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我们对批评者的回应
有些人对维基百科的反应很强烈:有些人马上就被吸引住;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实在是太荒谬的想法,以至对此都不作认真的考虑。甚少有人以维基百科作为一个获取专业资料的途径。我们也遇到很多对维基百科的批评意见;我们将这些主要的批评列出,并在这里分别做出回答。
- 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编辑我伟大的文章是荒谬的:维基百科将招来恶意破坏的人、怪胎、带偏见分子以及其他可能破坏维基百科的人;
- 很多维基百科条目质量低劣,而且没有一个审阅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有自尊的知识分子会加入进来;
- 高质量的作品「必须」有负责审阅的专家,而维基百科并没有;
- 维基百科可以继续发展的推断十分可疑;
- 其他观点
顺便提一下,很多对维基百科的批评其实并不仅仅是针对我们的,而更是针对维基百科的本质,即它是一个wiki。很多反对意见其实也针对其他wiki。
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编辑文章是荒谬的
我的文章
「我无法想像我的伟大文章被任何陌生人修改。它是我的——我为什么要让别人碰它?」
- 我们(在维基百科裡)并不试图单独拥有我们所加入到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我们一起贡献我们在不同领域中所获得的知识(这构成人类知识),而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可以从中受益。就个人而言写出无可挑剔的文章极为困难。但如果我们共同合作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容易得多了。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维基百科的体验”(experience on Wikipedia)。请看下面一段某个维基人(具体何人不详,可能是user: 地球发动机)的经历:
- 我自认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很了解,当时有关的条目都很短而且不完备,因此我重写了一遍。不久,几个人加入进来,有时候重写整个段落,有时候补上我所漏掉的东西,有时候删掉一点内容。我虽然无法认同所有修改,但对大部分还是同意的。即便如此,由于Wikipedia保存了所有文章旧版,我还可以从旧版本中恢复我不想要的修改。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肯定比我单独写出来的要好得多。
-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充满理性的人,通过合作他们最终会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而只有少数的坏人是破坏者。这就叫做乐观。
破坏者
「但是如果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任何页面,怎么能防止一些破坏者用废话连篇来代替一份完美的文章呢?这群人整天在互联网上张贴一些荒谬的理论。为什么他们就不会到这里,张贴他们的荒唐理论,开始文字战,然后毁了整个计划?」
-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遭遇到很少的“破坏攻击”以及比较少的纯粹争吵。“破坏攻击”其实是一个有可能误导人的描述——这听起来很难对付,其实不是这样。处理这些无聊文字其实很简单:它们一旦出现在最近更改页面上就会立即被删除。
- 现在有很多网站宣称月球登陆直播是在一个电影棚内拍摄出来的,或者绘声绘色地描述还未诞生的永动机。然而无论这些东西是多么荒谬,您都无法更改这些网站,因为这些东西的作者永远也不会让人随意更改他们的内容。
- 一篇文章观点越是奇特,它可以被修改的空间就越大。由于在维基百科中没有人拥有对条目的所有权,任何个人都可以加入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内容。因此,那些无法接受别人修改他们文章的破坏者最终会发现他们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而离开;那些愿意以更中立的观点来表达他们的看法的人就会停止破坏。
「有一些破坏者是很固执的。有些人可以发表有关纳粹大屠杀的胡言乱语,然后不断恢复到他们自己的版本。」
- 一般而言,所有人都受到制约。维基百科人坚决地支持我们的无偏见政策。我们在许多不同议题上已经有达成共识的先例。固执地坚持自己带偏见观点的人是很少的,而这些人往往被众人抨击。
- 如果背负恶名的后果仍然无法制止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禁止他们继续参与维基百科计划。
编辑战
「维基百科最终会变成Usenet(新闻组)——只不过是一堆文字战而已。」
- 这个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是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社群完全可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在文章内的争论不是被移动到特定的对话页,就是被搬到一个特别介绍有关争论的文章内,中立地展现双方观点。
- 对话页上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改进文章本身,而不是争论各个不同观点。我们有一个虽然是非正式但被广泛接受的政策,即反对参与者利用对话页来争论一些无助于改进文章的讨论。
维基百科拥有两个新闻组所缺少,但却能保证维基百科成功的要素:(1)在新闻组中,您不可以编辑其他人的作品,而在维基百科中您可以这样做,因此能够鼓励创造性的学术合作;或者进一步而言,在维基百科中没有“其他人的作品”,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拥有信息;(2)与维基百科不同,新闻组没有一个必须得到执行的社群守则和标准。更重要的是,新闻组本身就是一个争辩的论坛,而维基百科本身则是一套百科全书!
