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游戏维基规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游戏维基规则Gaming the system)是指恶意使用维基百科方针和指引,阻碍维基百科目标实现的行为。游戏维基规则可能表现为滥用程序、扰乱性编辑或其他违反社群共识精神的行为。一般而言,编辑者游戏维基规则是为了阐释观点、持续打编辑战或强化某一特定的非中立观点

如果有编辑者发现规则中存在漏洞,使得他们可以侵犯社群标准或不当使用管理工具,那这种行为就不应该视作是善意的失误。但是,封禁是预防性措施而非惩罚性措施。一般而言,管理员的警告是阻止游戏维基规则的最佳方式,因为清晰的警告往往能协助纠正善意的失误和恶意的游戏行为。如果编辑者无视警告,重复其行为,或者他们发现新的方法来达成相同的扰乱目的,那么他们更有可能是在恶意游戏维基规则。

定义

游戏维基规则的编者试图恶意使用方针,通过在字里行间为自己明显的扰乱行为寻找理据,而方针原意并不支持这种行为。方针和共识原本为记录社群共识之用,但游戏规则者却为实现个人目的而选择性使用,偏离了其本意。如果一名编辑者以断章取义方式引用方针来支持自己明显和方针抵触的观点,或是有意歪曲方针来攻击一个完全合乎方针的观点,或是扰乱维基程序正常執行时,都可视为是扰乱行为。

游戏维基规则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 维基讼棍Wikilawyering)或者其他利用方针字面意思侵犯方针实质原则的行为。
  • 因存在瑕疵反驳其他编者,或固守一个已由社群明确反对的观点,使共识形成过程变得冗长
  • 尝试歪曲维基百科的程序,骚扰其他编辑者。
  • 為了得到自動確認用戶權限而做50次無貢獻性或破壞性編輯。
  • 以多條方針作理據吹毛求疵騷擾某用戶。

在这些情形中,明知故犯是要件。如果是误用方针、指引或程序,只要这真的是失误所致,就不是游戏维基规则。但有可能在有意为之的情况下,编辑者很明显无法合理地声称自己不知情却仍然继续游戏维基规则。

范例

游戏维基规则类型多样。此类行为的要件是明知故犯,不当使用方针或程序。下面是仅举数例(并不完整)。同下方所列行为类似,但是并无证据证明属于有意而为的,一般不算做游戏维基规则。

游戏方针与指引使用

  1. 恶意的维基讼棍——使用方针字面意思侵犯方针本质的行为。
    例如:张贴不违反拉票规则的中立通告,但是通过其他通知手段吸引某一派系用户浏览此通告。
  2. 方针斗法。
    例如:拒不移除违反可供查证方针的内容,声称内容受到“维基百科不会审查内容”方针的保护。
  3. 有选择性地摘用方针中的只言片语(或者仅挑选某一方针而有意无视其他方针),用来支持实际上不符合方针的观点。
    例如:添加有违维基百科不是什么方针的内容,但是通过有意挑选“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中的内容来突破对这些内容的限制。
  4. 故意谎称某一观点或立场受到方针的保护、管辖或支持,但是其实是违背方针的。
    例如:声称某一内容因为引用了来源,符合可供查证方针,但实际上该来源并不是可靠来源,或者增添的内容扭曲了来源中的观点。(参见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不合理的比重。)
  5. 试图强行曲解方针,或者无视社群惯用标准,强行使用自己全新的解读作为“适用标准”。
    例如:把某单一用户编撰的维基百科论述当作是共识通过的方针。

