻譯指引較不相關, 因此我先修改saveto模版, 不存檔到維基百科討論:翻譯指引,只存檔到維基百科討論:版權常見問題解答,若有問題,歡迎提出討論--Wolfch (留言) 2021年2月6日 (六) 12:01 (UTC)
我先將上述的修改恢復原狀, 再看大家的意見如何了, 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2月6日 (六) 15:35 (UTC)
謝謝。原有的存檔到維基百科討論:翻譯指引是其它維基人覺得有關而加入的,我只是認同, 也感覺上面的信息相關性於翻譯指引。 比如:上面 "如果維基人忘...錯誤敘述。" 和維基百科討論:翻譯指引的署名方面有爭議時的判斷有關。 --Gluo88留言) 2021年2月6日 (六) 17:19 (UTC)--Gluo88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17: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