Wiki方式更注重一致性,人们经过讨论获得共识,在合作的过程中分享信息,而不是像Blog、邮件列表或者新闻组经常发生的那样,更注重不一致性。可以这么说,在维基百科中,任何人都有参与工作的空间,即使社群中有持不同意见的人士。
业余人士
「有很多无知的人自以为什么都懂,你们的文章最后会错误百出,而且往往忽略最重要的内容。」
老实说,维基百科确实有很多意图良好,但是内容有问题的业余作品。事实上,我们很欢迎他们——我们宁愿先有一个质量比较差的文章,等到以后再修改,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在所有案例中,当新手们(特别是那些比较有问题的主题方面的专家)往往会修改这些有问题的文章。真正非常大的错误会很快就被经常浏览维基百科的老手们修正。普遍來說,問題愈大,被發現和修正的速度愈快。就好像林纳斯定律的陳述:「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现」。(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
业余人士一般都能够承认专家们的权威性,而且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做出自己的贡献——提问题,说明文章的哪些部分还不够清楚等等。业余人士与专业人士携手合作,为维基百科添色不少。
没有人和事情可能阻止“专业人士”加入进来,修正错误,但是如果我们不注重可以让普通人了解的框架和表达方式,那樣的話就會變成我们将他们排除在外,最后的作品将成为非常专业的技术文章,能够让专业人士高兴,但普通读者却无法理解。
死忠党徒
「肯定会有一些某一立场的死忠支持者,他们往往会故意遗漏掉一些重要的相反意见。如果这样的人大量出现在维基百科,那将会使维基百科的文章有倾向性,从而损害到整个计划。 」
文章的最初作者总是容易遗漏掉一些东西,无论是出于疏忽还是由于恶意。在大多数(虽然不是全部)情况下,这些错误会被那些天天阅读维基百科的热心人士纠正。例如在战争、资本主义、进化论、堕胎、伊斯兰教等文章中,维基百科都保证了中立性。事实上,维基百科作为一种在有争议的议题上达成共识的机制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一些学者已经对维基百科如何在有很大争议性的课题中实现平衡进行了研究。我们往往能够发现一座“桥梁”,让强烈持某一观点的人能够比较平和地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
您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的是,维基百科是“正在进行时”、是一份草稿、是“alpha版”。它确实存在很多缺点,我们正试图修补这些错误。文章的不足之处并不是由于无知、垃圾、死忠党徒或其他任何恶意理由造成的——它只是由于参与整个计划的人手及其时间有限,使得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到完美。
廣告
「 那麼如何對付廣告呢?肯定會有人瞄準這個大好機會為他們自己的產品寫些文章,或者更糟,編輯那些與他們產品相關的文章(例如電腦)來為自己的產品宣傳? 」
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廣告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加入多餘的外部鏈接到某一特定公司、用廣告將原先的文章替代,以及為自己的公司撰寫文章。第一和第二種形式被視為純粹的破壞行為,一經發現應立即恢復到舊有版本。大多數維基人痛恨廣告,因此散佈廣告的人一般會遭到嚴肅處理。第三種一般則通過編輯文章以其中立化的形式來處理,確保這些文章不再是某一公司的廣告,而只是介紹該公司的中立條目。
企業廣告商恐怕不會認為維基百科是一個吸引人的廣告媒介。在傳統的網絡廣告,如banner、彈出式窗口和email廣告中,客戶的回應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很快地統計出來。但是在維基百科中,公司無法知道他們的廣告到底吸引到了多少人。
當然一些個人可能還是會加入他們自己的廣告。但是除非他們使用機器人(Wikipedia:機器人),他們在恢復自己的廣告上花費的時間,恐怕要比別人看到他們廣告的時間還要多。因此即使是對這些人來說,傳統的廣告方式還是要比維基百科更吸引人。
最後,更嚴厲的控制垃圾廣告的措施正在討論中。其中一些手段挺有趣的,但它們却可以起到警告的作用。單單開出一張曾張貼垃圾廣告的公司名單就能令日益注重企業形象的公司停止這種行為。
「 一個很好的想法,會不會成為某些人發洩無聊的對象? 」
的確會,但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手。維基百科的中文版和韓文版曾經經歷過幾次成為發洩無聊的對象,但憑著我們的努力和世界各地朋友的幫助,這些事件都順利解決了。要瞭解一件事:我們的管理員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應對這些事情都很有經驗。所以,這些發洩的攻擊並未對我們構成影響。