游戏共识形成程序

  1. 故意拖延或冗长辩论——反复强推某一明显不獲社群共识接受的观点,事实上阻碍了基于方针能形成的解决方案。
    例如:编者A要求特定条件必须得到满足,否则拒绝接受某一改变,但是A提出的这些预设条件并没有方针或指引的支持。
    例如:编者们已经达成一项共识,但是有那么一个编者(或一组编者)坚持认为此项改变违反了某一方针或其他原则,但又不能明确指出是如何违反的。
    参见Wikipedia:扰乱性编辑,尤其是“没有或拒绝抓住重点”一节以及WP:何谓共识 § 不是一致通过等论述
  2. 恶意协商——提出让步以吸引其他编者达成妥协,但在对方妥协后拒不执行之前承诺的让步。
    例如:编者A通过协商与他人达成共识,决定从甲条目中移除可供查证的内容,理由是相关内容已由乙条目涵盖。但是在此之后,该编者从乙条目中删除了相关内容。
    例如:多名编者达成了一项共识。最后编者A的版本获得多方赞同,A本应将其发表,但是却没有这么做。数周后,编者B疲于等待,发布了有所修改的版本,但旋即被编者A回退。
    例如:编者A要求他人必须提供额外的、更加令人满意的参考来源后,才会支持某项修改,但是尽管他人提供了明显满足核心内容方针的参考来源,A还是宣称所有新来源都无法令人满意。
  3. 因为某一微小错误,就移除新增的大篇幅内容。如果错误很细微,那么请修复它(或者至少挂上维护性模板)。十全十美不是必须的,维基百科是在不断渐进的改善中构建而成的。
    例如:编者A增加了一段可查证的内容,但是就因为几处很易修复的笔误,整段内容都遭移除。
    例如:编者A编辑了页面並清理其代码,但编者B认为某些表面上细微的修改让其中两句话的意义明显改变了,因此将编者A几小时的工作悉数回退,而其实编者B只需回退两处有争议更改。

游戏对扰乱行为的制裁

  1. 歪曲解读其他编者的行为,让他们看起来是无理取闹、行为不端或罪有应得的。
    例如:当用户B要求验证用户A主张时,A拒不提供适当的来源,并指控B反复要求来源的做法是扰乱行为。参考来源必须准确,以便其他编者可以验证真伪。
  2. 试图淡化人身攻击言论的敌意,而拒絕道歉。
    例如:编者A在争执不下之时回编者B复道:“你很显然大错特错。我怀疑你初中毕业了没有?”之后,A试图辩称此番言论是对于B学历的善意提问。
  3. “打擦边球”——习惯性游走于违反方针的边缘地带或者低程度的违规行为,让证明其违规行为十分困难。
    例如:编者A从不违反回退不过三规则,但是在多名编者反对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数月不停坚持同一编辑操作。
  4. 报复行为:故意回退某一编者在甲条目内的编辑,以报复同其在乙条目中的争议。
    例如:编者A因为非中立观点及无可靠来源回退了编者B的编辑。编辑B在讨论页發起讨论,编者A参与了讨论但最终并无共识。其后,编者B回退了编者A一次来源充分、观点中立的编辑,声称该次编辑操作不符格式手册要求。
  5. 扮演受害者:自己违反某一规则,但同时声称其他人违反同一规则或某一联系紧密的规则。又称伪君子。
    例如:编者A发表了不文明言论,但同时指控编者B有不文明行为,并要求制裁B,但A明显违反了其所引述的方针。

不同的意图

应当慎用“游戏维基规则”一詞,因为这可解读为指控他人恶意编辑。用户可能有上述行为,但这并不能当作是他们有恶意的证据。实际意图应当分开考虑,以决定行为是蓄谋已久,或是一时兴起,或仅仅是在重复过去其他编者看起来有效的战术。“游戏维基规则”这一术语不是用于丑化涉事者。我们的目标是将重点聚集在改善条目质量相关的维基百科活动上,而不是把这里当成游戏竞技场,任由人们同其对手争执不休并以此为乐。判断他人的意图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达成,而不需要将其直接激化为正面冲突。

滥用程序

滥用程序与游戏维基规则相关。这种行为表现为有意识使用由某些方针所规定、社群赞同的程序,用以推进明显非方针原意的目的。滥用程序是扰乱行为,根据情形可认定为是游戏维基规则、人身攻击为阐述观点而扰乱。社群赞同的程序应当善意使用。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