系统偏好
“维基百科的覆盖面受到种种为其贡献的人的影响。”
-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问题。当然,维基百科的覆盖面是不全的。在某一主题中,可能很容易找到很长的条目,但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主题中,条目可能就非常短(甚至有专门为此效应制作的网站)。有时候,这只是某个热情的贡献者的成果。其他情形是由于系统偏好。
- 中文圈中心部分反映了中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中文使用地区。同时,由于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所以我们依赖的出版品来源倾向于中文并反映中文圈世界的关切。另外,在中文圈内,各地观点的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多少也反映了发达地区更容易连入互联网的事实。同样的,法语维基百科就可能反映法语圈的偏好,日语维基百科反映日语偏好。中文维基百科有避免地域中心方针(WP:BIAS)来应对这一问题。
- 此外,尽管写不太热门的话题的人们的比例可能很低,从维基百科的早期开始,这样的人的绝对数量是有所增长的,也增加了那些领域的内容。由于维基百科没有时间限制,即使覆盖面不平衡也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只要最终各领域都能达到应有的覆盖面就可以了。举例来说,即使计算机和数学领域发展得比舞蹈和文學领域更快一些,我们希望并相信,后面两个主题会逐渐变得更多更深入。
维基百科永远不会是高质量的
有人为解决维基百科条目内容的渊源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方案WP:渊源。这些提案有很大争议。但是提供条目内容渊源可以解决下文中讨论的许多问题。稳定版本(stable versions)提案和后来的标记版本(flagged revisions)提案引入了固定版本的概念,但此概念将条目被固定在一高质量版本上,与wiki精神相违悖。
维护中
“几乎所有条目都应标上一个巨大的‘维护中’标志。”
- 有些页面是比别的好的。对于一些深奥话题,维基百科条目是线上能够找到的“最棒”的资源(见納凡拉語、象刑与鯨魚爆炸)。此外,对于许多热门话题,维基百科条目尽管缺乏多媒体烘托,却是该话题的信息非常丰富的一站式来源,例如哈姆雷特。
- 同样,我们也有小作品,有不准确、偏颇、编写或审校得不好,或者明显是垃圾的条目。由于我们的宏伟目标和特有的工作方式,这必然发生。而在这些条目中,如小作品,很多都确实有维护中标志!我们的体系是逐渐改善不完整或需要编辑的条目。
- 维基百科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一个过程。即使结果可能并不完美,这个过程也确保了,在每一天结束之时,百科全书都比一天的开始时的质量更高。我们可能最终都不会达到完美,但我们的目标是拥有尽可能高的质量。
缺乏知识分子
“维基百科缺乏正直的知识分子和高素质的贡献者。毕竟,维基百科的内容可能来自任何人!”
-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大多数的贡献者都在他们所写主题方面处在大专或本科水平。因此,物理方面的条目是由正在攻读物理学位的人所写的可能性要比史蒂芬·霍金所写的可能性高。此外在以前一些的贡献者对深层复杂概念贡献的基础上,这会给“入门级”研究者提供更为通俗的解释,例如量子纠缠。
- 专家们经常为其他专家编写,而维基百科是给公众(不熟悉某一主题以及寻找某一主题快速入门的人们)阅读的。大学生熟悉在学习某一学科所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起草该学科适合普通大众的论述时是很有帮助的。
- 不过,确有很多“知识分子”参与维基百科。例如,我们的数学部分一直得到几个非常活跃在维基百科上的数学家的奉献;我们的弦理論条目最近也得到了一个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的扩充——也许霍金已经是维基百科的贡献者呢!
-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有美誉”和“高质量”的价值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这种价值观往往会将圈子(诸如学术界、政府、社会活动/运动等)外的理论和想法忽略掉。
知识分子的动机
“为什么高素质的人会参与维基百科?既然它不是一部严肃的参考书,为什么研究人员要关心它?”
- 首先,严肃是什么意思?严肃意味着:
- 及时和最新的
- 会随时间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条
- 不受政治或经济压力影响
- 维基百科为任何做符合维基百科使命之事并不在乎谁拥有信息的人提供无限制的免费服务器空间和精心设计的页面构建工具:这一描述相当符合典型术研究人员的情况。学者一般都是因为他们喜欢学习或教别人而从事他们现在的工作的。而在这里我们既能学习,也能教导别人。
- 如果知道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高品质的事物,学术严谨的人们也会觉得有意思的。这是志愿者之道德伦理的一部分——帮助他人的乐趣。而且,如上所述,许多人相信我们在维基百科这里确实在创造一些有质量的东西。
- 多数知识分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总有什么“想说的”,有些事实或者对事实的理解诠释想展示给大众。维基百科便是此过程的一个有效媒介,因为维基百科的受众比任何学术出版物都大得多,而且没有任何囿于同行评审的延迟。
错误和遗漏
“我在我有所了解的领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和遗漏。我感到诧异,觉得好笑。我不想与这种低质量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 那么就匿名贡献或者化名编写,直到改善到你觉得乐意把自己名字留下为止,但不要真的签上名或者发表原创研究。许多人都没有用真实姓名编辑。我们也乐意他们这么做。作者身份整个概念用在维基中都不是特别恰当。不好的条目也不会怪你,因为维基百科条目的好坏不能归因于任何人。
- 我们也反对写得不好的作品:我们会去修复我们看到的错误。如果你能帮我们做同样的事的话,就太好了。我们认为维基百科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东西的,所以在看到维基百科不足之处的同时,也希望各位能看到维基百科的闪光之处。
- 如果此时阻止你的主要原因是维基百科在某一领域的质量都不达标,我们希望明年或后年在来看看。看看是否那些条目中的问题仍未改正,也看看条目提供了更多细节。我们相信,很快这个计划会成为你想参与的一个计划。
- 另外,所有的百科全书都有错误。一个12岁的小男生在几天内在《大英百科全书》里发现了五个错误。他唯一的办法是给编辑写信,但这些错误可能会在长达几年后才被纠正,而在维基百科只需几分钟的时间。此外,因为维基百科在互联网上运行,读者几乎立即就可以看到任何更改。另外,得益于版本控制系统,用户可以得知什么时候谁对特定的条目进行了何种更改。
小作品是愚蠢的
“目前维基百科是愚蠢的。我看到一个我了解一些的主题,但发现只有几句话。太荒唐了!”
- 有可能你正在阅读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维基百科在一些或所有传统百科都没有条目的许多题材都有小作品 – 在一个主题有一点内容势必一点没有要强的。此外,即便它很短,某个晦涩主题的小作品可能会为你提供一个甚至十个通往互联网其他地方有用资源的链接。传统的百科全书不会为你做这件事。
- 有许多“小作品”,我们也觉得他们很荒谬。然而,强大的条目可以从小作品成长。记住,所有的文章都要有个起点!当人们发现或修复小作品,维基百科就得到了提升。而且,对于其涉及的话题,小作品往往是在一个条目都没有的基础上创建的!小作品是一个维基百科的“持续改进”的结果,而我们并不为此感到羞耻。
标准
“不管是在线版还是离线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对他们的出版物应当写什么有极高的标准。维基百科没有这样的标准,所以它的质量必然低。”
- 维基百科是有标准的 – 这些标准每位贡献者都需要遵循,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标准是相当高的。(例如,我们鼓励所有的贡献者列明来源。)随着网站流量的增加,也会有专家来帮助改善;随着空白的填补,维基百科唯一能够改善的将会是质量和深度。这反过来又很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专家,他们则会以他们的高标准参与。
- 维基百科遵循的标准就是现在和未来的维基百科贡献者遵循的标准;目前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说这些人没有标准是毫无根据的。
选择性
“《大英百科全书》之所以好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它有‘选择性’所以权威。维基百科对其编者不加选择:因此,它永远不会是权威的。”
- 《大英百科全书》的条目的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么高的质量当然是通过高标准来实现的。但是,“限制谁去写什么”真的是达到和保持高标准的最好方式吗?也许更开放的方式更好。维基百科是这个命题的一个很好的检验。毕竟我们已经产出了优秀的条目 – 并且不是所有这些条目都是由许多博士和其他高学历的人贡献到维基百科的。
- 然而,我們會選擇我們保留什麼。如果一个条目或编辑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将会改进它或删除它。
将无知与知识混在一起
“良好的品质要求有同行评审和专业知识。我们为什么要关心知识和能力高到专家水平低到无知境地的一群人写的条目呢?将无知与知识混在一起对知识是不好的。”
- 首先,开放性对质量有利的假设已经被验证,而该假设的好处在于:维基百科中由许多不同的人协作的条目现在可以与一些优秀的百科全书的条目相比。然而,如果你坚持认为该假设是先验的,请扪心自问:以下哪个假设可能更正确?
- 在几个月或几年内由广大的专家和爱好者审核、更正,并可能持续改进的广为流传的条目,可能在你读之前几分钟有过更新。
- 由一位非专业的职业作家或学者撰写的条目(正如许多百科全书条目那样),大多是一年多前就不能公开审核和改进了。
- 其次,一般的同行评议的概念有一个问题。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巨大进步来自对现状的挑战,因此他们的贡献常常被同行忽视或贬低。例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的题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经典论文(他凭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曾被《美国经济评论》以微不足道为由拒绝,还曾被《政治经济学杂志》以违背经济学理论拒绝。维基百科允许一些其他地方不接受的论述出现。
- 然而,这不是阐述你自己(未发表)的理论的地方。参见Wikipedia:非原创研究。
署名和参考文献
“看,所有这些猜测和‘实验’都看起来很好,但我在研究中学到一件事情,就是你必须知道作者在该领域的一些资质——或者至少要给出适当的参考文献来支持他的论断,以便评价非虚构作品的有效性。”
- 这确实看似合理,但有一些对立的地方:第一,维基百科条目中有参考文献的越来越多,我们通过正式方针——列明来源鼓励这么做。
- 事实上,许多优秀条目似乎比大多数传统百科全书更多样化,拥有更多的参考文献。你难道看到过有数百个脚注的《大英百科》或Encarta条目吗?
- 第二,随着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专家的数量也在增加,这就让一些质量不高的条目达到标准——也许你不会知道具体是哪个专家在编辑某个条目,但如果你知道某条目存在数月并且确有该领域的专家参与贡献的话,很可能这些专家已经审核了该条目。换句话说,对过程的了解,以及它由许多领域的专家修订的事实,可能比知道一个具体的(所谓的)专家写了一篇特定的文章更好。也许就会有人问:“维基百科贡献者社群中专家有多少呢?”答案是,“我们在很多不同领域都有专家,并且高素质的新人随时都会来到。”从项目一开始,我们需要的就仅仅是少量的专家可以不断地“提高维基百科的标准”。即便很多甚至大多数专家都不愿意帮助我们或者对我们印象不好也没有关系。
- 传统百科全书可能会聘请领域的专家来写某个条目。但我们有大量专家愿意把时间花在这里,同时还有其他领域的专家(医生、工程师、士兵、政治活动家、厨师、漫画迷等等),这意味着你可以看到更广泛的观点,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该主题。
- 第三,如果我们认为对维基百科有利,就会安装审核机制。不过由于内容自由,谁都建立一个项目来对维基百科的内容进行“审核”。
认可编辑
“我希望条目的‘编辑在被认可前’应该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类似同行评审的流程。此刻一个个人仅凭自己觉得是在改善,就可以对条目做出更改,那么这个更改很可能会对一个资料来源造成损失。如果能够有这种审核体系,你们就可以免受破坏者攻击,减少误判,保证这个资源是不断改进的。”
- 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是反对“冻结”特定页面以使它们只能被部分人群(如只有作者和“编辑”)的政策的。我们认为我们共同巡视最近更改就已足够抵御破坏了。监视列表功能允许已登录用户监视一组页面,并回顾审核任何更改。对于高风险条目我们还会使用編輯審核系统,因此我们在保护某些条目中确实是有审批过程的。此外,很显然,正是由于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它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不少成功。所以,我们不想杀死下这只金蛋的鹅。
- 也就是说,有上述建议的人可能会对上面提到的审核体系感到满意,在meta:Article validation和Wikipedia:稳定版本可以找到有关讨论。这样一个系统将确定一批专家,这些专家会给一些条目正式的审核标记。这些文章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轻松地修订,但会有一个版本作为“认可”版本。这样,我们可以“冻结”高品质的内容,却不冻结编写的过程。
- 在此之前,人们要是对没有同行评审的流程感到不满意的话,可以尝试Wikipedia:同行评审。
可信度
“要是能够相信维基百科,它会是一个很棒的来源。” [1]
- 传统的百科全书是建立在某些作者声誉基础上的。这些作者人数虽少,但在为他们的信息寻找优秀的来源方面很有兴趣,也十分有资格,因此也有望产出高质量的条目——但不可避免人为错误。而另一方面,维基百科条目是由网络公众编写的,他们具有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程度各不相同,但却会受到的庞大规模组织的影响。学识渊博的读者会将发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马上改正,因此维基百科可以受到类似于软件开发中的林纳斯定律的一种原则的影响:“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现”。
- 互联网上容易编辑的网页可能会受到草率行为的影响。维基百科的不同在于这里的设施能帮助引导那些粗糙的IP用户(“公开”)贡献达到所需的标准水平。
- 每个条目的质量与可信度等级是不同的,需要仔细鉴别。维基百科中的特色条目是最有可能是可信的条目的集合,并且数量再随时间增长。也有用户在努力制作维基百科1.0版本并加入一个软件特性允许一个条目的特定版本被标记为可信。
- 维基百科也可以通过引用来把信任下放到其他来源。
- 由于偶尔的破坏、能力欠缺和缺乏努力,条目和专业百科全书一样,都不能全信。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当针对某个主题进行研究时,会引用许多来源,而不会只用一个。
- 注意,竞争领先的在线百科全书都有免责声明,并对其准确性无担保——大英百科和Bartleby(注:Encarta现在已经不存在)(参见非维基百科免责声明,里面包含了一些知名新闻机构的例子)。有时候那些百科全书的工作人员似乎忘记了免责声明这回事。
- 维基百科因其是动态的而有所不同,所以总是在不断的改进。一次有分量的批评,能让条目很快做出反应,进行改善提高。维基百科条目的可信度和质量似乎是时间的函数。
其他來源的品質
「不像其他學術來源,維基百科的內容並不能被信任。」
- 下面的链接和故事说明了为什么对于来源都通常需要“信任,但要核实”。
-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errors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rrors
-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 A study by Nature found that "Wikipedia comes close to Britannica in terms of the accuracy of its science entries" (Britannica has since disputed the results of the article, and Nature has reaffirmed their stance).
- Science takes stock after clone row, a report on Hwang Woo-Suk, see also scientific misconduct
- Blondes 'to die out in 200 years', a BBC News story reporting a hoax
- Government misinformation, such as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Influence and others [2] [3] [4]
- Bush administration payment of columnists
- Jayson Blair, a former report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see also journalism scandals
- The Onion and the real world, see also Onion Taken Seriously, Film at 11
- File-drawer effect
- Porn Added to Library's Video Tapes
- James Frey, JT LeRoy, Edmund Morris, Clifford Irving, Michael A. Bellesiles, and James Hatfield, see also Publishers Say Fact-Checking Is Too Costly and Quotations from library books
- Randomly Generated Paper Accepted to Conference
- Sokal Affair and Bogdanov Affair
- 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
- Plagiarism cases such as Vladimir Putin, Kaavya Viswanathan, and Tim Ryan (a journalist who plagiarized Wikipedia)
- 错误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在有互联网出版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出版物之中。从电视竞猜节目丑闻到其他骗局(如锡安长老会纪要、皮爾當人和希特勒日记 – 更多请参见Category:虚假传播),不论何时想要评价信息来源品质都需要具备信息素养技能。
其他观点
离开
“一些优秀的贡献者已被迫完全离开维基百科:参见淡出的维基人。”
- 所有的志愿者项目中,人员流失都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人们可能花时间做更好的事情去了,或者不再像他们以前那样喜欢维基百科了。同样,维基百科也已随时间流转发生了变化:早期我们注重创建新的、广泛的条目,如数学,而现在,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完善现有条目,或创建更深奥主题的条目。
- 总之,人们离开维基百科时并不是世界末日,因为有很多其他的贡献者。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解决一些导致许多人离开的系统性问题。
页面保护
“有些条目最终被长时间保护,与维基百科的既定目标直接冲突。”
- 在Wikipedia:管理员页面,特别说明了:
- 首页一度经常受到破坏,保护此页是无奈的折衷方案,以免我们的门面被随意破坏。
- 维基百科不是“纯”开放的,但它离这个状态很接近。我们尽量确保编辑限制是:
- 明确并立即正当的
- 在大多数情况有效的
- 能够达到上述效果的最低程度的限制
- 保护页面被积极劝阻(参见Wikipedia:保護方針与m:Protected pages considered harmful)且仅限于一个非常受信任的用户组,数千当中只有几十个。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施保护方针了。虽然也有无故保护页面的情形,但任何发现的管理员都能解除这个保护,the wiki in effect again at a smaller scale. 此外,用户可以在受保护页面的讨论页留言。这就允许用户对此页面留言或请求管理员改动或有充分理由解除页面保护。
共产主义
“恐怕你们和共产主义者有点相似。你们应该提倡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价值,比如竞争、个人财产和知识产权。”
- (回应中列举了多种观点。)
- 观点一:维基百科不宣扬任何价值体系
提倡任何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都是在诅咒建立一个中立的百科全书的理想,并在本计划中坚定否决。这部百科全书的目的是传播知识,而不是推动一个议程。
- 观点二:维基百科确实像共产主义,并且这是一件好事
维基百科有中立的内容方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所使用的方法(例如GFDL)不具有某一特定价值体系的的特征。
共产主义与共同拥有财产相关联。资本主义创造了私有的知识产权,意在奖励作者创造、改进和分发内容。它通过限制对内容的访问来实现,使得只有付费用户可以阅读这些内容。这样一来,获取到信息的人少了。于是有机会利用这些信息提出新的想法的人也就少了。因此,资本主义采取知识产权的方式的最终结果是,创造出的新想法数量变少,人们对已存在的想法的获取也受到了限制。
共产主义者共同拥有信息的方法可以让想法传得更远更广,促进智力成长与新思想的创造。套用一句著名的共产主义口号,维基百科的标语可以是“各编所识,各取所好”。
此外,事实上这种方式才是[分享知识的]传统方式,并沿用至今。“资本主义”知识产权的概念只是一个现代发明。
- 观点三:维基百科因其自愿的而不像共产主义
在苏联式的共產主義國家中人们不得不为公共利益做出贡献,不管他们是否愿意。而维基人是出于意愿做出贡献的。共产主义可能会是强制性的,但维基百科是自愿的。
- 观点四:维基百科是自由市场的推动力
维基百科有助于推动自由市场经济。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意味着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业人士。这意味着创新可以更快,走得更远。快速获取基本信息会有助于加快技术转移和研发。
维基百科做这些事情没有依赖政府资助,这与大多基础研究企业不同。
- 观点五:维基百科参与竞争
且不说维基百科的内部组织结构,它无时无刻不处于外部竞争当中。它的同行竞争对手包括《大英百科全书》、Encarta和《哥倫比亞百科全書》。它们之间为相似的客户竞争,并受到相同的能够决定业务生存力的竞争力以及业务范围内所有的竞争对手的影响。维基百科比它的所有竞争对手服务的客户总和还要多,这便是维基百科确实参与竞争,并且竞争力很强的一些迹象。
仅仅免费公开地向客户提供内容并不能说明是放弃盈利的。免费电视和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就是内容免费但靠广告赚钱的实例。维基百科某些镜像也会这样做。亏本也能促进配套产品的销售。例如,紅帽公司在自由操作系统上附带了它的服务。微软在它的操作系统上预装了一个免费网页浏览器(MSIE)。
此外,个人对条目的贡献之间的竞争机制持续、一贯、长期对提升质量发挥着作用。每一个独立的编辑(包括该编辑替换掉的材料)都在与该条目所有读者头脑中其他潜在的编辑或回退在“竞争”;(按照所有贡献者的观点,经讨论页上学术与论证的适当引导下判断出的)最佳版本才是赢家……直到出现更好的版本。
因此对于那些认为竞争因能够提高质量标准而是一件好事的人来说,维基百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观点六:维基百科是放任自由的[1]
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对缺乏是维基百科和实行中央集权的共產主義國家的对立之处。
- 观点七:维基百科从事利他的合作
与观点五相反,维基百科的品质不断进步的原因是合作,而不是竞争。维基百科的条目是由贡献者协作撰写的,编辑过程当中不涉及用户为了审查其他人的资料和宣传自己而竞争的行为。确实,这里会出现很多摩擦和意见不合的情况,不过在某篇条目促进你自己的观点,而回退他人观点的做法会被视为滥用和损害维基百科的行为。“大赢家”——最好的版本——是参与编写某特定条目的所有编辑集体努力的成果;一篇好的条目可能包含了十几个人(甚至数百个人)写下的一字一句。
而且,维基人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贡献而获得任何物质回报。
- 观点八:维基百科是慈善机构
维基百科不只是一个经济实体,它也是一个带有慈善性质的企业。
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众(甚至不可能/不方便到公共图书馆读书的最不发达国家民众)来说,有牟利实体出版的传统百科全书构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存取障碍。把自由存取的百科内容放到因特网是经济援助的一种方式。这样做也会为拥有更多资讯来源的领袖、公民和选民带来社会利益。
维基百科接受(金钱和内容上的)私人捐献,不论这是因为人们觉得这项服务对他们很有用,还是仅仅出于同情心。
维基百科不会借助广告利用网站的内容来赚钱,而维基媒体基金会也一直保持非牟利的地位,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打退部分捐献者,从而妨碍我们的慈善使命。
- 观点九:维基百科类似于无政府主义
维基百科没有什么等级制度,基本上它反对任何、所有威权主义原则。它保留了由上而下的权力,以保持维护秩序和保证计划集中完成特定目标这两方面的最低需要。维基百科所有活动本质上是自愿的,是有协作性质的。人们完全拥有贡献和不贡献的自由;如果他们选择贡献,那么他们希望编辑的条目种类也是完全由他们决定的。而其他维基计划(包括由基金会经营的计划、分支计划,以及wikitravel.org这种独立,却带有类似性质的计划)组建的目的则是为了支持希望为了更广大的目标而工作的人们。人人都可以批评和评价这个计划的任何一部分,而这个计划的内容则由一种完全亲民的方式决定。因此,如果维基百科真的是受到共产主义的启发,那么启发维基百科的思想就是一种無政府共產主義。
- 观点十:你不能把维基百科和一个经济体系相提并论
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其它经济体系)都是成熟的。这些体系为人们赚钱求生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架构。然而,没有人会靠维基百科赚钱维生。人们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经济体系当中,然而没有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维基百科当中(至少我们不希望这样)。参与维基百科是一种余暇活动,是人们在空余时间做的事情。你不能把维基百科和完整的经济体系相比,因为维基百科本身就不是一个经济体系。
- 观点十一:如果维基百科的经营模式行之有效,又有谁在乎呢?
争论维基百科或它的某些方面是更“共产主义”还是更“资本主义”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重要的不是哪种意识形态启发了它,而是是否行之有效。
以下的经济问题更有价值:
- 是什么激励了内容的创作?
- 该系统产生能满足客户和社会需求的内容的速率相比于其替代品有竞争力吗?
- 维基百科系统是否比其他替代品更高效呢?
这里给出一部分回答作为启发。
贡献维基百科的动机包括:
- 娱乐价值
- 研究和将信息呈现给他人的教育价值
- 写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带来的情感上的满足
- 慈善利他主义
- 贡献会被他人检查、更正、补充。改进的内容可能会比创作者们自己的贡献对他们更有价值。(特别是在贡献者意识到,与其靠传统出版受著作权保护的定稿获得酬劳,还不如把这些分享出去的情况下。)
- 出版维基百科内容的打印版本赚钱的可能。内容的质量越高,所得的收益越大。
维基百科提高效率的方面:
- 低交易成本。“所有制障碍”(与每个贡献者商谈著作权许可安排的必要性)消除了。
- 贡献者加入和离开该项目无需协商的劳动合同,也不会阻止其他项目再利用他们的贡献。
- 贡献者以彼此的作品为基础。部分完成的作品会得到存储并允许公开使用和改进。而相对于一个完成一半的机器来说,(尤其是因为独家所有而)不可以公开存放或以如此方式传递下去。和传统著作权下的部分完成的书相比,传统的通常不会被出版,当然也不会有其他人来完成,于是未来的努力将不得不从头开始。这提高了项目内部的效率,也通过避免了重复努力提高了一般的社会效率。(这与产业联盟中专利等的交叉许可知识产权没有什么不同)。
- 建立一个自由的娱乐和教育服务,顺带编出百科全书内容。
我们还没见过对比维基百科和传统百科全书投入市场所需时间的任何直接研究。任何这样的比较都很复杂,考虑到覆盖范围、深度和质量。
我们所知道的是,维基百科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受欢迎的参考网站之一,每天有超过1000万的页面浏览量。我们有近百万条目,数千兆字节的原始文本及数以万计的贡献者。(欲了解更多最新的数字,参见Wikipedia:统计。)简直是经历指數增長。
注释
- ^ David Shariatmadari. The sultan and the glamour model. open Democracy News Analysis.
|